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时间:2007-3-29栏目:数学论文

起来让大家看看。


2、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3、上面大家谈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都是长方体的,当我们明确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4:认识面、棱、顶点: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先结合学具认识几个新的概念:


面:(拿着教具模型,用手掌摸着它的面)大家摸摸手中学具上这平平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作“面”。(指着另外的面)这也是它的面……我们这里所说的“面”都是平面。


棱:(用手指划着模型的棱)这是两个平面相交的边,我们把它称作“棱”。请你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学具上的棱,并说说是哪两个面相交得到的棱。


顶点:(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这三条棱相交的尖尖的部分,也就是一个点,我们把它称作“顶点”。请你把另外的顶点指给同学看。


请你指一指这几个模型(四面体、台体等)的面、棱、顶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面、棱和顶点,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5、提出问题:(拿着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非长方体模型)这是长方体吗?这呢?根据什么说这个是长方体,而这个不是呢?


二、组织探究


1、请大家用课桌上的长方体学具与非长方体学具进行对照,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进行研讨:


大家研讨得挺好,现在来汇报你的研究收获。(你认为有几个特征就说几个特征,老师帮你记录。)谁愿意先汇报?(学生举起学具汇报研究所得,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进行点拨,规范表述语言,特别是数“面”、数“棱”的方法,即“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认识指导要到位。)


三、作出解释


1、整理获取的结论,使之条理化:


⑴你能把长方体的这些特征有条理地整理一下吗?(结合板书,学生可以从数量、形状、大小和长短几方面整理;也可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整理。)


⑵到底长方体的特征有几点?是否都重要呢?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概括的?(通过看书,使学生明晰——长方体的特征就是三点:①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⑶师:这就是长方体的三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识别一个形体是不是长方体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辨析比较,抓住本质:


⑴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学具(指长方体模型与非长方体模型)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为什么它是长方体?而它却不是呢?


⑵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三个特征中最本质的是“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⑶我们前面列举实例中的电视、冰箱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在长方体形状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3、建立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识图:


⑴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了哪几个面?


⑵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图略)。


5、认识长、宽、高


⑴(示长方体框架教具)请你观察一下: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每相对的四条棱为一组,可以分成三组。)


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通常,我们把上下垂直的棱长度叫做高,较长棱的长度叫做长,较短棱的长度叫做宽。


⑷以学具任一顶点为例,指出长、宽、高。


⑸(示一斜放着的教具)请你指出它的长、宽、高。(可以有不同说法)


5、看书质疑


四、运用深化


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量出它的长、宽、高。


五、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而且习得了探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发现-概括-应用”学习方法。


3、鼓励与评价。


4、你能用今天的学习方法研究其它立体图形的特征吗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