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

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

时间:2023-02-24 14:46:16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

 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_英语教学论文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是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标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英语课程目标体现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 

《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体系,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新的英语课程,取代现行大纲的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设计为九个级别。级别的设定既与年级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各个年级。《标准》规定,二级、五级和八级分别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还指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教育的条件和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分级的设定,对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从而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为此,《标准》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加。 

4、课程内容标准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5、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6、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作用。 

《标准》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是否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 

《标准》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针对本地区的条件,积极和有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综观以上特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非常理想的。但许多研究表明,课程改革成功有赖于切实有效的实施。一个好的课程方案,并不是按照理想的设计就可以成功的。而课程实施过程不是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的管理者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正如李岚清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的:“外语教学中的教材问题、教师问题、语言环境问题等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实践、探索、发展、创立的。由此可见,《标准》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极大的挑战。同时《标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进《标准》呢? 

2、教师要适应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前提。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操练、表演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多关注学生所传递的信息,而不要老是盯住几个语言错误。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标准》要求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选用合适的校本教材,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和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我们还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此外,教学策略也需发生相应的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总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相关文章:

走进新课程08-17

走进新课程08-08

走进新课程08-09

走进新课程08-09

走进新课程,挑战新课程论文06-02

走进生活的新课程08-07

走进新课程的教学设计08-17

带着问题走进新课程08-17

《走进新课程》学习心得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