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时间:2022-10-08 12:12:23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道数学题的启示

  张斌成

  笔者最近在和本校六年级班主任研究一道数学题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同,以至列出不同算式,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觉之,要拓展学生的智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下面就一道数学题,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例题:底面半径6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与底面半径9厘米的圆锥形的高相等,把圆锥体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容器内,水深比容器的4/5低1、5厘米,圆柱体容器多少米?

  一、有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积极性(也就是学生的求知欲),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强调学生在参与中启动思维机制,并通过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尽量少集中学生的思维,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设计一些疑难问题(如数学的一题多解题),让学生讨论研究,有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帮助学生理解要领的多重含义

  要弄清数量关系,必须理解有关概念,尤其是哪些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理解要领的多重含义,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如例题中“4/5”这一概念,它既是圆柱形容器体积的4/5,又是圆柱形容器的4/5,理解了4/5的双重含义,就可以从体积和高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进行思维,分析例题,列出不同的算式(如前面教师和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老师是从体积入手思考的,学生是从高的方面入手思考的)。

  三、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

  有很多学生不会分析应用题,尤其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如前面例题,老师的思维是从体积开始的,学生是从高入手的,可见他们思维的切入点不同,所以,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是能否分析好数量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四、引导学生准确实现思维的转换

  学生找准了思维的切入点之后,实现思维的转换至关重要,思维的转换必须有育进行,如例题,若用分析法,应用问题入手,即思维的起点(切入点)是如何求圆柱体容器深多少米。实质上,是求圆柱体容器的高,怎么求高呢?这就要实现思维的第一转换,正确的转换,是把思维转到求圆柱体容器的体积上,如果设圆柱体容器的高为n,则圆柱体容器的体积是:

  3、14×62×n,还是求不出高是多少,这就要实现思维的第二个转换,转到圆锥体上,思考的问题是:圆锥体容器和圆柱体容器都有哪些联系?联系一:圆锥形容器和圆柱体容器的高相等,可求出圆锥体容器体积,即1/3×3、14×92×n。联系二:把圆锥体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内,水深比容器的4/5低1、5厘米,可得出求圆锥体容器体积的算式:

  4/5(3、14×62×h)-3、14×62×1、5或

  3、14×62×(4/5h-1、5),最后得出求本题的算式:

  (1)4/5(3、14×62×h)-3、14×62×1、5=1/3×3、14×92×h

  (2)3、14×62×(4/5h-1、5)=1/3×3、14×92×h

  (3)4/5(3、14×62×h)-3、14×62×1、5=1/3×3、14×92×h

  这样就完成了思维的全过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生动思维,理解概念,找准切入点准确实现思维转换,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不可缺少的步骤。

  拓展阅读

  小学如何培养数学发散思维

  思维是人组织语言,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和联想性都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抓住了发散思维,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而小学数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时间,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对于人的成长是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但是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主要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又正好是思维惰性的有效克星,因此,培养人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其发散思维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也要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们始终都可以带着一种极高的兴致来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会利用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思维活动。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式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还要善于指引学生不断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这时不要心急,学生要先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当知识点学习完之后,在和教师进行沟通,让我们的数学教师来帮助学生引导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也有利于思维活动的开展和挖掘。

  2、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

  发散思维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向,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思维求异性的主要体现,小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时候,由于受到年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能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式。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学生的个体思维定式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新问题的判断。这样时间一长就很有可能让学生对问题判断产生错觉,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学生就可以在实际的训练中形成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打个比方,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这样系统性的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的禁止出现片面、静止看待问题,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升华,从中进一步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进行求异性的思维训练。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顺向思维比较在行,对于逆向思维总是比较困难的。而在数学的应用题数学中,除了要从问题角度入手,引出解题的思路。还要从问题发展的实际条件入手,逐渐的去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数学问题中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3、广阔性发散思维

  为什么将广阔性发散思维单独拿出来说,主要是因为在思维的定式中,广阔性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思维的狭窄性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人们只是其一,不知其二,一旦有变化就会出现混乱。而反复进行解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主要方式方法。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提出的问题,相互之间交流观点,逐渐开拓解题的思路。病再吃基础上来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这样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数学教师不要只是一味的注重计算的结果,要在计算之前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数学练习题。这样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会运用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不断的解题中得到锻炼。然后在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人广阔思维的佳境。

  4、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属于表现想象力思维定式中的一种。也是当前发散思维的主要标志。通过对学生进行广阔思维的训练,会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提升,而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其实广度也好,深度也好都是属于学生发散思维定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都会用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采用转化方法,由此及彼,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总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问题解题方法,而且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相关文章:

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08-13

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08-17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种方式08-05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种方式08-0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08-13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08-07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性思维08-1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