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思考

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思考

时间:2022-08-11 16:27:35 素质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思考

 近几年,广东省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又起动了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工程。创建示范性高中是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的优质化、现代化、素质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一个宏伟而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广州市教育部门已经有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政府领导也承诺在这项工作中资金投入只增加不减少;创建时间只提前不推后;创建学校只增加不减少。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除了办学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办学水平,探索……
  一
  对“示范性”的理解,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示“办学理念”之范;二是示“素质教育”之范;三是示“校园文化”之范。
  (一)示“办学理念”之范——要有前瞻性、发展性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它对学校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我们应该顺应当今世界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素质化、国际化的共同追求,确立本学校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应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即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输送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奠基。
  管理以人为本的方法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是以人的发展为天职的,若教育不能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何以立足?
  创新为重点的教学观:只有注意培养学生对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敏锐感受,培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使得教学活动活泼而富有生命力。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即表明人的发展不仅是阶段性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还应学会掌握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发展成为终身性的。
  (二)示“素质教育”之范——培养高素质、有特长的现代人才
  示范性学校,关键是示教育教学之范,示人才规格之范。创建示范性高中是学校的一个发展目标,但不是办学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办学过程来发展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大批高素质、有特长的“四有新人”。因此,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学生的能力才越强,教育质量才越高,创示范性学校的底气就足,示范作用就越好。
  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既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也不仅是高、深、全理论的概括,它更应该是在教育实践中,围绕人的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建设一支有事业心、品质高尚、专业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感强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注重“拉出去”(送出去培养、进修),也要注意“请进来”(请专家讲课或调入招聘),更要注重在职提高。广州具有环境和资金优势,应注意转化为教育优势。我校注意抓住机遇,在2000年不仅设立了教师进修培训的基金,还通过招聘引进了两名特级教师和两名高级教师,尽管其中一位调进相当困难,但学校领导班子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经过努力最终得以调动成功。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教学管理、后勤管理,都应该是有序、有力、有情,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设各种机会,让师生能够充分地发展自己,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我校青年数学教师江玉军,对计算机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有独到的研究。学校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小组,并请他牵头,带出了一批熟练运用电脑辅助教学的老师,促进了学校信息教学的开展。
  形成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具有本校特点的精神风貌。教师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学生追求“清心为治本,宁静以致远”的境界。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精神,做不成什么事。而学校缺乏文化品位,学生素质也难于提高。
  研究着眼于人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探索课程改革,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加强载体建设,素质教育才有依托。研究性学习是现今教学形式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是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形式,应该继续深化研究,积极开展确保落实,人的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示“校园文化”之范——富有特色的、深厚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形成的,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为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循,是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校风、校园精神、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环境建设、办学条件等多因素的综合。显然它最直接地反应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们对它的认同感。譬如:当我们听说某学校办学质量比较高时,会对该校有好感,但这种好感是有疑问的,只有我们亲自与该校的师生接触或参观校园,我们通过感受校园文化,才会深信不疑而同意这种评价。因此,示范性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积淀和提炼,“示范性”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五个原则:
  方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并且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广州六中的前身是在抗日峰火中诞生,现还留有十九路军抗日伤病员纪念碑,它自然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然,坚持方向原则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如学校定期的时事讲座,主题班会,党校、团校和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来体现,并应该在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上下功夫。
  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创新是灵魂,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要落后。建设校园文化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是无尽头的,学校要不断加大建设校园文化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的投入。现在一些学校已不满足在校园内建生物园、地理园或人物雕塑,还将自然科学的一些科技装置安装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如声聚焦装置,重心装置,传动装置等。它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魄力,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六中围绕“自为互动”的教育模式,大力倡导师生自主自立的创新精神,则是在教育模式层面上对校园文化的创新。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序列化的工程。任何一个要素的欠缺,都会影响整体质量。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也要重视借鉴。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灵魂。必须树立全员意识,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从整体上规划,从层面上思考,从薄弱处、细微处着手,于无声处见文化。我校的行政值班日和值日记录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已坚持25年了,它记录了25年以来六中人的足迹,也印证了六中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其实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不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校园建设,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你都会发现六中人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这就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吧。同时它又通过师生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整体形象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并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崇。
  人本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育人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不能只重物不重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人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和风气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目的,就要有精品的意识,哪怕是校园的一条标语,一个图像,一座雕塑,一棵树,都要体现这一点,都要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创设良好的空间,为师生的互动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内在、最深层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即使我们将一些好看的景点堆砌整个校园,也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与性原则。要让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职工是主导,他们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外在教育要求、文化熏陶都要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要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使学校所期望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中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我校曾有一小景,由于安全问题需要改造,校长当时没有简单处理了事,而是以改造为契机,在学校发布一条征询全校师生意见的消息。这个创意使全校师生围绕这一小景各抒己见,从而引发了一场如何美化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讨论,促进了师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共同参与。还有一个镜头很能说明问题:学校这些年在校园内种植了不少芒果树,每到果实累累的季节,金灿灿的芒果多得将果枝压弯了,却没有一个学生去采摘,这就是广州六中校园文化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师生对美的校园的认同感和参与。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进入新世纪后,经过上上下下的反复思考和讨论,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六中长期办学的特色,提出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争取一流,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对学校“自为互动”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指出“自为”就是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发展自学、自觉、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并且通过“互动”使这种精神外显和内化,使主体得到持续发展;通过“互动”使主体、个体与群体之间构建民主、团结、互助的关系;通过“互动”形成既有个人心情舒畅、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的成长氛围。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在去年就把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人,把创建过程当作是学校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体现了创建工作的本意了。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无论是奥赛还是音、体、美竞赛,无论是写作还是动手能力,都显示出我校学生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展示出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前景。
    二
  基于以上思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筹划、指导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工作,申报学校则应制定全面的、详细的实施方案,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变现代办学理念为广大教职工的实际行动。办学理念不仅是校长的或者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它还应该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应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坚持在工作中体现这种追求。如在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在课程内容调整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都应该体现办学追求,学校的发展才会走向持续、健康之路。
  (二)实施素质教育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积极探索适应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鼓励创新,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理解知识并形成能力。这应成为示范的重点。
  2.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内容直观性与生动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益,探索网上科学性学习,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宽的空间,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示范的热点。
  3.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责任,要相信教师、培养教师,因地制宜,开发出以兴趣性为主、以发展个性为目标的、反映学校特色与优势的校本课程,并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应注意与活动课的开展结合起来,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还应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培训效果不是很好。能否使校本培训教育并与市的继续教育挂勾?省一级学校完全可以尝试。
  4.加强校本教研,提高示范性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我市及区每月至少集中一次学科活动,据了解不少已流于形式。而校本教研却常因与市、区教研在时间上发生冲突或其它工作的原因而落空。因此,教研应以学校为主,市、区适当统一为辅,加强特色教研,示范性才有后动。
  (三)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常说学校特色或特色学校,其实说到底,就是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特色罢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师生活动、环境建设、办学设施等是显性的,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见效快之功效。而学校校风、校园精神和价值追求等是隐性的,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每个成员长期实践共同积淀下来的,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最具示范性的部分,特别值得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些年调入我校的教师和领导不少,大家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六中人的“求真务实”精神。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不太爱声张是实;尽管取得了优异成绩,它被传媒多次要采访被谢绝也是实;每天坚持行政、教师、学生联合值勤还是实,等等。

【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思考】相关文章:

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思考08-17

高中艺体特色学校创建和管理的思考05-31

对创建“和谐银行”的策略思考08-12

对创建“和谐银行”的策略思考08-15

中学创建省示范性高中检查认定汇报会上的欢迎辞08-15

高校示范性党支部创建活动方案08-17

换位思考高中作文06-30

关于创建学习型科室的实践与思考08-12

对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的思考08-12

创建学习型企业机关的初步思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