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3-02-24 19:43:39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贾玉芬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 要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加强其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说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校该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遵循层次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前提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具体做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能力 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其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以使学生掌握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目标,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必将有大的改变,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是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能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我们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在《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主体的认识问题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带”实验而不是“指导实验”,即实践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拟定内容,其实践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都由教师进行。实践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且在执行过程中,完全听从教师安排,全班统一进度和要求,不利于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有重复,而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显得单调、过于偏向技能性的训练,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
  3.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
  因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主要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样画葫芦”。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硬件接线、调试程序,熟能生巧,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
  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的目标,我们在进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时,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应由技能性向技术性发展。即由原来的偏向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PLC程序的调试等。向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二是应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如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电工技术、电气控制、PLC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应进一步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借助各种软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四是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想的改革是前提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而实践教师则处于为实践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必须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践教师,必须在其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是关键
  课程的实验和设计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因而,我们在规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时,将其分成基本模块和创新模块两部分。其中基本模块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而设,需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计算机模拟、购买元器件到制作调试完成等,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教学主要针对基本模块部分。通过电器元件的认识实验、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移位寄存器的应用等实验内容的训练,形成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中级电工的实践考核作好准备。
  2)课程设计教学则主要针对创新模块部分。结合我院现有设备,分步骤进行:a、拟定部分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教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拟出其设计计划,经教师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b、将设计后的方案在计算机相关软件上进行设计验证,并进行模拟,观察设计效果,并对方案进行修订。c、根据方案进行硬件连接、软件调试。d、教师根据初始要求验收、答辩e、撰写设计报告。
  在方法手段上,首先应增强课程实验的开放性。但该课程以强电实验为主,实验安全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同时,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师指导下,可自主的设计课程、完成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指挥棒
  由于高职高专与其它的教育形式有显著的不同,因此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是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
  该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还应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考核。对于实验部分考核方式宜逐个或分组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考核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对设计部分的考核首先应注重量化,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宜采用百分制。其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占60%,出勤、课堂表现应占20%,设计创新应占20%。在过程考核中,应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如输入程序、读出程序及修改程序是否熟练,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实践证明,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它的先进性,注重了创新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2]郁汉琪,机床电气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相关文章: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7-26

《塑料制品及配方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08-05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08-05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08-04

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8-02

供热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08-05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08-05

食品分析课程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08-04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