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7 22:38:10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抚州实验小学教师  李文峰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民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电教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是解剖抽象复杂性数学知识的有利手段。它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学生亲耳听听、亲眼所睹、亲身所感。因此,数学课要充分与多媒体相结合,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演变成有声有色的娱乐活动,这样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 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它能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中,我开始教学时首先利用课件演示一个故事:“蜜蜂和蝴蝶比较东西的多少?”把着两种动物的争吵过程演示出来,顿时学生就融于情境中,都显得很着急,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理解到如何去进行比较两数的关系。中、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和有意记忆的能力有所增强,不再满足于仅提供形象直观的动态材料,要增加诱导的图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先让学生猜一猜,屏幕上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三个面积相等),问学生哪个面积最大?让学生先讨论,然后用“等积变形”的分析推理方法,在电脑屏幕展现出割、移、被过程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激发学生思考、拓宽思维空间,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搜索中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营造创新的氛围。
二、 运用电教手段,突破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指数学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行程问题”,还有各种不同情况,当堂演示了以下内容:(1)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2)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交叉而过。(3)两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甲先行一段路程;乙才出发,再经过一段时间两人相遇;(4)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5)两人同时从两地反向而行。(6)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由于速度不同,经过时间越长,相距越远。(7)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同一方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者追上了前者。通过这一展示,使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了题目的意义,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运用覆盖抽拉片,先出示33根小棒,很明显看出了不够减7,接着移动下上面的活动片,将1捆小棒覆盖,同时用手牵动一张拉片,将这捆小棒拆开为10根小棒,这样将其与原数中间3根和并为13根,再拉动活动的抽拉片,从13根中去掉7根,剩下2捆6根,即33-7=26,通过使用电教覆盖抽拉片,使用中的小棒变静为动,学生在动态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间形成联想,加深记忆,配有鲜明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通过投影,展现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既调动了积极性,又突破了难点。
三、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课件上实物操作,提出启发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凑十”的加法时,如9+6有的学生不知道把6分成几和几合适,通过课件,先出示9根小棒,再出示6根小棒,教师提问:“9根小棒加上几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把下面6根小棒中的任意一根和上行的9根小棒圈起来就正好是10根,余下的5根就是个位上的数了。通过课件启发学生思考,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这中间想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6朵,红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时,我采取复合片,先出示6朵黄花,9朵红花,再覆盖活动片,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覆盖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使学生清晰可辨红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概括出计算方法: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朵?”就要从9朵红花中去掉与黄花同样的红花朵数,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用减法计算,即9-6=3(朵)。这样通过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一) 课题揭示更具吸引力
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如:在教学一年级活动课“拼出美丽的画”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导入情境:随着火车开动的声音,一辆由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接成的小火车缓缓的开到小朋友的面前。美丽的画面一下子把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学生好奇地观察着这辆会动的火车,在不知不觉中数着三角形的个数,圆形的个数,正方形长方形的个数.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 新课教学更加直观化
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如: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表示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秒,都不易弄清楚,对小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10进1,也会感到不习惯,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针对上述情况,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得很清楚,点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行活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间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实现了课堂与现时的相融,宏观与微观的相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三) 板书设计更具有艺术性 条理性
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优化板书,并不是取代传统板书。在课堂中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板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具艺术性,更具感染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贯穿和系统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使板书更生动、更全面、更具有条理性。
(四) 习形式更具多样化
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练习环节,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加大练习量,变换练习题形式,引入生活片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的反馈信息,以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得已圆满完成。
(五) 课堂结束更精彩
一堂好课不光要有好的开始也应该要有好的结尾时运用电化教育创设情境可以再一次的掀起学生学习的热潮,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巩固十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我用多媒体制作了动画游戏,做对一题,就出现一只可爱的小鸭为你跳舞,并伴有教师的录音“你真棒!”。做错了,则提示“再想一想,需要和教师讨论一下吗?”10题全部做对,10只小鸭就围成一个圆圈跳舞并伴有优美的歌曲。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完成这个游戏,他们都得到了赞扬,都取得了成功,每个人都高兴的不得了。总之,运用电教媒体即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凑热闹,而是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文章: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08-17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08-17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08-17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08-17

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08-16

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08-24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08-24

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08-08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8-15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