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

时间:2024-02-13 07:00:0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例题

  课件动态演示。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桃子?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用圆片代替桃子,想办法分一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分组活动,教师参加活动,适时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只小猴1个……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4个。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狗妈妈分骨头。(课件)

  (1)讲述:小猴吃完桃子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原来3只狗妈妈各获得12根骨头。黑狗妈妈有2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个孩子,花狗妈妈有4个孩子。你们愿意帮3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个他们的孩子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 )根。

  ②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 )根。

  ③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4只小狗,每只( )根。

  (3)解决第1个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黑狗妈妈的问题。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几根?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骨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再填一填。

  (4)解决第2、3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2、出示小熊咪咪分食物的课件和“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谈话: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

  五、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

  一、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3条数学信息,自己读一读。

  (1)白菜地共有白菜850棵。

  (2)第一次运走245棵。

  (3)第二次运走255棵。

  生读。

  师:根据这3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还剩多少棵白菜?

  师贴出问题。

  师:你们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次吗?试试看。

  生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求还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吗?那怎么办呢?你能独立列式并解答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生交流分析并板书(板书成两类):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850-245-255 (2)850-255-245 (5)850-(245+255)

  =605-255 =595-245 =850-500

  =350(棵) =350(棵) =350(棵)

  (3)850-245=605(棵)(4)850-255=595(棵) (6)245+255=500(棵)

  605-255=350(棵) 595-245=350(棵) 850-500=350(棵)

  师:其实这个分步的和综合的`想法是一样的,我把分步的擦掉可以吗?

  师:我把这些方法板书成了两类,看一看,我为什么这么分?

  生: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

  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也想来凑凑热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朋友们你会做吗?

  小黑板出示试一试:

  1000-207-168 436-179-36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师:学会了知识,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好不好?

  1. 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2.衣服78元 鞋子52元 帽子35元 裤子75元

  (1) 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 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自主小结,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

  五、课作练习,巩固基础

  1.竖式计算:

  1000-345-286 742-283-382 871-283-94

  2.脱式计算

  352-186-114 486-(286+153) 837+(74+36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比较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课

  1.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真干净。我很想知道我们班与别的班级相比较,卫生成绩处于第几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出示表格)

  生:我们班最多16面。

  师:用统计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卫生成绩。

  3.师:那你还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红旗情况吗?(表格下面被树遮住)

  生: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生:二(1)班比我们班少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4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

  3、 使学生会品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计数器、方块模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2、按照1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

  3、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小方块模型图,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个一?

  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2)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 个一百一千。

  (3)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4)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

  (5)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写、读整百数:一千

  1、 计数器拨珠。

  (1) 出示计数器,请学生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

  (2) 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

  (3) 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个百。

  (4) 练习:拨一拨200、600、1000。

  2、 写数。

  (1) 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个位和十位上的0写不写?

  (2) 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

  (3) 在百位上再添上一百,提问:此时是几个百?也就是多少?

  (4) 想一想:一千该怎样写?

  3、 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1—3题。

  四、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 出示小猴图,请学生说图意。列出算式,想想该怎样计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五、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六、全课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二、初学新课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6、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 完成练一练1,2,题

  第1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进1的过程:先弄懂题意在列式解决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6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7

  教学内容:P4~5分草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1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02-24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08-16

二年级下册作文07-21

二年级下册日记08-21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04-26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8-24

二年级下册好词好句08-23

小学二年级下册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