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对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

对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

时间:2023-02-24 19:42:24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原有三段式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我院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结合学院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目标,经过广泛、认真、细致的研讨,在计算机类专业、电类专业和旅游烹饪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于03年9月开始实施对机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体会到,对机类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确定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程设置动态化
  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自我封闭,划地为牢,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其过程为:职业岗位需要评估→课程开发与设置→教材选择与编写→教育实施→评价反馈→修改调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调整,逐步完善。如在03级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中,《机械基础(一)》模块安排《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和《电工学》等四门课程,而在04级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中,《机械基础(一)》模块巳把《电工学》改为《工程力学》,而将《电工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电工基本技能》模块中实施。
  二、课程理论适度化
  所谓课程理论适度化,就是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讲授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如把《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中有关钻削加工的内容安排在《钳工基本技能》模块中的《钳工工艺学》课程中去实施,把《机械基础》课程中有关变位齿轮部分的内容删减,有关液压传动部分的内容安排在《液压与气动》模块中实施。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综合化、一体化显著加强,使得社会职业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一些传统单一的专业萎缩甚至消失。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兴交叉的专业,例如,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模具制造与数控技术专业、焊接与钣金技术专业等等,这些专业中的许多知识、技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所界定的范围。因此,课程内容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适当增加一些新的跨学科的内容。例如,模具制造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懂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机械制造工艺、数控机床、模具CAD/CAM、数控原理与编程等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工作。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结构调整愈加频繁的今天,职业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往更加复杂和广泛,职业岗位的转换也日渐增多,对劳动者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学生经常转换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适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课程内容综合化、一体化,可以有机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拓宽学科或专业的知识面,增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更快地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程结构模块化
  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通过设立模拟排故,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机械、电气等故障处理工作,增加真实感。同一模块既可以供一个专业使用,也可以供几个专业共用。例如,《铣磨技术》模块既可以供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使用、也可以供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模具制造与数控技术等专业共用,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模块的内容做适当增减。这里要指出的是,模块操作单元,即实践性环节,放在何时进行值得研究与探讨。可以把先学习、后模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模拟实习,即理论授课与实习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例如《液压与气动》模块安排5周时间,即每天安排2课时进行理论讲授,4课时进行模拟实习(验)。这种边学习、边模拟实习(验)的做法,既可以确保实践技能课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模式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我院根据现有条件,正在逐步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即理论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与实习(训)指导教师三师一体,专业理论教材、实验指导教材与技能实训教材三书合一,理论课教室、专业实验室与技能实训室三室合一。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演示和操作机床。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为六系一部,各系按工作设置若干个教研室。学院鼓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编写一体化教材或讲义,要求专业(理论)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达到高级工以上,实习(训)指导教师的学历必须达到大专以上。通过业余进修、专业技能培训和一段时间的磨合,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
  六、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院鼓励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要求制作并使用挂图、幻灯、投影和多媒体课件。学院近几年每年投入200万元添置实习实验设备,购置了《液压与气动》、《电加工机床》、《加工中心》等先进的设备及教学培训软件。
  七、教学管理具体化
  教学管理实行主管校长领导、教务处牵头协调、系部主任全面负责制,由各教研室具体制定实施方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学生管理实行分管校长领导、学工处监督抽查、系(部)支部书记牵头协调及检查考核的班级工作责任制。针对机类专业男生多、住校生多的特点,对班级学生管理实行全程、全员、全方位管理,班主任每天旱上7:00左右到校,督促学生搞好宿舍卫生,进行“三自”活动或处理班级日常工作,直到晚自习结束后21:30学生就寝才离校。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院的校风、学风、班风有了明显的改观。
  八、办学理念开放化
  学院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实行多层次办学,面向全国招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视质量为根本,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多岗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继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以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引进国外办学的新理念,寻求与新加坡、德国、加拿大等国家联合办学的新途径。
  当然,我院的一体化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这样才能使我院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达到更高的层次。

【对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相关文章:

面向机电类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08-05

浅谈对教学改革粗浅的认识08-01

机电一体化心得12-17

机电一体化技师论文08-12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08-18

机电一体化的实习报告08-09

机电一体化就业前景08-19

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02-22

机电一体化求职简历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