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时间:2022-08-05 15:31:49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数学课堂活动应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地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一、循序渐进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活动要做到让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增长智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而教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到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同时也感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这种逐步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并能初步掌握学习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让使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从而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了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如教学课例: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例1时,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例1的内容要求,看完了课件,有一个学生认为:“这道题很简单,100÷5=20(棵),一共准备20棵树苗就可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纷纷赞同这个同学的观点,却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但应该怎样验证它的正确与否呢?”学生的异议引发了学生认真思考,并自主地进入探究之中,教师则举出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呢?”
  
  同时点拨学生可否采用画线段或者是运用示意图的方式进行探讨,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积极地画一画、议一议,通过动手和交流后,发现如果直接用除法10÷5=2算出的结果和通过画直观图看出的3棵树有冲突,此时,学生就会产生了新的疑惑了,教师则利用课件呈现 |    |    |这条线段图让学生观察,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得出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树比平均分的份数即间隔数多1,正好与间隔点的个数相同。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出来的规律解决例1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强调实际操作和自己探索,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要引领学生参与、经历充满数学意义的活动,加深学习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获得较为深刻的体验。只有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设计、展开各种操作实践和自主探索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地经历、思考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数学体验。如“四边形”教学课例:新课伊始,教师出示课题并提出:“大家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巡视点拨并参与活动,学生一边围四边形一边交流讨论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在操作与讨论中得出四边形的特征是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接着教师让学生在课本例1的主题图中找出四边形并涂上相同的颜色。紧接着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硬纸片、剪刀,要求学生动手剪一剪,要求每个小组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学生在合作操作中兴致盎然地动手操作,剪好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到台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师生一起评价。教师创设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地观察、操作、有条理地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并且在自主探究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为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生成。
  
  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看出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有目的地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创设各种丰富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素材,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促使数学学习能力的增长与提高,在自主参与探究活动中能够运用各种已学的数学知识,采取各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教学“时、分、秒”后:教师应及时结合教学内容及课后习题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内容,给学生讲一讲鲁迅先生等名人怎样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的故事,播放了一些浪费时间导致一事无成事例的课件和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田径运动员在赛跑过程中争分夺秒的纪实片,让学生感受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以及进一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同时,教师让学生先在课堂活动中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活动时间,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查资料,了解小学生充足睡眠的时间数,然后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使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科学。利用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激励学生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有效生成。
  
  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 赖金华

【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相关文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08-24

树立主体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08-17

尝试“情景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05-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13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08-16

以体验教育追求德育实效08-13

体验教育追求德育实效08-13

整合聋教语文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08-18

构建“三动”课堂教学范式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05-23

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