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时间:2007-3-29栏目:数学论文

个维六个方面对三年级的实验班与暗设的对比班的学生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调查。
   实验前对比班与实验班在自我把握学习程序和学习人格的现实状态上并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对比班各方面变化不大,实验班的变化虽然也不够很显著,但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一方面说明,这个转变不是在近期内很容易实现的事,我们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进行不懈的尝试,并把这种尝试进行下去;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数学课堂中实施个性化学习,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我们还走访了实验班学生的家长,家长们大都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变得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而且学习的形式还特别多。
    (二)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实验中,教师深深认识到常常由于自身素质的不高而难以支撑理想的实验方案,定期的理论学习、研究活动以及随机的讨论成了教师内在需求,“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的传统观念被“用教师的‘一杯水’去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代替。学习、实践、反思成了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观察、访问成了教师了解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段,指导、引导、辅导成了教师因学生个性化学习状态各异而进行服务的随机性方式。这种变化既是教师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之路科学而正确的延展:尊重而不放任自流,关心而不越位。
    (三)课题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个性化学习的价值意义不既在于它本身是适应未来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为了探索一种以人为本,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策略与思想,也在于它本身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切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市继续教育兼职教师的资便,广泛地向市内各级各类学校阐述我们的观念与展示我们的实践,并不断吸取和整合有益建议,丰富我们的研究内涵;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主动地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向更广泛的区域推进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操作,以求得更为广泛的指导与斧正。目前,已有三篇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或获奖,七篇论文在常州市获奖并交流。

    诚然,我们参与改革与探索的热情固然重要,但我们目前深深感到需要宏观理论与微观实施的指导,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影响学生的良好发展。比如,在评价的实验领域,我们感到实验的理论储备不够,实验场境设置不很理想,实验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实验效果分析不够具体、全面等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虽难以一一解决,但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把这些在实验与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疑惑视为宝贵财富的话,一定能使我们研究工作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走向更高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启泉主编
《小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99年9月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思乐著
《普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奕乾著
《解读中国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钟启泉主编
《学习风格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谭顶良著
《教学论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佐藤正夫著 钟启泉

上一页  [1] [2] [3]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