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让教育回归自身

让教育回归自身

时间:2023-02-24 19:29:44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教育回归自身

 

让教育回归自身

 

 

教育往何处去?为什么应试教育会如此有市场?为什么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有那样强的抵触情绪?为什么他们念念不忘地区高考排名?为什么新闻媒体会刊发那么多鼓吹应试教育的奇谈怪论?为什么一些专家也会追随其后鼓噪?在教育观问题上,我始终搞不清一些人的观点,他们为什么总在变来变去?

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

我是恢复高考制度的受益者。如果不是1977年恢复高考,我和很多知青的道路也许会更曲折。然而,高考模式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困境,是我们始料未及的。27年来,它没有根本性的改革,存在不少弊端,造成社会性的功利教育,阻滞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去年秋天,某报开始“素质教育讨论”的当天,传来江苏一所知名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不堪重负而自杀身亡的消息。面对那样的悲剧,竟有人冷酷地说“那不是强者的选择”。

不久前,一位教育界前辈说笑话,称教育以后可能要划归工商局管。原因如下:一方面是许多学校把教育当成产业,巧立名目乱收费;另一方面是学校理念落后,把学校教学弄得像生产线生产标准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教育成了工业。合二为一,所以当归“工商局”管。虽是玩笑,也有点歪打正着。

很多教师也把宝贵的精力全消耗在高考竞争中。更令人悲哀的是,主张加班加点“死揪”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教师。

中小学的升学率恶性竞争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摧残青少年。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肯正视这样的事实,不肯去思考人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呢?

对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有人发难。近期多次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不用这种高考形式,农村孩子怎么能有出路?我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这恰恰是对农村教育的轻视。持此论者凭什么说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不能推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道路?是不是认为农村中小学学生只配走“死揪”一条路?改革高考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不需要用那样的模式去培养学生,我们的学生不应当吃那么多不必要的苦,应当省下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有用的知识,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改革高考,恰恰是为了广大学生的前途,为了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近年来,我之所以用更多的精力关注教育现象,除了职业因素,更是因为意识到一种危险。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13亿人是多了一些,但是比13亿人口更令人忧虑的是国民素质。如果不实行素质教育,再过几十年,我们可能要面临比今天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难题。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在很多领域落后,根子出在教育;而中国诸多的社会问题,最终又无一不归结到教育问题上来。

最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课改需要一支思想解放的生力军,而环视教育界,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风气好像还没有形成。最近我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出版了,收在这本书中的一些文章在发表时有过强烈的反响,而我在文中列举的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我提出的一些设想或是建议针对的也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弊端。也就是说,既无重大发现,也无高远之见,为什么会引发一些人的小心谨慎呢?我想,也许就在于我们教师队伍中长期形成的那种“听话”作风。直到现在,还有些学校公然把教师“听不听话”作为个人德才评价标准。这是极端落后的意识。前人提过“不要跪着读书”,我想我们教师千万不能跪着教书。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教师跪着教书,中华民族就站不起来。

一年来,听到各种各样有关课改的奇谈怪论,我早就习惯了,因为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啊!有志于改革的教师说起课改,无不感慨万端:在中国搞改革,为什么就这么难?

然而,我对课改、对高考改革充满信心。如果教育的改革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呢?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像一面巨大的天幕,笼罩着教育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本有教学特色的学校很难坚持正常的教育理念,因此风格不存。我早就看过一些名校的“与时俱进”,关于这一点,我在《在欢乐中沉思》一文中已经谈过。中国许多名校在疯狂的应试大潮中非但不肯做中流砥柱,反而推波助澜,这是令人感到羞耻的。我很怕以后教育界的“董狐”不客气地写下这么一笔。

教师应当是思想者,是思想者就得有责任感。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就不配称自己是“知识分子”。

【让教育回归自身】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回归的沉默08-12

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08-17

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教育转轨08-05

文化的回归与设计的回归08-06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08-17

回归的作文02-17

盼回归08-16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育回归本真?07-23

从自身做起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