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政治论文>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做文章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做文章

时间:2023-02-21 19:10:17 政治论文 我要投稿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做文章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政治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将知识讲清、讲准、讲活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与方面,那就是训练与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政治课教学本身的应有之义,又是适应高考改革要求的需要。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应该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这里所谓的指导思想,就是既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智慧,着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而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进一步掌握更复杂、更高级的知识的条件。能力发展得越好,学习知识的效率就越高,知识掌握得就越扎实。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政治命题,突破性的改革在于着力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评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且突出素质的考查,注重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考核。从试题来看,大部分题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并且材料问答题(引文材料题、统计材料题、现象材料题)成为高考试卷的重点题型;从数量上看,逐渐增加;从涉及面来看,逐步扩大;从难度上看,逐年加深。这一现实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依据大纲,紧扣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就概念讲概念,就原理(观点)讲原理(观点),而应做到既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容,传递新的信息,使教学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具体地讲,就是既要帮助学生,又要把握概念、原理(观点),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归纳、总结和运用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是非判断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客观实际与主观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特别是注意挖掘教材中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中富有思想性、时代感的内容,引导学生予以分析、理解、评价。在高三政治教材的重点课文里,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俯拾皆是,就不举例赘述了。单就非重点课文而言,这方面的内容同样应抓住不放。如第四课“民族与宗教”,关于宗教就有五个实际问题不能放过:一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二是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和反对封建迷信是否相矛盾?三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加强无神论宣传是否相矛盾?四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一些年轻人的宗教信仰问题?五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能否信仰宗教?

就上述五个问题而言,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讲不讲与高考关系不大,因为这是非重点课。自1989年以来,本部分内容考试最多出了6分的题。其实,讲与不讲大不一样,讲好这几个问题与高考关系极大。帮助学生弄清这些问题,不仅符合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三者高度统一的总要求,而且对学生举一反三地解答其他类似问题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看起来在这方面花费了一点时间,但从长远看是值得的。

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是紧密联系、彼此相通的,并且是可以转化的。有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有可能培养起相应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升华为一定的觉悟。在高考命题已实现突破性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应该有根本性的转变。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放到素质教育上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考与政治课教学的关系。我们必须坚信:理想的高考成绩是坚持思想政治课性质、方向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近几年高考政治命题改革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二、政治教师应注重教法的研究与学法的指导
政治课作为升学考试的考核科目之一,要求政治教师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考虑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毋庸讳言,目前仍有不少政治教师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与学法的指导,结果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欢迎。他们在指导学生解答政治试题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喜欢照搬某些资料上的现成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在他们看来,只要学生能多背几道题,就算将知识学到手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其实不然,靠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永远没有能力,学到的死知识越多,越是负担,越不会运用。这类学生上了考场,遇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题目,只能是两眼发呆、才思枯竭,或牛头不对马嘴地胡说一通完结,或三言两语道几句了事,稀里糊涂地答完卷子。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后悔不已。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结果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拙劣的教学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有的教师授给学生的是“鱼”,故只能满足学生的顿餐之饥。而那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师,授给学生的则是“渔”,它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因为,他教给了学生获取更多更大的“鱼”的方法与工具。乌鸦喝水的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们:乌鸦之所以聪明,不在于它喝到了水,而在于它“想出办法来了”——填了石子。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学生好比是乌鸦,知识好比是水,教师的任务不光是端出知识之水让“乌鸦”去喝,而是要培养“乌鸦”想方设法喝到水的本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悟”,对教师来说就是“点化”。因此,教师在授业中切不可忽视教法的研究与学法的指导。“方法”就是教学效率,“方法”就是教学质量。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此都深有感触:教师的文化和专业犹如分母,教学方法犹如分子,教学效果就是这个分数的值。在这一点上,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辩证地对待复习资料。教师要告诉学生:任何一本资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具体到习题上,也是各有千秋。同一题目,为何出现在不同的资料中答案却不尽一致?孰是孰非?这就要作一番分析、鉴别。正确的态度是:立足课本,引进“资料”,吸收“精华”,合理“改造”。具体地讲,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参照有关资料,按照最佳解题思路,重新组织整理答案。我们把这种“加工、改造、制作”的方法,称为“优化组合法”,亦即对有关资料上的答案,依据教材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保留有用的,删除多余的,调整错位的,修正不恰当的,补充缺漏的,力求形成一个符合题型题意、条理清楚、合乎逻辑、说服力强的全新的答案。总之,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教条条、学条条、背条条、考条条”而忽视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拙劣做法。

第二,启发学生加工制作答案,分析说明问题。基于上述认识,在日常的解题训练中,教师不应唱独角戏,将自己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启发、训练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组织、制作答案要点。具体做法是:面对一道分析说明题,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教师则予以点拨、修正、补充,最后将要点完善起来。这样,一道题,大家做,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受益,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理解比教师还透彻全面的情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好补救工作。一般地说,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能初步形成,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能力也会有较大提高,基本上都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审视问题。在作答论述题时,基本上都能做到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这样,学生摸到了学政治的门道,尝到了甜头,就愈加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感慨地说:“用这种方法学政治,道理明,兴致浓,记得牢,思路清,遇到难题不茫然,答起卷来笔生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曹日昌所说:“经过了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做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

第三,交给学生解题的钥匙。政治科试题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技巧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对各类题型的解答予以训练和指导,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政治科命题一般有五种题型: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就不定项选择题而言,它有难度,易失分,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解答不定项选择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它构思巧妙,有迷惑性,但也有确定性。在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找准题眼,首先运用排除法,将表述(观点)不科学的错误题肢排除掉;然后,运用比较法,从题肢与题干的相互关系中找出在不同范围、层次、侧面、角度、条件上反映题干内涵与外延的规定性的正确题肢。在日常训练中,可模仿高考题型,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不定项选择题,供学生练习作答。练,就要练出新花样,做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练,就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解答政治试题的“十要”诀,即:审题要准,扣题要紧,题型要明,角度要正,层次要清,分析要透,要点要全,语句要精,格式要(规)范,书写要优。

三、政治教师应努力加强理论修养,锤炼理论功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政治课的生命与灵魂,也是教好政治课的基本原则与根本方法。现今,我们正处于国际形势转化、国内社会转型、教育模式转轨的过渡时期,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对不断更新的思想政治课教材,面对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青年学生,如果不汲取社会信息的“营养”和新鲜学术的“乳汁”,就很难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担当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充实、更新知识,跟上时代节拍,把握时代脉搏,捕捉时代信息。否则,就难以挖掘出教材中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阐述理论、说明问题,也就不可能培养起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高三政治课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顺应高考政治试题迎着热点上的特点,更需要政治教师经常地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刻关心国内外大事,并养成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以积累资料的好习惯。政治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师应当是政治上的革命家、教学上的行家、知识上的杂家。惟有如此,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进退自如,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既是老生常谈,又是一篇难做而又必须做好的大文章。我们只不过是刚刚破题,但已深深地尝到了它的甜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新的突破,迈出更大的步伐,做好这篇难做的大文章。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做文章】相关文章: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做文章08-17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08-05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08-04

巧编题组培养解题能力08-17

培养学生的能力08-16

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上)08-05

论小学生解题能力08-07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08-17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