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香港证监改革功亏一篑

时间:2006-11-22栏目:证券论文

称,报告的发展方向会损害香港整体利益。因为香港金融市场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吸引到很多大陆企业到港上市。李业广说,由1993年发展H股及红筹市场至今,港交所为中国企业集资的金额约达7000亿港元。H股及红筹股占港股市值及成交额达三成。李业广还表示,如执行专家小组报告将上市审批权归于证监会,中国企业未来上市可能遇上障碍。
  值得关注的是,此间几家中资背景的报纸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让人产生、联想的空间。4月3日,英文《中国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对专家小组建议,宜三思而后行》的社论文章,要求港府对有关建议”三思而后行”。文章指出,若港府根据专家小组的建议,把港交所的上市审批职能移交证监会,港府在证券市场动作的参与只会愈来愈多,有违“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云云。
  正当业界对此有所猜测之时,四天后,《中国日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尽快达成双方均接受的安排》的评论文章,写道:“港交所与港府近日就上市审批权的角力,为市场添了不明朗因素,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会造成破坏。”似是转变了先前的立场。文章还指出,只要港府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港交所存在利益冲突,或是有充分的理由解释移交上市审批权给证监会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市场素质,一切自然能够平息。
  4月8日的香港《文汇报》则就此专访了国内学者刘纪鹏。刘称香港资本市场三层监管架构运行多年颇有成效,没有经过充分酝酿协商就推翻这一架构过于仓促。刘纪鹏还表示,如果简单地将港交所的上市审批职能剥离,由新成立的证监会上市局来负责,很可能是“换汤不换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无论如何,将香港市场与“内地企业利益”挂钩,甚至像媒体那样附会成中央意旨都是过甚其辞的。这不仅完全不符合“一国两制”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两地沟通机制不畅,噪音过重的现状。
  随后的批评更是渐次升级,从所谓的“内地企业利益”转变为“华洋之争”。《文汇报》继而刊登了香港立法会议员朱幼麟的署名评论《本港证券市场重大改变宜谨慎》,称“在过去的多次金融风暴中,都是某些外资大行最早‘唱衰’香港。所以在这艰难时候香港需要中小企业支撑……专家小组的报告只认为‘大’即好,将外国制度生搬硬套到香港是行不通的”。同时,李业广在传媒上频频曝光,称“专家小组的报告是在‘唱衰’香港”。
  正在香港肆虐的SARS也成为了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目前香港社会及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对抗SARS之际诸事不宜——无论如何,港府在最后关头发生了逆转,证监改革被最终推迟。
    长时段的博弈
  港府的推迟决定,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只是一个折衷方案。虽然维持了港交所和证监会的暂时稳定局面,但双方的矛盾和权力之争还将继续下去。
  然而据熟悉香港证监会的市场有关人士向《财经》透露,证监会的态度是不要把此事看做是交易所和证监会的权力之争,而更应当关注如何提升市场素质的问题——这应该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因为交易所的利益冲突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交易所现有的执法力度不够,同时处理上市审批本身应当作为一个职业化问题来处理。
  “这不是你赢我输的问题,如果把市场的素质提升了,大家都得益,”该人士称,在现有架构下,港交所没有法定的执法效能,因而不具有威慑力。这容易导致审批上市时的信息失真。
  专家小组成员钱果丰亦对政府的态度表示理解。目前港府正在集中精力对付SARS,希望稳定,不希望被分心或增添更多的麻烦。“但我个人很坚持专家小组的建议,”钱果丰说,他相信这个建议不会伤害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大量对股东不负责任的公司到香港上市,只会对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形象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各方都将内地企业的赴港上市看做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港交所着重强调内地企业对香港市场的积极价值,提醒监管改革需照顾此间利益;专家小组则更担忧对于主营业务不在本港的企业如何监管。事实上从2001年以来,杰威国际、欧亚农业和今年年初的“卧龙”事件(参见2003年1月20日号《香港证券市场完美风暴》)已然敲响了警钟。在某种意义上,专家小组报告正是针对这一重大变迁提出的针对性建议。
  证券监管的改革总会牵动根深蒂固的市场利益。近年来香港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已然习惯成自然,2000年TOM.COM上市时更曾获得港交所的多重豁免,监管的加强不可避免地改变市场思维。香港证券监管改革的戏剧性变化正反映了这种博弈的复杂性,如何平衡发展和监管的关系,对于香港来说同样需要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