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

时间:2024-03-07 12:10:0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 80×30= 900×10= 60×70=

  21×20= 88×10= 13×30= 32×20=

  2、笔算:

  24×3= 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我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三、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设计意图:课尾对本课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两位数乘除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两步(或三步)的应用题。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水对我们人类来说非常重要,世界的个别地区已经开始缺水,我们为了节约水源,大家应该从小行动起来,养成人人节约用水的习惯,你看小胖家行动的如何?

  二、新课探究

  (一)探究一

  小胖的想法和我们是一样的,他决定从身边的小事的做起,节约用水。

  出示:小胖家如果每天节约水30千克。

  你能根据这个条件提出一些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反馈:一周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

  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按30天计算)

  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按365天计算)

  你们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练习、汇报

  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算式?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当因数末尾有零的时候,可以先把零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二)探究二

  实际上节约水资源也可以节约水费的开支,关于水费的问题小兔帮小胖算了这样一笔帐

  出示:小胖家去年共缴了1224元的水费,它想请大家帮它算算小胖家平均每个月缴多少元的水费?

  学生练习、汇报,由学生自己讲解

  (问: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算式?)

  一年的水费12个月=平均每月要缴的元数

  122412=102(元)

  问: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你又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呢?

  出示: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不够除就用0来占位。

  (三)探究三

  出示:小胖家今年准备平均每个月比去年节省4元水费,照这样计算,今年预计一共要缴多少元水费?

  问:这里哪些词的意思不理解,你可以提出来?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呢?是照怎样的计算呢?

  请大家自己试着做一做,有困难可以先和小朋友商量一下。

  学生尝试、汇报交流

  师:①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②这三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③这样的`两、三步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内练习

  1. 练习一:计算下列各题

  4512=

  45102=

  4501200=

  50414=

  428414=

  3264032=

  师: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2. 练习二:括号中应填几?

  ()32=256

  1430()=13

  ()109=109

  128+()=2987

  括号里的数该如何求?

  3. 练习三:实际运用

  小胖和小巧在游泳馆练习游泳。(从泳道的一端游到另一端算一次)

  ①小巧在泳道中泳一次要37秒。她用同样的速度游了13次,需要多少秒?

  ②小胖在泳道中用了7分12秒游了12次,每次需要多少秒?

  ③他们俩谁游得快呢?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都游了14次。相差多少秒呢?

  四、课堂小结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圆括号的要先算圆括号里的。

  板书

  复习两位数乘、除

  122412=102(千克)答: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圆括号的要先算圆括号里的。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 85÷4 46÷2 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 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

  p6.思考题。

  五、作业:

  p5.2、4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数学乘法速算技巧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乘法速算小技巧教学重点:五种数学乘法速算口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你想让你的乘法计算变得更快更方便吗?大家可以来学习一下下面的.这些两位数乘法计算技巧,对学习可能有些帮助哦。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如23×27; 2.十几乘十几,如12×14;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如37×44; 4.几十一乘几十一,如21×41; 5. 11乘任意数, 11×23125 .二.新课讲解: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

  2+1=3 2×3=6

  3×7=21 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 2+4=6 2×4=8 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

  3+1=4 4×4=16 7×4=28 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5. 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

  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三.巩固练习:1.35×35 2. 13×14 3. 46×33 4. 61×71 5. 11×2345四.小结: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2.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第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5. 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分拆为乘与加

  教学目标:

  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丰富学生的数感。

  2.通过对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算式。

  教学难点:按实际情况,将一个数分拆为乘加算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表内乘法,也学过了如何计算乘加算式,为本节新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棒、桃子贴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桃子,打算分给你们,但是喜羊羊需要你们帮助他分一分桃子。

  1.把11个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分到()个,还多出来()个.

  老师演示并列式

  提问:式子中11、5、2、1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2.如果把11个桃子平均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分到()个,还多出来()个.

  学生动手分一分,再写一写

  3.如果把11个桃子平均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分到()个,还多出来()个.

  学生动手分一分,再写一写

  刚才我们把11个桃子平均分给不同个数的小朋友,进而把11分拆成了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拆为乘与加的知识。(板书:分拆为乘与加)

  二、探究新知

  挑战:完成对21的分拆

  1、出示数射线,思考10格一跳,最多跳()次,还有()格要跳。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学生讨论汇报)

  提问:21、10、、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2 、同样借助数射线,思考6格一跳,最多跳()次,还有()格要跳。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学生讨论汇报)

  提问:21、3、6、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独立完成21的其他分拆。

  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小结: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形式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照样子完成对18的分拆

  18=1×10+8 18=()×5+()

  18=()×2 18=()×4+()

  18=()×8+()18=()×7+()

  18=()×3 18=()×6

  18=()×9

  2、有22根小棒棒,小丁丁用它们搭下列漂亮的'图案。

  (1)最多能搭多少个正方形?

  (2)最多能搭多少个三角形?

  (3)最多能搭多少座房子?

  小结:要求最多能搭多少图形,我们列出的乘与加算式中,最后的加数要小于这里的每份数。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算式。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第58页的试一试。

  2.思考:请你写一个数,想一想,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它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6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练习十一第7~12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

  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

  1.口算.

  老师拿着许多口算卡片,由学生抽签答题.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直接说得数.

  3.一支钢笔6元钱,田老师拿了54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

  1.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作业,将得数直接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组评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2.练习十一第10题.

  练习前,先让学生看一看题,想一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这道题是商一定,而被除数变了,当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独立完成,将得数直接填在课本上.

  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

  1.练习十一第7题.

  (1)电脑显示第7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

  (2)让学生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

  问题一: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讨论)

  问题二:如果现在有6台,你打算怎样安排?

  第二个问题中的总人数没有变,仍然是24人,有6台电脑,问题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讨论,互相学习.

  2.练习十一第11题.

  (1)电脑显示第11题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

  练习十一第9、12题.

  教练创新

  课后作业指导

  练习十一第9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寻找信息数据,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第12题:可以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填在书上,要求学生在1.5~2分钟的时间完成.

  补充习题及解答

  被除数36 63 1614

  除数96 38 9

  商898 25

  (1)如果只买帽子,可以买几顶?

  (2)如果只买鞋,可以买几双?

  [解答:3.36÷4=9(个)4.45÷9=5(排)5.(1)36÷6=6(顶)(2)36÷9=4(双)]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7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6,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

  (5十3)×4 5×4十3×4

  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5十3)×4=5×4十3×4

  “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

  “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

  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十7)×6 18×6十7×6

  “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

  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教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

  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20×(15十9)20×15十20×9

  “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

  “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

  2.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

  “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4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班齐读两遍。

  教师:如果用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c=a×c+b×c

  “等号左面(a+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面a×c+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

  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

  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

  “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

  2.做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在(32十25)×4中,两个数的和指的是什么?同一个数相乘指的是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应该等于哪两个数分别同4相乘再相加?”

  “第一小题的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乘法分配律,32与25的和乘以4,应该等于32与25分别乘以4再相加,所以两个方框里应该分别填32和25。)

  “第二小题应该怎样填?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根据乘法分配律,64与12的和乘以3,应该等于64与12分别乘以3再相加。)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l、2题。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明白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才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注意积里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张长4.2米,宽3.1米的长方形房间平面图。

  要给这个房间铺上地板,需要多少平方米地板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计算结果。

  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说说小数乘小数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境。

  房间里显得空荡荡的,需要给它摆上一些家具,要有睡觉的地方吧!出示床的位置及尺寸。

  人总是爱美的,在阳台上给摆上一个花架,种些花花草草的多美呀!出示花架的位置及尺寸。

  2、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床1.95×1.1”表示什么意思?

  花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呢?

  3、出示问题:花架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怎样列式呢?学生口答,板书:0.28×0.28。

  4、探究方法。

  (1)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说说看小数乘小数在计算时按什么的计算来进行?我们来试试看。

  学生尝试完成计算,巡视指导。

  (2)学生口答计算过程,板书按整数计算的过程:

  (3)0.28×0.28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出现了什么问题?

  (4)你是怎样点上小数点的?

  (5)怎么解决呢?谁到黑板上来在积里把小数点给点上去?

  (6)归纳:计算小数乘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积应该是几位小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6、这里放了一张床,再加上一个床头柜就像样了吧!出示床头柜的位置及尺寸。

  帮他设计一下,房间里可以再放些什么家具呢?

  出示写字台、书橱的位置及尺寸。

  这下房间里就很舒适了,其他几样家具的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呢?

  各个小组把要计算的任务分工来完成计算。比比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

  汇报计算结果,说说每题的积各是几位小数?点小数点之前是否要补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独立完成填写,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要求哪一块铝板面积大,先要求什么?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4、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

  怎样列式?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

  5、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小组讨论完成,汇报结果。

  有什么发现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自我评价一下。

  课后小记:本课的练习设计感觉和教材的难点不相匹配,很少有计算出现位数不够,要补0的。从练一练到练习十五的设计都是如此,如果在练习的设计上进行一些优化和改进,多一些针对性练习,效果会更好,学生的计算也不会出现比较多的错误。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课本第102页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回顾与整理

  (一)计算:0.67X7.5 8.36X0.25 0.125X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2)计算:1.89÷0.5 4 7.1÷2.5 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第2题:先分组完成题目,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让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

  4、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

  小结。

  三、作业设计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3题和第4题。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第99页例8以及练习十九的3-6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 58.3÷11

  第二组:1÷35 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

  二、新授

  1、出示例8挂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问题尝试列式计算,并截取商的近似值。

  300÷45≈?个)

  3、小组讨论:怎样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6个)

  4、: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6,而不是7。如果买了7个,就要超过300元。

  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谁的想法合理?

  (3)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9,而不是8。因为过河8次后还剩6人,还需要用船再送一次。

  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3题。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每小时大约运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2千米。算一算,卫星运行的'速度大约是这架飞机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根据商不变规律,先把“30000÷2”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

  2、练习十九4、5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3、练习十九第6题。

  阅读“你知道吗?”

  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出发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游戏,比一比谁算得快

  师:老师发现刚才不少同学都计算 的特别快,你们是怎么计算出结果的?如果用加法计算出结果,要怎么列式?说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题都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必须要有几个相同的加数,我们才能够用乘法来计算。

  出示:7+7+7+7+7=?

  10+10+10+11+11=?

  78+78+78+……+78=7878

  观察这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题都是由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得到的。

  每一题都能改编成一道乘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计算更加简便。

  学生改写算式:3×4 =12

  6 ×6=36

  78×101=7878

  小结:所以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乘号的.左右两边我们称为因数,结果我们称为积。

  二、探究阶段

  1、理解除法的定义

  出示:除法也是我们今天复习的一个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面积,如何来计算它的宽?

  列式:

  b =S÷a a =S÷b

  =18÷6 =18÷3

  =3 =6

  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

  板书一组乘除法算式:

  板:

  6×3=18

  18÷3=6

  18÷6=3

  根据前面乘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 板书:

  9×7=63 63÷9=7

  63÷7=9

  5×3=15 15÷5=3

  15÷3=5

  8×2=16 16÷8=2

  16÷2=8

  什么是除法:

  板: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除法关系:

  师:到底乘除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小组探究后汇报积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2个因数分别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

  师: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或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

  三、求解乘除法中的未知数

  1、因数的求法:

  出示:

  12×11=132

  12=132÷11

  11=132÷12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练:未知数怎么求,说出计算过程:(不要求计算)

  25×T=200 R×392=392

  完成课本P5练习题(课堂练习本)

  求未知数x

  x ×23=276 72×x=360

  25×x=5025 x×17=3519

  2、被除数、除数的求法:

  出示:

  273÷13=21

  273=21×13

  13=273÷21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练:未知数怎么求,说出计算过程:(不要求计算)

  x÷42=42 144÷S=12

  完成课本练习P5

  求未知数x

  x÷9=18 735÷x=7

  1632÷x=8 x÷73=37

  3、再次复习本课知识点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

  (1)你想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③画示意图分析。

  ④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⑤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学例4

  2、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③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②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③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例题后“做一做”

  四、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过生日都要吃生日蛋糕,喜欢吃吗?(生:喜欢)

  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8个小蛋糕把8个小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

  怎么列式?生:8÷4=2(个)

  2.师:把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1个大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

  怎么列式?生:1÷4=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探索一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每人分得多少个?请同学们利用这张白色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一分,看看到底是多少个?生动手折纸,思考

  生: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1个蛋糕的1/4,就是1/4个蛋糕

  (2)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多少个?怎么列式?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全班交流,明确: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计算;而把“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 )来表示。所以1÷3 = ( )(个)

  2、探索多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师: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个?下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3张圆形纸片,小组合作,分一分,剪一剪。

  (1)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把每个蛋糕分别平均分成4份,共12份,每人分到3份,3个( 1/4 )张拼在一起得到(3/4 )个。

  方法二:三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1份中有3个( 1/4 )个,拼在一起得到( 3/4 )个。

  (2)演示:(突出方法二中3个的1/4就是1个的3/4,深化3/4的意义)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都得到: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的就是3/4个蛋糕。即:3 ÷ 4 = ( )(个)(板书)

  (3)在这里,3/4就有两层含义:既表示1个的蛋糕的3/4,又表示3个蛋糕的1/4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如果把5个蛋糕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呢?你能想象一下分的过程吗?好好想一想,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明确:5个蛋糕的1/7就是1个蛋糕的5/7,即:5 ÷ 7 = 5/7 (个) (板书)(5)师:刚才我们是分的蛋糕,现在我们来分分绳子。把3根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根?怎么列式?学生思考后回答:3 ÷ 5 = 3/5 (根)(课件演示)

  3、总结概括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1÷4= (个) 3÷4= (个)

  5÷7= (个) 3÷5= (个)

  师: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请观察思考一下,并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

  (2)生汇报:我发现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算式的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师补充:除法算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

  师强调:相当于

  (3)师: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4)师: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成:a÷b= a/b

  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b是否可以是任何数?为什么?补充板书(b≠0)师板书: a÷b= a/b ( b≠0) 提问:为什么b≠0? (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b不能为0。)

  师:分数与除法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学生说不出可以引导)

  小组议一议再全班交流,明确:分数是一种数,也可以表示两数相除;而除法是一种运算。

  三、练习巩固应用

  1、你能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商吗?3÷8 = 5÷9= 7÷13= 4÷7= 40÷56= 12÷61=

  2、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把2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四、全课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15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

  2)245×27=、530×48=、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三.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乘法与除法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整数的乘法和除法08-16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08-17

数学教案-1.乘法、除法的口算和估算08-16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08-16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08-16

数学教案:除法02-04

数学教案-除法08-16

数学教案-乘法08-16

1.乘法、除法的口算和估算08-16

《分数除法》数学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