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7 13:58:56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教师转变传统的观念,正确认识创造型学生的特征何等重要,它是正确培养创造型学生的起点。创造型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场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取得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动权,领先权和控制权,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突出表现就是人的创造才能。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早在三十年代就曾提出“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学生要创造性的学”。因此,研究和倡导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创造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的主旋律。而在众多的涉及的方面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 树立新的创造性教学观

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按照当代"人本教育"的观点,"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后者,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这是谁都具有的,对于其他人也许不是新的,但能产生出他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就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有了创造性教学的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杠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创造性地教;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

创造性教学要培养创造型学生,就是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也就是要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而不象传统的教育观,以统一的模型化的目标要求学生,依据一个规格、一种模型把学生制造成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

二、了解创造型学生的特征,善于鉴别和正确引导

当然,教师还应认识到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是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显隐、表现形式、发挥作用的效能、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并且创造型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一定都是优秀,甚至有些创造型学生的行为与某些学习常规和教师的要求相悖。他们不是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往往表现为自作主张、别出心裁,爱标新立异。很多教师认为,创造型学生既捣乱又固执,不能适应他们组织的传统教学。这些教师往往给创造型学生戴上“不听话、”、“骄傲”的帽子,有的教师甚至指责创造型学生有神经症特征。因此,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他们的好奇心反受到嘲笑,不盲从,好争辩被斥为“不尊敬老师”,自己动手搞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被认为是歪门邪道,迷恋于某一问题的探索、某一创造发明的设计、某一实验研究而触犯了纪律,那更是不可容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力往往被扼杀在摇蓝中。其实只要教师稍下功夫,正确的加以引导一定可以大大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笔者任教初中的物理课,以前的一个学生在初一时经常和老师做对,常常刁难老师被许多老师视为不可救药。初二学习物理时虽也是调皮异常但觉得他上课思维非常活跃,时常会有一些奇异的念头,会利有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制作一些小玩具,做一些小实验。因此,经常在上课时表扬其探索的精神,并和他一起探讨一些小制作的心得体会和改进办法,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这个学生物理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其它的科目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并在高考中考入了一所军校,最近给我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军队的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可见教师转变传统的观念,正确认识创造型学生的特征何等重要,它是正确培养创造型学生的起点。

三、创造性教学的主要特征———问题性、探究性

教师的一堂课是否符合创造性教学的思想,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问题性和探究性

1、问题性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环节。

在一般教学中,学生通过做作业、做习题等形式解决问题,但他们解决的并非是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重复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2.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从而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探索性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所以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实验、主动探索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和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独立的探究能力,和发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尤其在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的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时,必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其间有探究、尝试、挫折到豁然开朗,对于学生以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造性教学---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要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已的教学更具个性化。

比较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比较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使得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增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要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性特色,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的阶段。个性化所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与他人的不同,也意味着超越自己以前模仿对象的努力。教师在这一创造性教学阶段的实践过程,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创造进入了个性化的阶段,自身教学艺术开始呈现出与他人的不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师在不断地突破他人,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周围同事或以往经验的超越。教师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也就是说,创造型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

最后笔者认为,创造性教学,就是要不断适应教学需要,改进我们的教学。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只有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并实现发展变化;只有用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现象来使学生懂得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懂得创造和超越已有的东西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辱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①《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开发》             江西省人事厅

②《学科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中小学创造教育与教学实验探索》       上海教育出版社

④《试论创造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08-19

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08-19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08-25

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08-18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08-19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08-23

对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08-27

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08-15

小学美术体验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08-18

关于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