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8-07 20:44:11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毛丽萍   乐平市第七小学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科学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将科技融合于各科学习中,成为媒体资源的资源顾问、信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本文就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以及如何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师      信息素养



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科学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需要新的人才观,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选择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构建能力,信息素养是新世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T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所谓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时的基本素质。我国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钟启泉先生认为,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引发我们思考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思考和实施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成为教师亟待发展的一项新内容。

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一般的信息素养相比有其独特性。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信息素养。

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2)信息伦理道德。教师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3)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明白,对于其发展与作用是否了解,应该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即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且开发与传播信息,教师的基本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等。

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网络应用能力,学科之整合能力,计算机应用之技能,软件选用之能力,行政计算机管理之能力等。无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但其中教师必须是媒体资源的资源顾问,是信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与网络素养才能更好地将科技融合于各科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起信息的迅速传递与有效获取利用在当代教育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有效学习。其内容包括:

a、办公自动化,即教师会使用WORD或WPS等办公软件系统进行各种信息处理、加工,会编文档排版面,并能正确进行打印装置。能用WORD系统制作简易课件。能分门别类地管理好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以方便检索和利用。

b、能掌握浏览互联网和下载网上图文资料的一般方法,学会正确下载方法。

c、有自己的电子信箱,并经常使用,会发送和接收邮件及附件。

d、能学会安装和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图文浏览、解压缩软件、防杀毒软件等。

e、熟练运用PPT演示文稿工具、制作课件用于教学,制作简易网页和简易Flash动画。

f、掌握用计算机截取图像和声音的简单操作,用于学习和工作。

g、了解信息安全常识,能做到积极维护信息安全。

教师从教之日,就是重新学习之时。信息社会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十一世纪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努力走在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参考文献:

(1)王祖琴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彭立主编,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祝智庭主编,信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片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