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时间:2024-02-02 12:13:23 八年级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历史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1

  课程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列举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讨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了解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了解我国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事情。

  二、新课: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开讲述:

  1、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高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实施“八六三计划”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引导学生看书:

  讨论: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2、教育发展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关系?

  3、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什么任务?教育事业应怎样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讲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成果。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由学生自学教师讲述。

  作业:《伴你读历史》、材料阅读、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八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掌握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较分析理性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思想意识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然后讨论回答:

  A、怎样改革政府机构?为什么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变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对顽固派作了重大让步,说明维新派没有实权,显得十分软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顽固派虽然掌握实权,势力强大,但他们毕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得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管理,不得不同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得不放松舆论控制,准许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等等。)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0页第2段“阅读文字”和32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2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1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8页选择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分组学导”的教学方法

  ②本课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竞争抢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③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教学思路

  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方法

  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②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分析百日维新诏书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原因。

  课前导学

  ①学生分组查找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情况资料。

  ②学生预习本课,编写歌谣、做小报、结构图总结本课。

  ③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编排历史小短剧。

  教学渗透点

  ①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编排历史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②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③光盘:科利华备课系统

  ●○教学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及情况介绍。

  学生看投影

  利用多媒体投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

  模拟:

  请一位学生做记者现场采访2—3位当时人士。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

  ①有的认为必须改革。

  ②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有的认为必须实行革命等。

  学生感到新颖。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历史、思考历史。

  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精彩的地方给以加分鼓励,注意把握时间。

  总结: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学习新课

  板书:第7课戊戌变法辨别“戊戌”的写法。

  出示投影:康有为、梁启超像。提问:你知道这两位人物是谁?谁能介绍他们的情况?

  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提问: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学生看图像,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的内容。

  利用投影增加直观效果。学生事先准备,相信一定能介绍清楚。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回答,也可以补充资料。

  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反响,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还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

  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

  学生看书归纳要点:

  ①创办《万国公报》

  ②组织强学会

  ②维新派团体形成

  学生补充资料:

  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各地组织学会、学堂等。

  知识要点较清晰,学生容易找到。

  根据学生回答。酌情加分。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急,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大臣进行了论战。

  学生表演短剧:

  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有一个小组准备了历史剧,请大家欣赏。

  老师认真观看学生表演,对学生的表演给以鼓励。

  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

  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呢?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

  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荣: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

  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荣禄等一时无言可答,拂袖而去。)

  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欣赏,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学生对历史剧表演非常感兴趣,情景比较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下面我们看具体的变法措施,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有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变法法令内容,抢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讨论: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变法结果怎么样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

  ②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拥护。

  ③触动顽固派利益。

  学生据课本内容回答。

  ①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

  ②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身。

  ③百日维新。

  这里涉及重点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回答不准确,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

  学生一般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同组同学可补充回答。

  出示谭嗣同的投影片:

  引导学生讨论31页

  “动脑筋”题,或处理课后“活动与探究”题。

  学生介绍谭嗣同的事迹。

  小组讨论后,展开辩论。

  辩论时,学生可充分发表意见,小组成员随时补充,有的学生回答可能很片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学生在争辩中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戊戌变法的内容我们已经讲完了,回顾知识要点,三分钟快速记忆,出示测试题。

  学生快速记忆。教师指导学生抢答。

  及时巩固知识,注意鼓励学生。

  戊戌变法失败了,让我们从当时的现实出发,来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①维新派力量小。

  ②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高度来看戊戌变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八年级历史教案4

  一、 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12月18日)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社会调查的数据资料。想一想:

  1、从汇报数据中你感觉到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5年起 在三个方面进行

  1992年起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比一比: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

  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八年级历史教案5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使学生通过阅读,总结知识要点、搜集图片、史料、填图,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1、隋初经济的繁荣。通过学生总结繁荣的.表现,讨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教师搜集数字,通过学生讨论、师生讨论。用具体数字来突破难点。

  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目的”通过教师的讲述来突破,“作用”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讨论解决。设置“水运在古代为什么重要”一题突破难点。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1)师: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继承父爵位,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隋朝建立。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2)小组讨论:结合以前所学内容,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魏晋以来,北民南迁,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隋朝统一南北成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3)统一的影响: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师: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隋炀帝在为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展,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5)、教师引导:那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堪称盛世。文帝本人注重节俭。(学生自读p4的小体字)

  2、大运河的开通

  (1)指明一生读教材p5文字,小组合作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

  人开凿大运河。)

  (2)指导学生绘制大运河示意图,要求体现3个地点(涿郡洛阳余杭)4条主要人工运河渠道(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八年级历史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平原大捷。“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点分析:

  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本课重点之一。这是认识义和团运动性质的重要依据,义和团运动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具体表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另一重点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难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课难点之一。它涉及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19世纪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学生也不易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能够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也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清政府同义和团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问题。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从“镇压”到“招抚”再到“镇压”,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终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义和团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一开始就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提问。让学生回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然后教师指出,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2.义和团的兴起:

  ①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结合课本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讲清义和团的活动地区、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指出平原大捷是义和团从兴起到壮大的转折点。

  ②“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首先教师要讲清“扶清灭洋”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别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正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这一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最后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这是本课重点之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①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其目的是什么?与以前的侵华战争相比有何不同?

  ②义和团在天津、北京地区的英勇斗争。

  ③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引导学生了解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策略上的变化,认识到:不管采取何种策略,清政府的目的是要控制、利用直至消灭义和团,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④八国联军的暴行:通过教学,是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4.《辛丑条约》:这是本课另一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几个方面掌握条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的危害性;最后得出结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法建议

  本课学习完以后,学生完整地学习和认识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个过程用一种方式简单的展现出来,可以以列表、图示、问答、列举等各种方式。内容应该包括历次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等。主要想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单元小结的意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扶清灭洋"口号及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

  教学思想:

  本课内容较多,而且在中国近代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历史。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学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屏幕显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

  ①从义和拳到义和团:根据教材讲明义和团的名称、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然后,请学生看书,进行师生问答:

  师:19世纪末,义和团为何把斗争矛头从反清转向了反帝?

  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

  生: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敌人。

  师:很好,那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爆发呢?

  生(思考后):山东受侵略最严重。

  师:都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山东?

  生(思考、议论):日本、德国、英国。

  ②"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解释这一口号的含义,然后进行师生问答。

  师:我们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动的,义和团为什么还要"扶清"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义和团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时作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八年级历史教案7

  课程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学生学习“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通过调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教学过程

  导入

  由“大眼睛”照片引出教育话题,“你能给这幅照片加上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吗?”由此导入新课。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记一记:“三个面向”的题词。

  理一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巨大成就。

  比一比:苏明娟的两张照片说明了什么?

  小调查:你所在社区普九实施情况(入学率及原因)

  课后延伸:

  小组讨论:

  “你准备怎么帮助失学儿童?”或以“让我们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写一封倡议书。材料阅读:“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讲话

  “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1985年5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教 育 立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师资格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希望工程

  “大眼睛”苏明娟当年手握铅笔“我要上学”的照片为很多人所熟悉,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以这张照片为标志的希望工程也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动。

  10年来,这张照片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以这张照片为标志的希望工程也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动,社会各界捐建的希望小学总数达8335所,救助失学孩子累计达230多万名。

  10年后的今天,希望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青基会推出了希望工程远程教育计划,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全国贫困农村小学都建起远程教育网站。苏明娟再次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口才展示:高等教育发展的概述。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大学、专业设置、科研成就、学位制度等方面)。

  论从史出:高教发展数据比较(高校数量、在校人数等),说明高教的大发展。

  实地调查:选择本市你所感兴趣的一所高校,了解它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加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教案8

  一、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本课的主线可以归纳为:准备——爆发——结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比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二是运用层次。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知识层次的东西已基本上能自己解决,像“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这个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而对于“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第二层次目标,则可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实现。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解说、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师在课堂上内,采用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就有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回答课堂提问,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本课“学习小组”,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历史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精神,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网络平台教学法:知识容量大。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比较自然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3、问题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胜和集体荣誉感的特点,课堂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大部分问题的回答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4、讲述和竞答法:讲述历史小故事和问题竞答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学生按小组收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有关故事(可根据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各小组抽签分别准备)。

  2、教师提出思考题:20世纪中国有哪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个思考题是各个小组都要准备的,并且要尽量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

  3、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书籍名称等查找资料的途径。

  4、学生课前明确分工,选出组长、发言人,主动查找资料,收集图片、照片、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解说词、制作课件等。组内交流,以便于上课时,能快捷调出所用资料;同时,要设计多种表达方式来归纳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编演历史剧小品。

  5、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孙中山的画像及播放电影片断《辛亥风云》。

  设问:同学们知道孙中山的哪些事迹?孙中山为何被称为“国父”?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了解历史的`真知。(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新课

  (1)故事擂台:

  学生活动:组内指定专人讲述、专人协助播放图片、多媒体影音材料,或表演以增加故事的生动性。

  第一组:讲述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孙中山弃医从政的故事。

  (教师点评:这些史实说明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树立了胸怀大勇的风范)

  第二组: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讲述“孙中山上述李鸿章”的故事,讲述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的成立等。

  (教师点评:这体现了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

  第三组: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的故事,其中主要是武昌起义的故事。

  (一边播放武昌起义的录象,一边讲述起义中的历史情节,烘托气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网络展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让学生找出宣布独立的省份,并圈出来。

  第四组:中华民国建立的故事,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统帝退位等。

  在讲故事时,教师要着重指出需要把握的重要历史事件:

  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最先采取武装斗争的革命方式——资产阶级革命

  创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或问:为什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学生要参与表达,要注意交流过多或过少的不足。)

  引导学生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可用表格、图示或列举法)。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

  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创立同盟会

  1906年,发表三民主义

  1906—1911年,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问题竞答

  孙中山的名字从何而来?孙中山弃医从文值得吗?什么事件使孙中山意识到救中国只能用武力-清朝?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同年发生了什么战争?当时孙中山几岁?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面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这一年是农历什么年?中华民国是哪年成立?哪年哪个皇帝下诏退位?民国元年是公元多少年?中华民国第一位临时大总统是谁?中华民国-了什么政权?它又是如何巩固政权的?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何关系?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加以小结和点评:

  1、组织规模、领导机构、政治纲领、机关刊物等方面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同盟会。

  2、孙中山领导下,革命党人愈挫愈奋,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武昌起义的爆发,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成立。

  3、要充分利用课本中“武昌起义形势图”,说明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已脱离清政府,标志着清政权已土崩瓦解。强调这里的独立是指脱离清政府的统治,不是从一个国家分离出去。

  4、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组织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极大推动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它为民族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辛亥革命说成功,也行;说失败,也可以。理由充足即可。之后,教师总结: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并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也没有实现,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革命尚未成功,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的。

  3.课堂小结学生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之后,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成为现实,辛亥革命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激励后人继续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精神动力。以此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5.板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

  一、准备: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二、爆发:武昌起义

  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六、评价

  本课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容量资料的优势,向学生展示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种历史材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能很好地解决难点。

  七、教学自我反思

  第一,历史学习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第二,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第三,形象的材料,会使学生更贴近历史。

八年级历史教案9

  [课标内容]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虽然科学技术落后,却出现了詹天佑、侯德榜等杰出的科学家和专家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找寻资料、讨论和上台讲故事等方式,感知科学技术专家的杰出贡献,体会科学技术对于兴国强国的重要作用,积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状总的知识,并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技专家詹天佑、冯如、李四光、侯德榜为救亡图存、振兴国中华,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认识到科技成就取得源于不迷信外国权威和勇于挑战困难,源于在继承前人学识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詹天佑、李四光、侯德榜三位科学家处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难点:詹天佑、李四光、冯如、侯德榜四位科学家和专家取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共性。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二、冯如和飞机制造

  三、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小结]

  让学生讨论:四位中国近代科技专家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形成对他们的共性认识,明白成为一个优秀科技人才所必需的条件,继承和发扬他们立志图强、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努力为国争光的壮举。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八年级历史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阿古柏侵占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的史实;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学会正确评价左宗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行为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讲清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并配一组展现新疆美丽、富饶的图片,最后一张图片定格于“左公柳”。

  设问:在新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种柳树,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左公柳”。哪位同学知道这些柳树为什么被称为“左公柳”?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正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美丽富饶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曲正气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

  (多媒体出示课题) 第3课 收复新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英、俄)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俄)

  设疑过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生阅读12——14页本目课文、“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请学生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主张及其理由。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允许自由发挥)

  3、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

  教师过渡:为了配合曾纪泽为收复伊犁而同俄国进行的谈判,左宗棠抬棺上征程,表明了自己誓死收回伊犁的决心,请同学们表演一段历史剧来展示这段历史。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1(扮演曾纪泽):伊犁是我大清的国土,沙俄无理抢夺,已是不符合各国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国际法则,伊犁归还大清是理所应当的。

  学生2(扮演左宗棠):左宗棠让士兵抬着棺材出场,走过一场。

  学生3(历史评述者):“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学生4(历史评述者):左宗棠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左宗棠的壮举,有力地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

  1、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首先,他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其次,伊犁是新疆的大门,如果不收回来,整个新疆就无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保住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是明智之举,有所失才会有所得。

  再次,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作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总之,在收复新疆这个问题上,左宗棠能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什么样的两面性?(对外反侵略,值得赞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必须批判。)

  3、根据第11页“动脑筋”: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对突厥实行有效管辖、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少数民族反动首领的叛乱、清政府在1884年设置新疆行省等。)

  采用诗歌形式:俄英垂涎争新疆,入侵称汗阿古柏。海塞并重左宗棠,力退敌寇壮山河。威震伊犁名天下,新疆收复回祖国。

  左宗棠在天山南北留下的,不仅是战绩、故事、祠宇,还有一丛丛在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的“左公柳”。(多媒体展示图片)

  从兰州到哈密,从哈密到乌鲁木齐,所植倒柳“连绵不断,枝拂云霄”。正是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我想“左公柳”承载着左公的精神和气节,肩一天风尘,守脚下土地。左公柳深深扎根于西北的地层,升华、完善、丰富、成熟,成为矗立于戈壁荒漠中的民族的脊梁。

八年级历史教案11

  [课标内容]

  (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美建交的经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讨论十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另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国合法席位恢复后在联合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大意义。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及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情况,认识中美建交的重大意义及中美关系发展曲折复杂的.原因。

  (3)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的特点及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就,理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2)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认识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综合国力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教师讲述及问题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了争与生产共处的坚实基础,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政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取得了许多新的外交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导入新课

  一、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其意义

  二、中美建交

  1、尼克松访华及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2、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小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必将对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25课时]

  讲评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教案12

  一、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5、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八年级历史教案13

  一、课程目标: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1、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A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

  B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C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遍环境

  口才展示:简介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

  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图中学史: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读旧文、谈今感:《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你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论从史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阅读材料,议一议,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思维拓展: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呢?

  课外学史

  学唱抗美援朝时的有关电影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

  观看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制作与展览:收集资料,制作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小报,在班级展出。

八年级历史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签订后,列强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状元实业家张提出“”的口号,并在他的家乡创办等一系列企业。

  2.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

  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段受到了鼓舞。还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萎缩。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概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二、设问导读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时间:19世纪初,配方发明后相继传入。

  作用:使人们出行,极大地促进了。

  2.通讯工具:

  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

  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变迁

  1.和的传入:

  时间:近代以来。

  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2.新闻报纸的出现:

  名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出版机构的出现:

  名社: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简述装束、礼节和称呼的变化。

  中学历史教学的“三要”与“三忌”

  1、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的价值,忌走过场

  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每一节历史课都能动起来,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共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尝试着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置讨论、探究等问题,给课堂带来许多活力。但不少假讨论、伪探究充斥课堂,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活动而活动,师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缺少交流、缺少碰撞、缺少新的生成。不少教师在盲目的跟风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什么而活动,为什么而探究?

  在《秦王扫六合》一课中,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一位教师还专门设计了“我向嬴政献计策”的活动。我想他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想办法突破本课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动”起来,让评委看到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效果是不理想的。

  首先,这样的问题需要讨论吗?这个献计策活动,献来献去献的还是教材上梳理好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而非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计策,所以仅是比拼学生的快速阅读教材和填空能力而已,没有什么思维含量。学生少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传声筒”“录音笔”“搬运工”,即使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又有多大的成就感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学习重点不是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而应当是“了解秦代巩固统一的措施到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所以,这个讨论题的设置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课程目标。

  其次,既然要求学生热烈讨论,为什么讨论问题时没有分歧?为什么回答的方式是照本宣科?这些说明什么?说明教师设计的问题根本就不具备讨论的价值,讨论题是个伪命题。课堂上有思想的交流吗?有思维的碰撞吗?有不同意见的交锋吗?很遗憾,没有。很多时候,我们打着“探究”“讨论”的幌子,扔给学生的却是低级的问题,没有思维力度,没有逻辑梯度。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简单化,而且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精神?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填空题:不怕(牺牲)、(斗争)到底、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五四精神是用来感悟的,不是用来填空的,历史课不能沦为“填空”课。

  在课下交流的时候,有教师提出: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初一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限制了其阅读的广度、认识的高度;一节课只有40或45分钟,如果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进行讨论,是无法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任务的。我认为,这些很难成为假讨论、伪探究泛滥的理由。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应当慢慢渗透。初中的历史课不能一味灌输,应当真正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提供的材料、设计的问题中受到启发,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才是中学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内容服务,忌搞形式

  假讨论、伪探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说:“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滑稽可笑的表演、眼花缭乱的活动等等。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和浅薄。”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绞尽脑汁,翻新花样,但是,他们往往只想到用什么方法上课,而没有认真思考所讲的.课究竟要达到什么效果,即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如果过分注重形式而偏离主题,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试写新闻稿”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共产党》杂志的通讯员,你将如何报道中共“一大”?这种情境设置显然不合理,不符合时代背景和基本逻辑。首先,秘密会议怎么可能公开报道呢?其次,《共产党》是月刊,还经常不能按期出版,不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再次,“试写新闻稿”其实只是让学生完成五个小填空的组合而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这样的设计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一位教师在上《秦王扫六合》一课时,设计了“采购一尺布”的角色扮演作为导入:“刚才我派了几位小伙计到齐、楚、燕、赵四个国家去帮我采购布料,做鞋面子,采购一尺。请四个小伙计上台展示一下,看买的布怎么样?......这个布不错嘛,今天赚到了,有这么长的布。这个伙计去赵国采购的,跟我们这儿是一样的。这两个伙计是怎么回事啊?这布怎么短了一大截,是采购一尺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先请四位同学回到座位上,谢谢你们配合。”这一活动四位学生在台上站了两三分钟,并没有真正参与任何活动,只是教师讲述的摆设而已,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并齐读。一位教师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时,说:“大家看一看(课本),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有哪些?”还有一位教师在讲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也是要求学生看书找出来、读出来,然后稍加解释。看来,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眼里,历史意义只是用来背的,根本不需要理解、推论、建构。其实,历史意义应当是提供材料,营造情境,创设问题,启发思维,开动脑筋思考出来的。

  评价一节课不能简单地依据“是否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是否使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是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发展。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扪心自问:一堂课下来,我们有没有真正激发过学生,让学生真正困惑一次?我们有没有真正感动过学生,让学生真正怦然心动过一次?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明白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能给他们什么,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些,效果可能如何?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敢于“讲故事”,忌太干瘪

  历史课没有历史人物,没有故事,没有细节,只有干瘪枯燥的历史结论,只有“填空”,只有“搬运”,这还算是真正的历史课吗?这样的历史课还有“历史味”吗?这样的历史课初中的学生会感兴趣吗?

  例如,学习“中共一大”,为什么重点探究教师自己都不太明白、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明显深奥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为什么只以提问的方式枯燥干瘪地呈现“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不能讲讲故事?为什么不能呈现细节?

  许纪霖说:“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真正理会到历史的魅力。”本来历史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已经使历史的味道变淡了,而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更是变本加厉,就教材教教材,还有什么资格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历史课”?

  当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把历史课变成单纯的故事课。初一、初二的学生处于最感性的年龄段,应当采用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师要敢于讲故事,要善于讲故事,要有故事可讲。历史教师不能把历史课的人文性丢了,让历史成了没有智慧、单纯记忆性的学科,而要通过讲故事、讲细节,创设情境,神入历史,上出历史课的“历史味”来。

  历史教师在一节课上所展现的全部内容和活动,说到底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关心历史研究的进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做实专业基础,拓宽历史学科视野,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八年级历史教案15

  [课程目标]

  ①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②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难点]

  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录相《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现场讲话》

  (导入②)

  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

  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北京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议一议]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

  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

  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故事会)

  乒乓外交的几个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带动小球”)

  基辛格访华的故事

  [练一练]

  请列举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补充)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问题等都是不协调的声音。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问)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如何化解的?

  (3)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中日建交和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1)中日建交

  由照片《田中首相访华》提问:这张照片反映了什么史实?

  中日建交的时间?

  (2)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从1971年7月到1972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大显身手]

  学生小品:APEC会议上海筹备会现场采访

  [归纳小结]

  1、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说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结]

  以表格形式归纳新中国在三个时期的外交成就。

【八年级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教案02-01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1-13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1-09

八年级历史教案优秀10-09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6篇11-14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11-11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6篇)11-15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19篇)08-2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通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