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时间:2022-12-04 06:44: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摘要: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然后通过模仿创作、板块重组等手段强化依法创作,以读知写,以读带写;在写作教学中,尝试教材自编,丰富写作素材,然后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指导学生从规范的创作中理解阅读的章法,写后求证,写后互读,以写悟读。这样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使本来千篇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使本来只是乏味的创作更具有情趣和价值感。因而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探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路。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      读写互助        内化和提高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会发现这一现象,作文水平很好的同学,记叙文阅读能力也相对好;记叙文阅读能力好的同学,作文水平也一定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其一,任何文章,都脱离不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所以要想文章写得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水平,否则,便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
  
  其二,任何语言,也只有在组成文章(诗篇)时,才能更加彰显它的不同于生活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要想语言运用的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炼字为文的水平,否则,语言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因此,能够理解语言的内在精神的人一定会运用语言,会运用语言的人也一定深悟写作的宗旨。而理解书面语言就是阅读,书面运用语言就是写作。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记叙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互助,才能是语文教学这架天平保持平衡。
  
  可是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现状例析
  
  各种各样的教材编写绝大部分都以阅读为主旋律,各级各类的优质课展示课绝大部分是阅读课,学生上语文课以学习理解文章为主,以练习写作为辅,家长多给孩子的作业任务也还是多读书。作文在哪里呢?每个单元后面?周末的休息时间?还是……
  
  按理说,花了这么多的阅读时间,记叙文阅读能力应该很好才对,可是如果你去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差很差,作文更不用说了,更差更差……
  
  1、教时比重,严重失衡
  
  文本教材,限定了“读文”“写文”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教师们对待“阅读”和“写作”,通常不是平均用力,而以“阅读”的时间居多,作文约占总课时量的1/6,可是在当前的考试试卷中作文的分值约占到1/3,这两者形成反差。这么重要的作文,为什么没有重视呢?
  
  2、教学流程,厚此薄彼
  
  从课堂的流程看,我们认为阅读的环节包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明晰结构,扫清字词障碍。精读课文,认真揣摩:确定重点段落,反复阅读,品味语句。再读课文,阅读延伸:在把握文章特点、风格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扩展阅读。
  
  而作文教学呢的流程大致是命题,创作,讲评 .在这三个环节中,命题有时候过于随意,一般情况下都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教师信手拈来,这个文题学生从何入手、需要注意哪些、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考虑,更可笑的是,因命题的过于随意,一些已经写过多次的题目毫无变化的反复出现,因此学生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便可想而知了。
  
  3.学生态度,同样被动
  
  现在的学生课外书的阅读量一般都很大。除了每册语文书后的三本必读书目外,每学期省市的读书活动以及学校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都使他们的阅读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是质量又如何呢?铺天盖地而来的阅读书籍,急剧增加的必读书目使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厌倦感。看到一本好书,他们不是如饥似渴,而是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被动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书虽然读多了,可是理解能力似乎并未得到提高,解题思路也呈现散乱状态。
  
  作文情况呢,多说教,少情感;多呻吟,少内容;多铺垫,少过渡;多赘言,少精彩……除了这些文病之外,还有更加致命的:多牢骚,少兴趣。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简单的“送老奶奶过马路”的无话可写生搬硬造的可悲局面;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记事、写景、抒情水火永不同炉的简单形式;谁不想使学生挣脱写过算数、写过和没写过区别不大的艰难处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有的愿望都无一例外的停留在了梦想阶段。
  
  为改变这种艰难的局面,老师们曾做过很多努力:作文擂台赛,自己修改或者小组修改,提供范文指导学生模仿……可是,总感觉收效甚微。这篇文章会写了,下一篇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怎样才能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至锦上添花?为此,笔者进行了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寻找可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尴尬状态的契机
  
  二、理论依据
  
  1.内化理论和知识巩固
  
  维果茨基认为,内化就是指对一个外部操作的内部重建过程。基本的概念就是我们先观察我们周围环境中以特定方式进行的动作,然后我们就将这些动作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可能是通过观察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我们来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或者是通过看别人是如何说话,如何骑车和如何读书而学习说话、骑车和阅读的。
  
  知识需要内化,即内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才能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此,要想教会学生某种解读文章和创作文章的技巧,我们必须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实例解析让学生通过模仿而使知识内化。
  
  维果茨基还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一个简单动作的模仿而发生内化。内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些活动虽然已经内化,但它与其他内在的活动建立联系仍需要相当的时间。
  
  据此,教给学生的知识最好应该是连续的,但不要是简单的重复。通过一系列具有相似点或共同点的知识的连续呈现,促进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2.最进发展区理论和提升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知发展的潜力受限于 “最近发展区”(ZPD)。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同伴之间的交互、脚手架和建模以及成人的帮助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知识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兴趣激发促进学生阅读彼此的文章,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的范文导航和对比阅读则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可以快速促使学生优化自己的创作技巧,强化自己的有目的有筛选的阅读。
  
  三、策略研究
  
  对于记叙文的理解,不外是理解内容和形式两个大方面,而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形式去接触、感知、理解、鉴赏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他认为从‘缀文’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先构思、立意、布局。然后才遣词造句,但从“观文”的角度看,倒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去理解篇章结构和作者立意的所在。 由此可知,阅读和写作是文章的一体两面。
  
  (一)以读促写
  
  学生对已掌握语言、知识的重组性训练,是阅读教学中强调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
  
  1.以读知写,读懂如何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以读知写。如教学《心声》一文时,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手法?是按什么顺序写下来的?重点是哪一部分内容,它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对比和映衬,选材和组材等。
  
  2.以读带写,明确怎样写
  
  当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掌握了教材语言、知识时,可以在不破坏阅读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文内容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对课文的句、段、篇进行重组性的语言训练,即“以读带写”,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抓课文的简约处,让学生进行想象扩展;抓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补白;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让学生展开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等等。
  
  3.切入精当,模仿段落创作
  
  现今语文教学基本上使用文选式教材,即教材所选文章基本是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运用还是写作技巧上或者是主题表达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最好能够突出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模仿的环节,进行精讲细析。在学生对这一手法了如指掌之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写作训练。一段也好,几行也罢,只要学生去模仿,去积累,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提高,而且,当这种手法一经反复训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学生就会主动使用这种手法。
  
  4.板块重组,强化依法创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都是按部就班的上新课,写作文。但是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当我们面对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阅读写作能力都很薄弱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他们无力每天都去面多崭新的知识,必要的时候重复,反复,可以巩固他们对这类文章的理解能力,当然,据此进行的创作,自然也会巩固他们对这类创作技巧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选择托物言志会更利于学生阅读、写作。为使他们更好掌握这一知识,可以将《白蝴蝶之恋》《暗香》等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一并印发给学生。这样,学生的阅读会有章可循,创作也会有法可依
  
  (二)以写助读
  
  1. 范文导航,拓宽思维宽度
  
  规范学生创作,读后创作,写后求证,即在反问导航后创作,然后从自己的文章中总结经验,再从课外的美文中寻求验证。
  
  任何优秀文章,都有法可依,学生的文章也是如此。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的好文章,但是,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范读评讲之外,很少或基本想不到也为学生的文章找找同类的阅读材料。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尝试。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后,引出象征手法,然后通过一系列辅助材料的阅读巩固后进行以“坚强”为话题以象征为主要手法的创作,最后,选出学生的佳作,与阅读材料《石缝间的生命》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为文之技,也拓宽了阅读面,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
  
  2.作文修改,激活阅读意识
  
  作文一定要修改点评。有句话这样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点评竞赛是作文学习活动最富有生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只有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比对批判,才能进行更好的修改,而这种修改,自然也会使他们意识到阅读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而最后的展示总结反思是提升写作水平和创作自信心的必要途径。经历这一环节,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3.链式创作,总结阅读技巧
  
  作文前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素材或主题进行观赏调查实践等可操作的活动,然后进行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多次创作。每一次创作在运用这一素材时,都必须关注它在不同背景下的异同,比较联想,同中求异,通过挖掘异所蕴涵的独特精神,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感受,从而形成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以几篇独立的文章为环节的写作链条,最后通过总结鉴赏展评等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这样的创作会促使学生通过比对,总结为文技巧,从而得出阅读此类文章的相应的阅读技巧。
  
  4.佳作展评,拓展阅读空间
  
  经常发现有很多文章通过指导,写的很有特色。此时,千万不要忘记展评。鼓励同学将文章写在稿纸上,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可以打印,也可以作适当装饰。文章写好后,统一贴在教室墙壁上,请同学评判优秀作文。评判方法:在自己认为是优秀的作文上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大名,每人最多可以评15篇优秀。评价采用课堂自由评价。 认为优秀的段落或整篇文章可以借来抄,认为是病文的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无论是否中肯,都希望被评判的同学开心的接纳。
  
  看似作文教学,但他与阅读教学仅仅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是完全的最贴近学生的,最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对创作技巧的强化式阅读,它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很多必须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他人文章的品评阅读也会使学生提高炼字为文的水平。
  
  四、实践意义
  
  1.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使本来千篇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2.使教学拥有更多的“活”的空间
  
  使教学过程不局限于教材,不受制于“华山一条路”, 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活”提供了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不陷于信马由缰的松散状态,也不拘泥于已有的“绝对化”的“单一”的设计思路。这样教学便有了更多的“活”的空间,
  
  3.使教育真正成为充满智慧挑战的事业
  
  教师必须在课前娴熟教学内容前提下,创设“弹性化教学方案”,才能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与要求。
  
  4.为阅读和写作双赢提供了可能。
  
  读中有写,写中带读;读书有道,创作有法。读写互助,相映成趣。这样,阅读不再铺天盖地,难抓要领,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使作文教学走出低谷,使阅读教学锦上添花,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便有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
  
  陈琦  张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
  
  5、《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李振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相关文章: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08-07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08-01

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08-14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08-17

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08-17

创建开放、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08-13

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08-22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08-01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