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

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

时间:2022-08-07 23:14:21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

《新世纪小学教材》对比于老教材无论在其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还是在其内容、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通过自学、试教和对比分析,笔者初步认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实用的叙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实验教材是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进行叙述的。众所周知,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而"问题是数学的生命"。教材通过一幅幅画面将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学生饶有兴趣,有如身临其景的感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员。例如"认识除法",是在大量的"分东西"(分苹果、萝卜、珠子、画片、花朵、糖果、小猫吃鱼、缝扣子等等)活动中充分理解"平均分"、"总数、份数、个数"、"平均分有剩余"等抽象的教学概念。许多活动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容易激活课堂气氛,主动权返还给了学生,于是他们在乐中感染,在趣中观察,在悦中操作,在动中思考。时之长久,数学意识--这一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素质自然得到了培养,"提高公民的数学修养"是为实谈。概言之,教材的这一叙述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非常"实用"。这里的"实用"是指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为实际生活所用;同时也指比较实在,"适用"于教学。

  二、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了生活数学,数学大众的素质教育思想。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实验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充实了丰富的思想、方法、能力内容,尤其是突出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科学思维的有序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广阔性,问题解决的求异性等。如"100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剩下几块?"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得出的是千奇百怪的"分法"。于是,教者就必须是不在理性上重视结果,而着重于过程。不否定他们真实获得的"分法"的优劣,只让他们在充分感知,不断升华"分法"的"我要学习"中提高判断、分析、统计、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进而在认识其难度的基础上适进地引入除法概念。这对于学生概念的理解、数量关系的抽象起到了降低了坡度、有效推进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三、发展的人本目标,促使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实验教材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为核心。问题情景必须得益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自我评价等。这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搞"听话"教育,不能横加"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问题情景"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在激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概括、去合作、去质疑、去评价,形成"问题解决"的佳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之外,置身于真实背景之中,丰富儿童的实际生活体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辅助,只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焕发出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诚然,在成功的实验教材之中也有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知识框架中的编排顺序,儿童认知的坡度推进,双基思维训练题的实用,抽象思维的过度超前等方面,均不利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继承老教材这些方面的优点,注重知识衔接(尤其是复习),儿童认知的特点等等,准确地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认真研究之中去伪存真。

【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相关文章:

数学 - 除法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克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加法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减法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数的初步认识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