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德育管理论文>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3-02-24 20:17:52 德育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为什么)--------重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④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三、党和政府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之、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不断坚持和完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搞好党的建设。政府应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严格依法行政。 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四、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是一个统一整体。

四中全会《决定》据此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
(二)如何处理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

六、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七、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发展的和谐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绿色GDP和循环经济
(二)、经济利益的和谐
1.努力缩小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2.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3.以人为本,实践党的宗旨
4.走群众路线,依法行政
5.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源头反腐制度
(四)、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常识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本质、根本目标。怎样构建礼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见习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经济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自身优势,以平等的身份、同样的机会和相同的起点参与竞争,将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好各自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实际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今后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的同时,将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抑制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富有效率,同时科学地实施宏观调控,使经济有序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运行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摆脱大起大落的怪圈。

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5、社会主义本质。6、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7、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8、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就业、经济效益)。

[哲学常识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体现了上述道理。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与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核心是和谐,本质也在和谐。“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特征充分体现了上述道理。

4、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即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5、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6、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7、实践与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具体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的深化,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出的正确认识。

8、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治常识分析]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内部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而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错综复杂,有的甚至表现得比较尖锐。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影响经济发展。面对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积极疏导,有效防范,从完善机制上解决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2、 要重视正确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3、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国家机关应以人民利益为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 维护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为: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6、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7、坚持党的领导、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新的内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9、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同步训练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
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②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③统筹城乡和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据此回答3—5题。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防御职能
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A.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
B.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C.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卫集体利益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意味着
①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但无必要将其吸收到党内 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③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已不再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 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此可见
A.应逐步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B.政府不应把社会管理事务推给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
C.公民对一切社会事务享有完全自治的权利,政府不得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D.政府应该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转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据此回答7—8题。
7.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平第一,效率第二 B.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8.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9.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市877个行政村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让党员干部走进村庄户院,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恳谈,摸清群众的脉搏。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能够彻底消除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③有助于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④充分发挥了党领导和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近日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这表明
A.人民政协具有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人民政协始终围绕着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履行职能
C.人民政协可以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湖南省嘉禾县为了珠泉商贸城项目的建设而大搞违法拆迁的问题,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由中央和省两级组成的调查组得出的最后结论是,此次事件为一起集体滥用行政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据此回答11—12题。
11.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开发公司搞开发,这是一个市场主体的纯经济行为,应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去运作,而嘉禾县政府则直接参与这种活动。关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调节
B.政府应该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平等竞争环境
C.政府应该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D.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12.嘉禾县政府的领导认为摘强制拆迁是为了建设现代商贸城,而建这个商贸城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这种认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①只有维护法律,依法办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行政权力不能被用于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③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④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法律和法规禁止违法拆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据此回答13—14题。
13.近年来,一些农民工为讨要工钱而采取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类事件启示我们
①公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采取过激行为,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 ②要引导群众按程序、依据政策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排斥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主要是因为
A.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B.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
C.我国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 D.我国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还存在
民族、宗教无小事,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必须注意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据此回答15—16题。
1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C.消除民族不平等的根源 D.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16.我国之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
①它符合宗教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②它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③它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④它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7—19题。
1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爱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术,建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文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5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08-15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3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08-12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08-15

党课材料--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08-15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