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

时间:2023-02-22 02:53:30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

    ——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体会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 《决议》)是我国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化代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我个人学习《决议》的初步体会,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理论,来指导对青少年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的思想教育,这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好《决议》 基本任务的关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 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 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 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 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 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 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 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 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宗教信仰不 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推翻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 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 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 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 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人权 ”、“民主”、“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 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民主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和现在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 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 上,倡导富国与穷国、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中特别要重视坚持教 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 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掌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 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 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 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 ,如果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 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 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 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 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 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口交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 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 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 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 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 ,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 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 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 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 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意研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 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 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 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 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 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 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 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江**为核 心的党中央,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 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 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 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 ;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 、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 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 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 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中宣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 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 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 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 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 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 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 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朴、实用、大方、优美,软件建设力求高 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 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作用。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 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 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 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爱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 女平等、爱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 、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 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 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 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 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 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 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 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 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兴趣、爱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 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 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 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 。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坚决杜绝。
    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指导 下,依靠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各界知识分子开拓创新,奋发努力,艰苦奋斗,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 财富。当前的问题就在于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不高、效益较差、浪费很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的关键在于一要进行技术开发,二要加强科学管理,三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这三者都要依靠倡导“爱岗 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现在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职业岗位上亿万的农 民、工人、知识分子,只要有李素丽、徐虎式的高尚职业道德,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第五,要通过学校政治理论课、道德品质课和有关学科的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立场、观点、方法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地树立起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对人民、对祖国、对人类作贡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人生观;凡事讲究质量第一、效益为先、讲究实效的价值观。“三观”之中世界观是理论基础,人生观是做 事为人的核心,价值观是衡量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学校在进行“三观”教育的过程中,要牢固地树立凡事都要 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地的科学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宋 庆龄称为“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终生倡导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理);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再三教导我们:人民是真正创造历史的主人,只有代表 广大人民的利益的领袖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历史发展实践告诉人们:英雄人物来去匆匆,唯有人民群众 是永恒的巨大动力。这次《决议》明确指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 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从根本上清除了“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而制造的“个人迷信”的流毒。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文章: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08-17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08-09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08-17

学术动态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08-08

学术动态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08-17

整改方案指导思想07-11

传统道德教育08-08

家庭道德教育08-08

家庭道德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