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

时间:2024-04-07 14:29:0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1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说一说

  每人用24根小棒,⑴平均分成4份⑵每3根一份。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说一说算式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分一分,认识被除数和除数

  1、学习例3

  ⑴理解题意。24支铅笔,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⑵用小棒表示铅笔。拿出24根小棒,每6根装一堆,可以摆几堆?

  学生操作口答。

  ⑶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摆的过程吗?

  板书24÷6=4

  ⑷教师:24表示被分的.数是被除数,按每6支装一盒进行分的,是除数,可以分4盒是商。

  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

  ⑸小结:把几个东西按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去分,可以分几盒。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

  2、学习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⑴学生操作

  ⑵写出算式板书15÷3=5

  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四、课堂活动

  1、第70页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2、圈一圈,填一填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2

  教学目的:

  1.加强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相机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操作:组织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提问:第二行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第一行摆了4个圆片,第二行摆了8个圆片,是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3.设问:如果在第二行再摆4个○,那么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3倍。)

  4.引入:如果在摆圆片时,不告诉你第二行摆多少个圆片,只告诉第二行圆片的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能知道第二行该摆多少个圆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理解题意,读出对话框。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1)操作与思考:(用你喜欢的学具摆)让学生先在第一行摆6个乒乓球表示一份,要摆的羽毛球不直接告诉你,只知道要摆的羽毛球是乒乓球的5倍,羽毛球该摆多少个呢?学生思考后,试摆羽毛球。

  (2)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将摆的结果与想法与同桌相互交流。

  (3)汇报与评点:让学生说说应摆多少个羽毛球,并说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而后追问学生:第一行有6个乒乓球,第二行羽毛球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也就是说第二行应是几个6?(5个6)教师操作板示。求5个6相加是多少该怎么算?(5×6或6×5)

  (4)做一做:学生操作小棒,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摆完后,引导学生说理:为什么要摆1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意思就是第二行要摆几个3?

  (5)游戏与拓展。

  组织拍手游戏:①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5倍。

  ②教师拍4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2倍。

  (6)小结

  结合游戏过程,师生共同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几个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课堂活动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思考“○的个数是△的3倍”是什么意思,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然后在书上画出来。

  (2)课堂活动的第3题。

  a、操作,第一行摆▲,第二行摆●,要求●的个数是▲的3倍。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b、小组讨论,你第二行摆的●的个数和别人一样吗?为什么?

  2.综合练习。

  (1)①8个5相加是多少?

  ②5的8倍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

  (2)猜猜老师手中拿了几枝铅笔。

  ①左手拿3枝,右手拿的枝数是左手的5倍。

  ②右手拿2枝,左手拿的枝数是右手的7倍。

  3.趣味练习。

  课堂活动的1题。看卡片,说算式。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3

  教学目的:

  1、知道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小时有多长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是时间

  在20xx年11月11日的7时30分,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这句话中,用到了那些时间单位?

  二、新课

  1、出示钟面,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

  2、看一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

  3、学生观察并回答

  4、教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5、学生拨针讨论:1小时是多少分钟?

  学生动手操作

  得出时针走1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分

  那我们用算式表示就是1时=60分

  学生填读书

  6、体会1分钟

  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呢/

  活动:学生数数数脉搏

  击掌跳绳跑步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1、知道1小时有多长

  3、知道1秒有多长

  4、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4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乘加、乘减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

  4、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这些小朋友从小就这么爱科学,你也想参加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3

  ⑴瞧!小红也参加气象小组了。现在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搞小实验?谁能列算式?为什么?

  ①同桌互相说。②板示5×4=20

  ⑵小红有事走了,科技小组现在共有多少人?还有4个5人吗?哪该怎么算呢?

  学生独立尝试写出算式。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5+5+4=19

  5×3+4=19......比3个5多4

  5×4-1=19......比4个5少1

  4×4+3=19......比4个4多3

  ⑷揭示课题:乘加、乘减计算

  ⑸看书,看一看你的算法和书中的'哪一种方法一样?其它算法你知道吗?

  ⑹小结:对于乘加、乘减计算,只要小朋友们肯动脑,就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来。

  三、课堂活动

  1、摆一摆,说一说。

  教材第27页1题。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用最喜欢的方法写出算式。

  ⑴独立操作。⑵小组合作⑶反馈

  板书3×3+2=115×4+3=23

  3×4-1=115×5-2=23

  2、猜数游戏。

  ⑴小组活动交流。

  ⑵汇报结果。

  ⑶仔细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结果是比几个4多1的数。

  3、练习六第2题,解决问题。

  ⑴独立看图。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六第3题,连线。

  ⑴独立完成。⑵反馈。

  四、堂作业。练习六第1题,计算。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相关文章:

浅谈课堂教学的活动08-05

家长课堂活动策划方案08-21

社会大课堂活动总结08-17

数学教案-计算活动08-16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08-16

英语课堂的“活动”与“参与”08-17

语文课堂活动教案01-19

正确认识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8-17

地理思维课堂下的教学活动设计08-05

把趣味活动引入英语课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