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24 17:28:34 高二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教案15篇【优】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数学教案15篇【优】

高二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x2-5x+6=0

  中含有变量,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q,r,s,……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或q”“p且q”、“非p”、“若p则q”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和结论q.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12>5;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则a=0.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例3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用课件打出来).

  分析:“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至多有n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n+1个”。

  (如果时间宽裕,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视学生的情况、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辨析与展开。)

  4.课堂练习:第26页练习1,2.

  5.课外作业:第29页习题1.61,2.

高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 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 l (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 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 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 l 分三类:①在 l 上;②在 l 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 l 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 A 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 l 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 A ,它们满足不等式 ,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 l 右上方的任意点 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 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 上任取一点 ,过点 P 作垂直于 y 轴的直线 ,在此直线上点 P 右侧的任意一点 ,都有 ∴

  于是

  所以

  因为点 ,是 L 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 右上方的任意点 ,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 左下方的任意点 ,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 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 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 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 是直线 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 和 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 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 同一侧的'所有点 ,把它的坐标 代入 ,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 ,以 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 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 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 画出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 (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

  ∴ ∴? 原点在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 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 表示直线 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 表示直线 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 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高二数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了解本章的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思想方法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4、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重点: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难点:随机事件概念的透彻理解及对随机变量引入目的的认识:

  环节一:随机变量的定义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能够概括出随机变量的定义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一、阅读课本33页问题提出和分析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了解一个随机现象的规律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析理解中的两个随机现象的随机试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建立了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总结:

  3、随机变量

  (1)定义:

  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即随机变量是从随机试验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

  到的映射。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

  (3)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函数随机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因变量的范围

  相同点都是映射都是映射

  环节二随机变量的应用

  1、能正确写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能用随机变量的描述随机事件

  例1: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含有的次品数为随机变量的学案。这是一个随机现象。(1)写成该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试用随机变量来描述上述结果。

  变式: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这是一个随机现象。若Y表示取出的3件产品中的合格品数,试用随机变量描述上述结果

  例2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用X表示这两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

  量,分别说明下列集合所代表的随机事件:

  (1){X=0}(2){X=1}

  (3){X0}

  变式: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三次,用X表示这三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练习: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变量的结果。

  (1)从学校回家要经过5个红绿灯路口,可能遇到红灯的次数;

  (2)一个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球,编号为1,2,3,4,5,现从中随机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号码数;

  小结(对标)

高二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留给学生预习方案:a.预习初中数学中有关集合的章节;b.预习本节内容,试着找出与以往的联系;c.搜集生活中的集合的使用实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集合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x-7<3的解得集合,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等。现在呢,我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通过对初中知识的预习和对本节课的预习我相信你们能够很大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本节知识的主要问题,对不对?(同学们会高兴地说:对!)

  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互相竞赛答题,互相评论优点与不足,好不好?(同学们在被调动起情绪的时候应该说:好!)

  教与学的过程:

  预设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组二组三组活动同学们,通过看课本2页的(1)至(8)个例子,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提出一个模糊一点的问题,留给三组学生更宽的思考空间。启发思考,激发兴趣。教师点拨,及时纠正偏差的回答方向。(理想答案:我们学过很多集合的知识了。我们会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

  学生三个组分组轮流回答。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为集合的定义及含义的给出作出铺垫,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给出准确的定义: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集)。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你们能说出元素与集合是什么关系吗?怎么表示呀?用什么额符号表示啊?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记忆更深刻。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准确答案。(理想答案:集合是整体,元素是个体,集合有元素组成。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集合A,记做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做A)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

  可以互相挑出对方回答问题的错误来比赛。我们描述集合常用哪些方法呢?怎么表示?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两种常见表示方法。教师引导指正。(理想答案: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线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学们上黑板边回答边演练。谁能试着说说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啊?拓展知识,让学生对元素的特征有极爱哦理性的认识,并开发其探究思维。教师点拨。(理想答案:元素一旦给出是确定的,确定性,没有相同的,互异性,是没有顺序的,无序性。

  即(1)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学生探究讨论,回答。什么叫两个集合相等呢?深刻理解集合。教师给出答案。(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学生探讨回答。

高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2,第3页的小数乘法法则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9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说出小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会应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0.3×6 0.8×4 7.2×0 4.2×8

  0.25×4 3.6×3 4.3×5 0.6×9

  2.说出下列小数表示的意义:

  0.2 0.5 0.45 0.824

  使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复习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1)指名列式计算,然后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5米是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1)教学例2

  ①出示例2花布每米6.5元,买0.5米用多少元?

  ②读题,理解题意,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0.5米是买的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列式为6.5×0.5。

  教师板书:

  6.5×0.5

  ③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④启发学生理解:0.5米是1米的十分之五,6.5×0.5就是求6.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教师板书:

  求6.5的十分之五

  引导学生类推:

  6.5×0.4就是求6.5的十分之四是多少,6.5×0.7就是求6.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一个数乘以零点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是多少。

  互相讨论得出结论: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

  (2)补充例2,买0.82米用多少元?

  ①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

  ②启发学生理解:每米6.5元是布的单价,0.82米是买布的数量,求的是总价,列式为6.5×0.82。

  教师板书:

  6.5×0.82

  0.82米是1米的百分之八十二,6.5×0.82就是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教师板书:

  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仿照6.5×0.5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类推得出:

  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③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④引导学生类推:一个数乘以三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千分之几,一个数乘以四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万分之几,……

  最后概括板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探究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6.5×0.5和6.5×0.82这两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都含有小数位,应该怎样计算?

  (2)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把6.5×0.5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了10倍,0.5变成5也扩大了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倍。同时教师板书:

  把6.5×0.82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10倍,0.82变成82扩大10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0=10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0倍。教师板书:

  说明书写的格式,并提示学生:要先点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中就有两位小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积中就有三位小数。

  (2)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

  (3)引导学生概括: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几位小数。

  (4)在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5)完成法则下面的“做一做”。

  出示 67×0.3 2.14×6.2 0.375×12.4 2.16×3.52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5题

  (1)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十分之三”和“一半”分别用什么数表示,然后学生独立列式。

  (2)题,学生独立列式,订正时,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式的。

  2.说出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2.54×0.8 13×0.36 16.2×15 24×0.035

  3.练习一6题

  4.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5.练习一8题。学生独立填书,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7题、9题。

高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分析法

  教学难点分析法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什么是综合法?

  [问题 2]能否用比较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点评]在证明不等式时,若用比较法或综合法难以下手时,可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分析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较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证明不等式知识的积极性,导入 本节课学习内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并点评。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综合法的逻辑关系,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尝试探索,构建新知。

  [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以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直到必要条件就是要证明的不等式。

  [问题1]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去寻找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呢?

  [问题2]当我们寻找的充分条件已经是成立的不等式时,说明了什么呢?

  [问题3]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

  [点评]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从而得出要证明的结论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逻辑关系。

  [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见课本)

  设计意图:对比综合法的逻辑关系,教师层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或投影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 求证

  [分析]此题用比较法和综合法都很难入手,应考虑用分析法。

  证明:(见课本)

  [点评]证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此例中,我们很难想到从“ ”入手,因此,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分析法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事实上,有些综合法的表述正是建立在分析法思索的基础上,分析法的优越性正体现在此。

  例2 已知: ,求证: (用分析法)请思考下列证法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误,错在何处?

  [投影]证法一:因为 ,所以 、去分母,化为 ,就是 .由已知 成立,所以求证的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欲证 ,因为

  只需证 ,即证 ,即证

  因为 成立,所以 成立。

  (证法二正确,证法一错误。错误的原因是:虽然是从结论出发,但不是逐步逆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事实上找到明显成立的不等式是结论的必要条件,所以不符合分析法的逻辑原理,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点评]①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结论)(步步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结论)

  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它与综合法的证明过程(由因导果)恰恰相反。②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书写格式是:

  要证命题B为真,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又有……

  ……

  这只需证明A为真。

  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要理解上述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投影] 例3 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下同)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因为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 ,则周长为 的圆的半径为 ,截面积为 ;周长为 的正方形边长为 ,截面积为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见课本)

  设计意图: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内在联系,说明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特别重视分析法证题格式及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灵活掌握分析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数学教案7

  教学要求:理解曲线交点与方程组的解的关系,掌握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能熟练地求曲线交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求交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直线A x+B +C =0与直线A x+B +C =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相交的充要条件是 ;

  重合的充要条件是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2、知识回顾: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求直线=x+1截曲线= x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

  ②由学生分析求解的思路→学生练→老师评讲

  (联立方程组→消用韦达定理求x坐标→用直线方程求坐标)

  ③试求→订正→小结思路。→变题:求弦长

  ④出示例:当b为何值时,直线=x+b与曲线x + =4 分别 相交?相切? 相离?

  ⑤分析:三种位置关系与两曲线的交点情况有何关系?

  ⑥学生试求→订正→小结思路。

  ⑦讨论其它解法?

  解二: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求解;

  解三:用数形结合法进行分析。

  ⑧讨论:两条曲线F (x,)=0与F (x,)=0相交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如何判别直线Ax+B+C=0与曲线F(x,)=0的位置关系?

  ( 联立方程组后,一解时:相切或相交; 二解时:相交; 无解时:相离)

  2、练习:

  求过点(-2,- )且与抛物线= x 相切的直线方程。

  三、巩固练习:

  1、若两直线x+=3a,x-=a的交点在圆x + =5上,求a的值。

  (答案:a=±1)

  2、求直线=2x+3被曲线=x 截得的线段长。

  3、课堂作业:书P72 3、4、10题。

高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

  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对等差数列中“等差”两字的把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1)、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682,1758,1834,1910,1986,()

  你能预测出下次观测到哈雷慧星的大致时间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2)、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1km的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下表估计一下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温度。

  (3)1,4,7,10,(),16,…

  (4)2,0,-2,-4,-6,(),…

  它们共同的规律是?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我们把有这一特点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二、新课探究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1)定义中的关健词有哪些?

  (2)公差d是哪两个数的差?

  2、等差数列定义的数学表达式:

  试一试:它们是等差数列吗?

  (1)1,3,5,7,9,2,4,6,8,10…

  (2)5,5,5,5,5,5,…

  (3)-1,-3,-5,-7,-9,…

  (4)数列{an},若an+1-an=3

  3、等差中顶定义

  在如下的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什么数后这三个数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1)、2,(),4(2)、-12,(),0(3)a,(),b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探究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一)

  如果等差数列首项是,公差是,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如何表示?呢?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所以:

  由此得,因此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三、应用与探索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等差数列-5,-9,-13,…,的第几项是–401?

  (2)、分析: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并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成立,实质上是要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例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0,=31,求首项与公差d.

  解:由,得。

  在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过程中,对an,a1,n,d这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余下的一个量,这是一种方程的思想。

  巩固练习

  1.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a-6,-3a-5,-10a-1,则a=()。

  A.1B.-1C.-2D.2

  2.一张梯子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公差d。

  四、小结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公差;

  2.等差数列的计算问题,通常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利用通项公式an=a1+(n-1)d,求余下的一个量;

  3.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只需看是否为常数即可;

  4.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去发现数学系规律或解决数学问题。

  五、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40页习题2.2第1,3,5题

高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86~87页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孙悟空请客"的情境引出新课34-8,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组织学生动手摆小棒试算,小组讨论交流摆、试算的过程及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徒改造花果山",培养学生自学用竖式计算的能力;"唐僧、八戒、沙僧植树,绿化花果山",巩固知识。

  学生分析: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2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退位减法的算理。本班多数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容易接受的。

  设计理念:激趣引入新课,以"孙悟空请客",为情境引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以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摆小棒,自学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知识目标: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的道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的道理。

  教学方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片、学具:小棒、卡片

  板书设计(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情境引入"孙悟空请客""34-8"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西游记后转的故事: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时间久了,想请师傅和师弟聚聚。于是打电话让师傅和师弟星期天来花果山。星期天唐僧、八戒、沙僧到了。花果山一片荒凉,水帘洞也只有断断续续的几滴水。一打听,孙悟空为挣钱,开了铁矿,破坏了环境,毁坏不少山林。

  孙悟空去果园里摘桃子,他只摘了34个桃子,猪八戒吃了8个

  唐僧给沙僧提出一个问题:34个桃子,八戒吃了8个,还剩几个桃子?

  师:你能帮沙僧算算吗?怎样列算式

  生:34-8

  师:同学们真聪明!同时教师板书34-8

  2 、学生通过摆小棒试算出结果(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摆小棒的。可能有以下两种算法㈠从34里拿出14,14减8得6,20加6得26。㈡从34里拿出10,10减8得2,24加2得26。教师板书(略)

  3 、竖式计算

  让学生自学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及发现的问题,教师随学生汇报的自学结果。板书略。

  重点理解十位数字上的重点符号表示退位。引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再减的计算方法。

  二、尝试练习

  投影出示87页"试一试"61-942-794-6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讨论交流。

  三、八戒赠树知识应用

  孙悟空觉得很没面子,就再次去果园,唐僧、八戒、沙僧随后。到了果园一看,桃树38棵,干枯了9棵,苹果树43棵,干枯了6棵,杏树80棵,干枯了7棵。同学们算算,桃树还剩几棵?苹果树还剩几棵?杏树还活几棵?

  1、38-943-680-7

  指3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本上做,做完后集体订正。

  八戒直摇头:"可惜,可惜。我虽然好吃懒做,但我把取经途中的遇到的好的果树移植到我家,经过这几年培育,都成了优良品种,如不嫌弃,我送你几棵,改良一下你这里的品种。也防止沙土流失,还花果山本来面目,顺便也尝尝我的水果" 。

  2、还需植多少棵树?

  师:八戒打个电话,汽车拉着优良品种果树和水果,来到花果山。于是,唐僧、八戒、沙僧、孙悟空带领猴子们开始植树。咱们帮帮孙悟空植树,好不好?打开书看87页第二题的图,请你仔细观察图意并列式计算,重点说算法。一共55棵,已经植了8棵,还要植几棵?

  3、品尝水果

  出示卡片,学生抢答。87页3题。

  四、小游戏拓展延伸

  植完树,休息一会儿,我们做个游戏。我这里有5张卡片,在黑板上贴出"2、5、7、-、=",你们桌子上也有这样的卡片,我们用这些卡片来做一个数学游戏,你能列出几个式子。

  游戏规则:1、用这些卡片摆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同桌一组,一人摆一人算。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25-772-552-7

  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五、自主小天地

  师:唐僧、八戒、沙僧告别花果山。通过"孙悟空请客",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自己编题,写在"自主小天地"中。

高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 数学 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学习 数学 的兴趣和“用 数学 ”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 学习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 数学 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 数学 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 数学 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

  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 数学 模型;

  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 数学 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 数学 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

  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

  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

  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高二数学教案1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负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

  (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a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angle)。

  3、学习小结: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线上的角的集合。

  课后习题

  作业:

  1、习题1.1A组第1,2,3题。

  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高二数学教案12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留给学生预习方案:a.预习初中数学中有关集合的章节;b.预习本节内容,试着找出与以往的联系;c.搜集生活中的集合的使用实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集合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x-7<3的解得集合,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等。现在呢,我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通过对初中知识的预习和对本节课的预习我相信你们能够很大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本节知识的主要问题,对不对?(同学们会高兴地说:对!)

  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互相竞赛答题,互相评论优点与不足,好不好?(同学们在被调动起情绪的时候应该说:好!)

  教与学的过程:

  预设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组二组三组活动同学们,通过看课本2页的(1)至(8)个例子,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提出一个模糊一点的问题,留给三组学生更宽的思考空间。启发思考,激发兴趣。教师点拨,及时纠正偏差的回答方向。(理想答案:我们学过很多集合的知识了。我们会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

  学生三个组分组轮流回答。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为集合的定义及含义的给出作出铺垫,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给出准确的定义: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集)。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你们能说出元素与集合是什么关系吗?怎么表示呀?用什么额符号表示啊?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记忆更深刻。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准确答案。(理想答案:集合是整体,元素是个体,集合有元素组成。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集合A,记做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做A)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

  可以互相挑出对方回答问题的错误来比赛。我们描述集合常用哪些方法呢?怎么表示?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两种常见表示方法。教师引导指正。(理想答案: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线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学们上黑板边回答边演练。谁能试着说说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啊?拓展知识,让学生对元素的特征有极爱哦理性的认识,并开发其探究思维。教师点拨。(理想答案:元素一旦给出是确定的,确定性,没有相同的,互异性,是没有顺序的,无序性。

  即(1)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学生探究讨论,回答。什么叫两个集合相等呢?深刻理解集合。教师给出答案。(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学生探讨回答。

高二数学教案13

  教学 目标:

  (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

  (2)能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心和半径.

  (3)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求出圆的一般方程.

  (4)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掌握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

  教学 重点:

  (1)用配方法,把圆的一般方程转化成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

  (2)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教学 难点:

  圆的一般方程特点的研究.

  教学 用具:

  计算机.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 过程

  【引入】

  前边已经学过了圆的标准方程

  把它展开得

  任何圆的方程都可以通过展开化成形如

  ①

  的方程

  【问题1】

  形如①的方程的曲线是否都是圆?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如果①表示圆,那么它一定是某个圆的标准方程展开整理得到的.我们把它再写成原来的形式不就可以看出来了吗?运用配方法,得

  ②

  显然②是不是圆方程与 是什么样的数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当 时,②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2)当 时,②表示一个点 ;

  (3)当 时,②不表示任何曲线.

  总结:任意形如①的方程可能表示一个圆,也可能表示一个点,还有可能什么也不表示.

  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当 时,①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此时①称作圆的一般方程.

  即称形如 的方程为圆的`一般方程.

  【问题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与圆的标准方程的异同.

  (1) 和 的系数相同,都不为0.

  (2)没有形如 的二次项.

  圆的一般方程与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

  ③

  相比较,上述(1)、(2)两个条件仅是③表示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

  圆的一般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各有千秋:

  (1)圆的标准方程带有明显的几何的影子,圆心和半径一目了然.

  (2)圆的一般方程表现出明显的代数的形式与结构,更适合方程理论的运用.

  【实例分析】

  例1:下列方程各表示什么图形.

  (1) ;

  (2) ;

  (3) .

  学生演算并回答

  (1)表示点(0,0);

  (2)配方得 ,表示以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3)配方得 ,当 、 同时为0时,表示原点(0,0);当 、 不同时为0时,表示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例2:求过三点 , , 的圆的方程,并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分析:由于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那么本题既可以用标准方程求解,也可以用一般方程求解.

  解:设圆的方程为

  因为 、 、 三点在圆上,则有

  解得: , ,

  所求圆的方程为

  可化为

  圆心为 ,半径为5.

  请同学们再用标准方程求解,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求圆的方程多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为:由题意设方程(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根据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系数,写出方程.

  (2)如何选用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地,易求圆心和半径时,选用标准方程;如果给出圆上已知点,可选用一般方程.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 经过点 作圆 的割线,交圆 于 、 两点,求线段 的中点 的轨迹.

  解:圆 的方程可化为 ,其圆心为 ,半径为2.设 是轨迹上任意一点.

  ∵

  ∴

  即

  化简得

  点 在曲线上,并且曲线为圆 内部的一段圆弧.

  【练习巩固】

  (1)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以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求 、 、 的值.(结果为4,-6,-3)

  (2)求经过三点 、 、 的圆的方程.

  分析:用圆的一般方程,代入点的坐标,解方程组得圆的方程为 .

  (3)课本第79页练习1,2.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

  (2)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

  (3)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作业】课本第82页5,6,7,8.

  【 板书 设计】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例1:

  例2:

  例3:

  练习:

  小结:

  作业:

高二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文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课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文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课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件进行判断来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课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课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

高二数学教案1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教学过程

  【知识点精讲】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

  (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例题选讲】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

  (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高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教案12-04

高二数学教案01-26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10-12

高二数学教案(合集)03-26

高二优秀数学教案11-14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12-01

高二数学教案精品01-24

高二数学教案范文01-06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12-16

中职高二数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