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时间:2022-08-07 20:48:03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江西临川一中  殷国俊
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知识从何而来?惟一的途径是创新。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的根基。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谈点想法。
中外教育专家把富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现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够综合和组织各种信息,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共享知识和学习。
杨振宁教授1995年初曾来国内讲学,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新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另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学生之所以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技能是学生惟一的追求,智能被忽略,创造性被扼杀。
做为中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能更好的贯彻这一思想理念,也就是如何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我从这些年的高中教学中积累了以下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课堂教学氛围要和谐、民主、自由
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宽松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的催化作用。
1、转变观念,放弃教师的权威
在高中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人才,受到了包括学生在内的广泛尊重与钦佩。在这种氛围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权威观念。如果教师把这种意识流露在课堂上,就会促使学生视其为“最懂计算机的权威”。虽然教师的权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效应,但从创造性教学的要求看,这种倾向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师以权威自居’的课堂气氛下,学生既非“心理安全”又非“心理自由”,他们对教师言听计从、百般依顺,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阻而思维惰性和依赖性却受到助长。可见,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首先必须放弃权威观念,最好能把自己的教学角色调整为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实行民主领导与民主管理,不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和要求;最后,教师更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动手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自己提出挑战。
2、无条件尊重学生
“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由于受其知识经验所限,或是以前所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程度不一,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和计算机理论的学习中,有时会出现很多低级错误,甚至于表现的像一无所知这种情况。针对于此,教师应当有耐性,要容忍、接纳,要以支持、鼓励的态度予以对待,必要时还应采取延缓评价之类的特殊措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这种尊重与接纳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动手,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无论多么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研究表明,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激荡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操作实施时该方法提倡五大原则,即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设想方案、自由奔放,思维发散、多多益善,锦上添花、融合改善,延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脑力激荡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人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每个学生的见解还能在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激发问题解决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教学中的自习和讨论活动,还是上机操练都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二)、优化学科知识教学
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是创新教育不以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数量作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相反,传统的单纯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应该接受创造性培养目标的调节与整合,力争实现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的优化配置。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学心理学强调教学除应让学生有效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之外,更应重视教会学生获得和运用策略性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在三类知识中策略性知识的层次最高、最灵活、最有变通性。学生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就会运用它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着意向学生传授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密切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将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命令和软件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多种记忆策略。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成为该学科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采取科学的上机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科渗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动手能力。
1、以模仿促创造
高中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从模仿动手能力向创造性动手能力的逐步过渡。为此,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其一,优化模仿过程的两个成分—一观察与仿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正式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之前,教师应要求他们口头报告所观察到的示范操作程序或步骤,使学生在头脑中实现从命题表征到产生式表征的转化。当学生描述有误时,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纠正,直至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才许可进入实质性仿效操作阶段。其二,滚动发展,适当拔高。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模仿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后,教师就应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较高要求的操作任务,提供一些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完成的练习任务,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2、以应用促创造
创新教育要求下的上机教学提倡让学生在应用中创造,在创造中体验成就感。为此,教师必须注重技能应用和迁移环节的教学,强化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从课内到课外的纵向联系,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
创新教育强调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淡化学科界限,鼓励学生把在某学科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嫁接”或“移植”到其他学科,以解决这些学科的实际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这种“嫁接’和“移植”机会是很多的。比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个极好手段。学生只需要学会教材上介绍的十几个语句,巧妙地加以组合就能编出多样的程序,用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具有跨学科联系性的程序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课这门特殊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