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校长应该是创业者

校长应该是创业者

时间:2023-02-24 19:39:31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校长应该是创业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来特”,但“一千个学者只能有一个校长”!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官员眼中的校长必须惟命是从——只能上传下达,不许越雷池半步;商品经济时代,产业化学者认为,校长必须职业化——教育产业的职业经营者,为学校谋取最大的效益;现代化年代,理想化学者追求的校长必须专业化——“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但是,从我国教育现状和社会发展现实看,校长应该是创业者,只能专家化。自从孔夫子兴办私学起,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职业化教师,同时也出现了第一个创业化校长。不要说2500年前从未有过培养校长的学校,就是25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一所专门培养校长的学校,即使2500年后的明天,也不会出现校长专门学校!为什么?千军易得,一帅难求。校长必须“天生丽质”,无论用什么模具去塑造他都只能是徒有其表,而其特有潜质——创造性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奏效的。

  于是,我不赞成校长职业化。

  “校长职业化”的两难

  何谓职业化,通俗说就是把校长当职业,尽管加上“职业能力”、“精神特质”等美丽的光环,但究其实,职业无非是谋生的手段。职业化论者当然不是指这个意思,而是指通过“职业化研修”“注入了现代的、超前的创新理念”“最终实现观念上的转变、理论上的升华、实践上的超越”(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0日《校长:走向职业化or专业化》)。

  这种理想化设计给未来的教育和校长描绘的美好蓝图确是诱人的,然而,仔细想来,要想实现却会陷入两难境地。

  一难是现实上几乎行不通。笔者自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过校长培训工作,到90年代末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校长必须“先培训,后上岗”,而且校长培训分“岗前培训、职务培训,提高培训及高级研修培训”等。可是,现实的中国国情是什么呢?“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下,乡镇政府有权任免中小学校长,谁还能说“不培训不上岗”?

  去除这些极端的例子,事实上,要把现有的校长“职业化”也是不可能的。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仅中小学校长就有近100万人,其中不乏把校长当职业的人,更有不少连这个“饭碗”也不想要而宁愿当普通教师的,因为农村基层学校校长太难当了,你们还要求“职业化”,那就从头“研修”起吧!而校长是可以通过“职业化研修”去进行培养的吗?

  这就遇到第二个难题:理想化的研修真能打造职业化、专业化校长吗?孔圣人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是因为他的诲人不倦,尽管他也是“万世校表”,但从未有人认定他是个好校长。因为他的职业及其最显著的特质是好为人师。那么“万世师表”和“万世校表”集一身的孔夫子为什么没有成为校长的“楷模”呢?就是因为在后来学者的眼中孔夫子只是一个好老师,而且是个“职业化”老师,却不是一个出色的校长。

  校长职业化了,学校就理想化了吗

  那是不是可以说,当老师还是当校长是由其特定的内在潜质起决定作用的。尽管有的人已经做了一辈子校长,或者尽管我们通过各种外加的“模力”去硬性塑造一个理想化校长,但如果其人不具备做校长的特质也就是特殊才能,无论通过什么培训、研修,恐怕也是难成大器的。换句话说,职业化、专业化道路可以适用于其他行业,对于校长这种特殊岗位是不十分适合的。

  再退回来想一想,假如通过强化训练或叫“超常规”训练确实培训了一批理想的职业化校长,那么已经被人们指责的“千校一面”的状况会不会更坚挺地再现于中国大地呢?用同样的先进理念、方法、措施、手段等等去让近百万校长“职业化”了,中国的教育和学校就能“理想化”了吗?一百万个职业化校长就能办一百万所好学校吗?

  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蔡元培、陶行知?历史向前推进了七八十年后的今天,陶行知纪念馆旁边虽然已建起了“贵族学校”,但由陶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走出了一位年轻人——杨瑞清却逆潮流而上,只身去到贫穷的山乡办起了20世纪的行知小学,把陶先生的精神和思想在新世纪发扬光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蔡元培、陶行知、杨瑞清天生就是教育家,就是当校长的专门家!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经过培训还是未经过培训,都始终动摇不了按自己的理想、学识、胆略去创造的本性。倘若没有这些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就肯定不可能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大家,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们具备自己独特而完善的素质才可能成为卓有成就的校长,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专家。

  校长必须由管理专家担任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照你的观点全中国还有几人能当校长?笔者无意隐瞒自己的观点:能成为蔡元培、陶行知这样的世界级校长的人确实很少,因为这样的管理精英只能是极少数。由此亦能够推断,要使上百万校长通过培训使之职业化乃至专业化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因为即使不以管理精英的标准去要求,最起码也应该是管理人才,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管理素质。而实事求是地说,鉴于东方文化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国教师中如孔夫子者占绝大多数,他们具备很好的教师素质,可以是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但不一定具备管理素质(不是提拔了不少名特优教师当校长吗?有的当得如何呢?)。所以笔者认为,校长必须由管理专家担任,而真正的管理专家只能是极少数人。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来特”的奇特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戏剧家的天才创造了一个天才的人物,但这个戏剧家却不是戏剧学校培养的,而是从“看戏——演戏——写戏”这样的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天才加勤奋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戏剧家不是没有学习研修,恰恰相反,他是根据自己的禀赋和实践,学习吸收前人的优秀理论和经验,创造出富有自我特质的精品佳作。正由于禀赋、实践、研修的完美结合才成为举世闻名的戏剧大师。因而要“打造一批专家型、精英型校长”,“使他们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品牌’”,就不能是“职业化、专业化”所塑造的,而必须而且只能是“专家化”。

【校长应该是创业者】相关文章:

校长应该是创业者08-17

创业者的句子01-02

给创业者的句子01-10

创业者的心理修炼!08-17

2016年的春天,它应该是这样的08-16

创业者必须回答的问题08-17

创业者的句子15篇02-21

创业者的句子(15篇)02-23

教师应该是条河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