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德育再认识

德育再认识

时间:2023-02-22 02:46:07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再认识

什么是德育?照一般的说解,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新中国学校中德育的任务是把我国年青一代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接班人。”最简单的理解和解释,德育就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与智育、体育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至于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而又足以能够区分开的。虽然如此,究竟该怎样规定德育的内容;是否德育也有其自备的层次和系统?新时期的德育应该是怎样的风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德育呢?就这些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德育内容的再认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似乎连阶级界限都不十分清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O4年就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一道德。”他还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是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对于至关重要的德育,其内容是什么?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定。有人概括为: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认为德育的内容不能这样简单地拼合,应该有层次、有系统。

再认识德育的内容应该是:所有的思想品格教育都是德育。这种理解,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罗列,涵盖了德育内容的全部。这样,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也都可以理解为德育,为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事实上,“名符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这样说德育的内容,可能会误解成:所有的教育都是德育的,实际上,我们对德育内容所做的规定,确实涵盖了许多学科教育,但是,德育绝对不是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部。智、美、体、劳有足够区别德育的特征和内容,只是它们之中都含有德育的成分罢了。如此看来,德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是有层次有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二、德育层次的再认识

德育是应该有层次的,德育更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德育大致应该分为基础层次的德育、中等层次的德育和高等层次的德育。德育应该贯穿教育者的一生。

所谓基础层次的德育,是指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少年所进行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指正确思想树立的教育和正确行为、正确是非标准的教育,属于德育的第一个层次。我们知道,教育遵循着“就近的原则”,儿童、少年时期的德育,不应当是太高深的,我们可以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然而,他们对共产主义所知又有多少?这或多或少地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往往事倍功半。很遗憾,这样浅显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敢于承认。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如下若干教学原则:“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是从头开始的,开头虽则显得无关重要,但是具有巨大的潜伏力量。”“自然从容易的进到比较困难的。”“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着手。”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儿童、少年进行必要的德育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该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是非不明,恣意而行,却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儿童。

所谓中等层次的德育,一般的教育对象是指少年。主要的德育内容是公德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和性格,正如欧文所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这一层次的德育,是建立在基础层次之上的。当受教育者有了是非观,能进行正确行为之后,即可视为初步建立了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公德的教育,说得明了些,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做人”的教育。我们认为,即便是在这一层次里,也不必把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目标定得太高,应该是大致确定为:做人──做好人这一目标之内。其实,就德育而言,这一层次极为重要,它甚至决定受教育者一生的行为规范。就内容而论,这一层次的德育内容也相当复杂。大体包括:1、行为准则,例如: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培养习惯,注重公德;尊重他人,同情弱者;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等。2、思想准则,例如: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有理想和较为远大的抱负等等。3、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爱他人、谦虚、善疑好问、尊师重友、吃苦耐劳、坚持正义和真理等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立身之本,任何抛弃民族文化的教育,都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唯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谓高等层次的德育,是针对青年以及成年人进行的,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这一教育层次中,一定要彻底贯彻德育的目标:完成共产主义教育,这一点是人们共知的,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德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受教育者在德育的前两个层次上。由于诸多原因,还远没有完成德育的任务。所以,在此层次德育中,进行“补课”是十分必要的。

德育的层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问题,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就一般规律而言。这当中,不能排除早慧的人,儿童时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个层次的德育一次就能完成的特殊例子。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德育按层次进行,应该是合理的。

三、德育构成系统的再认识

在我们看来,德育内容是较为宽泛的,但是,德育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拼合。当我们从德育构成系统的整体上着眼,才会发现德育的构成并不简单。

德育的构成系统:一个是专门性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可视为德育系统的母系统;第二个是学科德育系统,可看成是德育系统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第三个是养成教育系统,指的是学科教育之外的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也可以看成是德育系统之下的另一个子系统。这里面,母系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主导,对子系统有指导作用;子系统是母系统的补足成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差不多包含了德育的各个方面,是德育的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此之外,主要是智育范围内的学科教育中,也有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科知识内容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二,学科施教活动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三,学科学习过程中也含有德育因素;第四,任何学科教师,都有教书并且育人的职责。不仅如此,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出育,都能肩负起一些德育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可见,体育不仅是德育的基础,而且体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世界观、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奋勇争先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在美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知,美育在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地位十分重要。唤起人们美的情操,这无疑是德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的构成系统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是德育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也是德育工作者!那么,是不是专业课老师都来进行德育呢?当然不是,专业课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智育,是要在智育中渗透德育,主次还是要分清楚的。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来关心德育时,德育工作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教育方法的再认识

实施德育的方法很多,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对比而言,德育的难度更大。智者已经发现,德育的滞后,遗害无穷。那么,避免失误,探求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德育的方法很多,我们以为重要的是下面几点:

就政治思想品德课程而言,首先是身教问题,教师只有先正己,然后方可正人。倘若教师的思想都不“纯正”,何以能服人呢?所以,严于律已是德育的前提。其次,德育必须以情动人,只有那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才会产生共鸣。这需要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的言语、可亲的笑容、爱护的暖流、和谐的气氛必不可少;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严格要求不可或缺。以情动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做到这一点以后,你所进行的德育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便是费力而难达功效了。

就学科德育而言,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只管专业教学,把好端端的德育素材和时机白白浪费了;另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为德育而德育,好好的一堂专业课充满了政治说教,讲圆周率讲起了祖冲之,进而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五千年的文明史、光辉灿烂的文化,……终不知是数学还是历史,亦或是政治思想史课了,不仅学生生厌,而且破坏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这种倾向比上一种危害更大。正确的做法就该是“渗透”。有关专家指出:“学科德育是渗透性教育的体”,“学科德育依附于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思想教育,应该而且只能依附在学科教学的主体上,它是以学科教学为依托而向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地渗透,点点滴滴地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受感染、得启示、获顿悟。”具体学科都有各自特点,不可强求一律,也不能勉强为之。其实,即使只讲专业知识,只要教师注意到了德育的渗透,也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充沛的精力、博学与智慧,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向上的活力,这本身就是德育;教师的使命感,教师的道德情操都会给学生以重大影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也是德育;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意境美的创造,在智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心灵对心灵的塑造,谁又能说这不是德育呢?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还有联系法、举例法、讨论法、暗示法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即便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无妨,只要我们心中重视德育,实践中注意探索德育的方法,总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德育也是如此。

德育,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不封闭系统,总是向前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在发展。因此,对德育的认识也永无止境。

【德育再认识】相关文章:

德育再认识08-17

对德育主客体的再认识08-27

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初探08-17

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08-17

男人再苦再累坚强句子02-22

再苦再累自己扛的句子11-06

再苦再累自己扛的句子【实用】01-05

关于再苦再累也要坚持的句子01-03

何时再相见?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