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

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

时间:2023-02-20 10:48:1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

  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
  
  ——奠定习作的物质基础
  
  安恬小学邵玉娟
  
  内容提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这三句话涵盖了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小学阶段侧重要解决的应该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习作内容”这一块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作文指导就不妨从“言之有物”开始,帮助学生奠定习作的“物质基础”.有话可写,学生才会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习作内容可以从阅读中提取,可以从生活中提炼。
  
  关键词:阅读中提取  以读促写     生活中提炼  以生为本
  
  有这样一个现象:期末统一阅卷的时候,批改作文的老师往往以长短论英雄,或以有无具体的事例为首要标准。所以有部分学生的考试作文,虽然文采很不错,但因为不够长,或因为没有具体的事例而被一笔封杀,与高分失之交臂。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些老师也很无奈地带上了功利色彩:要求学生把作文写长,哪怕拖沓冗长;一定要写具体事例,哪怕是生编乱造。
  
  常常困惑: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这样定位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解读这个总目标,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再看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关于习作内容的安排,除了想象作文外,大多要求写生活。因此,我们不妨将作文这样定位:作文就是为生活服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真实地记录生活,就是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与他人交流,就是让学生长大后能用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真情。
  
  细读阶段目标,第二、三学段侧重要解决的应该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习作内容”这一块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作文指导就不妨从“言之有物”开始——帮助学生奠定作文的“物质基础”.
  
  言之有物的“物”,物质基础的“物”,从何而来?
  
  一、以读促写,阅读中提取
  
  说到习作教学,不妨把“习作”一词换成“表达”.表达的范围比习作更宽泛。它包括眼神、表情、肢体的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完整的作文。而一次习作就是由一个个词语、一句句话、一个个片段建构成的。所以,习作教学不能与词句段割裂开来。习作能力的培养就要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开始。高段语文教师还是可以在写词、写句、写段上下功夫。当然,这种词句段的练习不是独立的,它和阅读教学相依相存,它有个名字叫“读写结合”.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却历久弥新,在任何时候,它都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词句练习
  
  词句是阅读和表达最基础的材料,写词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抄写,而是读写结合的一部分,它可以贯穿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
  
  依照文本的词语结构仿写,写写叠词,写写带有数字的成语等。
  
  围绕某个主题对词句进行归类积累,比如围绕“秋天”这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纬度进行积累和练写:第一,有关“秋”的成语,像秋高气爽、春华秋实、月朗风清等等;第二,关于“秋”的诗词,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等;第三,关于“秋”的优美语句;第四,在积累的基础上写写你眼中的秋。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文本进行叩问质疑;对重点词句写写感悟批注;读课题猜想,看到《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题,你想象到什么画面;读词语想象,读到“鸟语花香”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等。
  
  2、写片段(随文小练笔)
  
  文本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据,更是语言表达的直接资源。表达,既可以取其法,也可以取其材。学生最经常有效的写的训练,应该是渗透于阅读教学中的随文小练笔。训练的纬度很广,可以是表达性的,可以是迁移式的,可以是转述性的,可以是想象性的。
  
  比如让学生用某个词语造句,字数在100字以上,其实就是一种小片段的练习。再比如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就文本细节进行仿写或引发开去写。再比如:观察文中插图描绘一番;精彩篇章仿写片段;续编故事大胆想象;变换人称改写改写等等等等。每一次片段练习都要限时。时间一到,就抽一两名写得好的孩子读一读。如果有实在写不出来的学生,就让他照着誊抄一遍。就算再不会写的孩子,一学期下来,也自然会写了。
  
  这样的小练笔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举个仿写的实例:
  
  仿写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有修辞方法的模仿,有句式段落结构的借鉴,有观察角度、语言风格的模仿。
  
  六年级上册李汉荣先生的美文《山中访友》。名为访友,实为写景,但与以前教材中呈现的写景文章完全不一样。作者用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编织出一个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童话般的世界。课文第5自然段更是想象力的极致展现。在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品读,感悟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之美,亲切之感之后,作移情体验,对此经典段落进行仿写。看看孩子们写的:“你好,美丽的蝴蝶!你跳着优雅的芭蕾,是邀我为你伴奏吗?你好,威武的甲虫,穿着这么时尚,是要去参加什么舞会吗?你好,娇小的山雀,你又细又亮的鸣叫,是在告诉伙伴什么好消息吧?”“我走进菜园,热情地跟菜园里的朋友打招呼:青菜大哥,你今天焕然一新,这般盛装,只为迎接我的到来吗?茄子姐姐,你苗条的身段多么引人注意呀,许多虫子都驻足痴望了。黄瓜小妹,你身穿绿色长袍,头戴一顶黄帽,要去参加服装晚会吧?”在学生悉心感悟后,所写的文字不也和《山中访友》一样情趣盎然,充满真情实感吗?
  
  3、写全篇
  
  写全篇的主要形式有阅读延伸的续写,如学完《小木偶奇遇记》,当小木偶有了丰富的表情后,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改变文体的改写,如学了古诗《秋思》,将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模仿迁移式的,学了《山中访友》,模仿课文写法,写写你最爱去的一处地方。学了《落花生》,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写一种身边的事物。读写结合的全篇习作,要依赖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内化吸收和表达实践,慢慢从刻意的模仿逐步走向自由的创造。
  
  由词句到片段再到全篇,循序渐进,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不但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而且这是在充分理解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也很乐意接受。降低了表达的难度,也增强了表达的兴趣和信心。当然,读写结合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必须立足不同的文章体裁,找准读写结合的链接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习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作好铺垫。若把读写结合的功能限定为提高表达能力,急功近利地追求写的“成功”,有可能加重学生的写作负担,让学生对读也产生厌倦。所以,度的把握又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了。
  
  二、以生为本,生活中提炼
  
  作文和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老师该做什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开展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更要让学生掌握变无意为有心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这才是“溪水”“永流不歇”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这些积累,作文时才不会临渴掘井。
  
  ①利用电视节目引导习作
  
  现在的学生是电视伴着成长的一代,他们都偏爱图像世界。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电视机前了。在鲜明的音像面前,学生的想象空间也被限制了。既然我们不可能替代家长的角色去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那么何不把电视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呢。曾经风靡一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一步动画。那就让他们来说说《喜羊羊与灰太狼》,可以说其中的一集剧情,或者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然后写下来。在此基础上,请孩子们当一回剧作家,编写一集故事。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充满了儿童情趣,让人读后忍俊不禁。
  
  中央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我很喜欢收看。像《荒原传奇》、《爱的寓言》、《与狼共舞》等,优美生动的画面,惊心动魄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吸引的不止是我,相信也会吸引你,吸引他,吸引孩子们。五年级教材中有一组以动物为主题的课文,展现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情。而《动物世界》呈现给观众的也正是一个个动物的传奇故事。于是我要求学生认真收看,观看时,作速记,看完后对内容进行整理、取舍,然后完成一篇相关的习作。
  
  这样的习作训练,操作起来效果蛮好的。其实,电视节目中的台词或画外音三言两语,很简洁,而且一个个画面,一段段情节之间也是有跳跃的,要写成一篇完整而连贯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为是投学生所好,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的,所以学生很乐意写这样的作文。不经意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②有意识地开展活动,激活情感体验
  
  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练习,也是学生做人的成长足迹的记录。重视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习作训练的需要,也是学生积累生活,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积累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果把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和成长过程看成是植物的“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那么生活的积累便是“植物”生长赖以生存的土壤。上学期,我曾经在班级里开展过一次“护蛋行动”,为期三天的行动,学生不仅获得了生动鲜活的习作素材,而且在活动与习作的过程中,体会了为人父母养育儿女的种种辛劳。孝敬长辈的观念也自然会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种美德。我们说,作文不能游离于人的本体而存在,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教,发展生命高品质才是习作的最终目标。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物”还存在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中。若从课程资源观的角度看,一句话,我们要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家里家外,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训练渠道。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不是几堂作文课的事,也不是写几篇作文的事。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所以要真正锻造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建立一个课堂作文、阅读作文、课内句段训练、课外练笔紧密结合的作文教学体系。不管是课堂作文,还是课外练笔,言之有物是首要的。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和阅读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尝试08-16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08-08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08-05

“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08-13

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08-03

高二教案( 4.2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08-17

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教案设计之我见08-05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08-17

体育教案-背越式跳高(二)——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