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发现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 点燃智慧火花

发现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 点燃智慧火花

时间:2022-08-08 10:20:43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发现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 点燃智慧火花

 “你怎么还不做,我讲过很多遍了”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老师这样训学生。在今天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老师的确讲过很多遍,但由学生的智能类型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具有多种智能,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智能的分类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七项,随着研究的深入,会鉴别出更多的智能类型或者对原有智能分类加以修改,如加德纳于1996年就提出了第八种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由于不同学生的智能强项不同,所以他们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并且他们的学生风格差异很大,我们的教学是不是适合学生。对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来促进自己开发大脑,孩子们似乎有某种直观的感觉。小该喜欢这样一些学习活动方式,例如建筑或绘画、收藏东西、实施旅行、采访、动手操作、表演以及独自完成任务,等等。 换句话说,孩子们喜欢参与需要调动所有七种类型智力的活动。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我在数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发现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 点燃智慧火花

依霖同学在低年级的时候简直令老师忍无可忍。上课了时他不是坐在位子上聚精会神地听,而是从位上站起来,随心所欲地走来走去。他的分数在下降,而老师的血压却在升高。全校师生都知道二年级(2)班有个依霖,家长也带他去看过医生,医生说患有多动症并接受了药物治疗,但效果很差。五年级的时候我担任他的数学课,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如此。但有一天,在多元智能理论

的影响下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我没管他,而是让他在教室四处走动,因为他那天似乎并没有打扰任何人。过了一会儿后,我就当天的教学内容向他提问。我很惊奇地发现,他听懂并吸收了整堂课的内容。从这以后我想出了一些上课时他能做的种种杂活。从那以后,依霖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上升了。我开始意识到了:为了弄懂要学的东西,许多孩子需要通过他们的身体来学习。当这些运动型的学生必须被长时间限制在座位上做一些很少有身体活动的事情时,他们通常会感到很烦闷、泄气。让孩子像依霖同学一样在教室闲逛,这种想法也许不切实际,但确实有许多可行的方法来通过身体活动教学。如:

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在练习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准备两个透明的长方体玻璃杯,两个小茶杯,一小桶水。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倒水比赛)

(比赛规则:每一次请两位同学上台,同时向长方体玻璃杯里倒水,把水先倒成长方体的为胜)

第一组两名学生开始比赛,学生气氛非常好在为他们加油,动作较快和力气较大的哪位学生先把长方体玻璃杯倒满了,获胜。

第二组两名学生开始比赛,学生气氛非常好(都在为他们加油),还是动作较快和力气较大的哪位学生先把长方体玻璃杯倒满了,获胜。

突然有一名学生(叫张明)非常激动的说:老师你让我上去比赛我肯定能赢。

师:行

精彩组表演:张明和一名大个子开始比赛,他迅速地用茶杯向长方体玻璃杯里倒了一点点水,就下去了,学生们都非常惊呀,大个子费了很长时间才把长方体玻璃倒满。

师:(对大家说)谁获胜?

全班学生不做声

师:我们先听听张明同学是怎样想的。

张明:比赛规则要求同时向长方体玻璃杯里倒水,把水先倒成长方体的为胜,不一定要倒满才是长方体,我的水倒得虽然很少,但你们看也已经形成了一个长方体,只是这个长方体很薄(高很矮)

同学们豁然开朗,一至认为是张明获胜。

张明平时在班里也是一个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孩子,他也是一个在运动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往往要通过触摸、操作与运动来学习。他需要动感的、活泼的以及影响内脏的学习活动。激励他的最佳方式,是有角色表演、创造性运动以及所有需要身体运动的学习活动。所以在这样的小游戏(倒水比赛)中,他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又如:教学“约数和倍数”,下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我没有按部就班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面对全班30多名学生,从容地说:“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可以先走。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再走出教室。你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2,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到讲台前,学号是4的学生说:“42的倍数。”学号是6的学生说:“26的约数”。学号是8的学生说:“8能被2整除,”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的说一句话,得到在坐学生认可后,高兴地走出教室。接着,教师慢慢地拿出另一张卡片0.5,有3名学生,立即站了起来朝台走去,走了一半又回到原位。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走了呢?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教师接着又分别出示卡片35,学号数是35的倍数的学生走出教室,(其实学生们都没有走远,都在门,窗外看着呢?)最后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的学生,这时,教师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你们怎么不走呢?”学生回答说:“我们的学号数都不是老师拿出的卡片上数的倍数。”“那么,老师出示哪个数,大家就都可以走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后,异口同声地说:“1。”教师出示一个大大的卡片“1”,9名学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

新颖有趣的“动脑筋离课堂”游戏,让学生动起来,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举多得,灵活巧妙。此教学过程,让运动型、交流型的学生在活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学生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是望而却步,而是个个跃跃欲试。其间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使学生树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后进生”(个别医生说的所谓多动症的孩子),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创造的气氛中,被唤起创造的欲望。

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缺陷之一,是讲授一门课程或技能的时候非常缺少灵活性。老师们以同一种方式来授课——通常是讲课、黑板板书、课本与练习本相结合——如果学生未能掌握,那是他们的问题,与老师无关。但是,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各种各样,要想让他们真正吸收所教的内容,就有必要按他们的方式来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全部7类智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也是由这些智力结合而成。有语言型学习方式、逻辑数学型学习方式,空间型学习方式、运动型学习方式、音乐型学习方式、交际型学习方式、内省型学习方式、但不要犯将学生单纯归于某一类型的错误,比如说,把某一学生说成是“空间型小孩”,而只用与此相关的建议。学生或许会从全部七种智力的具体活动中受益。因为学生远比上面所描述的复杂,我们应该到各个部分的描述中去发现学生。找出某个类型中适合于学生的那些描述,然后再加上你观察到的,在其他类型中的优缺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某个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 

教学“循环小数”,一上课,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下面这个游戏:

“拍节奏”游戏。

教师出人意料地在黑板上板书音乐课上的节奏。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一起拍手,拍手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然后提问:

师:你们为什么能拍得这样整齐?

1:因为我们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所以能拍得整齐。

师:如果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你们要拍多少次?

1:这样,我们要拍很多次。

2:这样,我们要拍无数次。

师: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那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我们刚才拍的次数是有限的。

教师分别板书“无限”、“有限”。

我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概念。先让全班学生一起拍节奏,并引导思考:为什么能拍得这样整齐?渗透了依次不断重复的循环思想,让学生在拍节奏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循环”的概念,为学习循环小数做了准备。让学生思考拍节奏的次数,自然地引入了“有限”、“无限”等循环小数教学中的一些过去没有抽象认识的概念,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显然,当前我们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多种智能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同时也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它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成为学习和思维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或解决问题。当然,学生的研究不一定真的很科学或者说有实际价值,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得以建立,学生多种智能得以发展。 

作者介绍:付中华,小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区骨干教师,2001年受聘于杭州宋城华美学校,校多元智能课题小组成员。98年获全县中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98年获全县教师“三字一画一话”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99年获地区数学比武课竞赛一等奖,教学论文“浅谈应用题的教学”荣获全区一等奖,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爱好书法,擅长电脑,99年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证书。精通CAI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一直在参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课题的研究。

【发现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 点燃智慧火花】相关文章:

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08-17

智慧火花、智慧名言名句集锦08-17

学生指间跳动着智慧的火花08-17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08-17

有的有的有的造句08-16

学习古人的智慧作文09-04

点燃起学习的欲望国旗下讲话范文08-24

特岗学习工作简历08-15

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08-16

平等互动 转变学习方式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