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

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

时间:2022-08-17 14:05:0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曾伴随几代人度过了整个中小学时代,但不久前这项评比制度却在深圳海湾小学被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个性化奖项的评比。这所小学之所以认为“三好学生”评比“气数已尽”,是因为“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面对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已愈来愈显示出其对人的发展的束缚性”。     类似的改革近几年在各地不断出现,这种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的评比方式是否可取?“三好学生”是否“气数已尽”?个性化评比是否过于激进?孩子们到底应该着力全面发展还是注重张扬个性?  周如俊: “个性奖”带给我们的教育理念     学生成长是动态生存的过程。我们知道,学生之所以为学生,是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学生身上难免存在的不足,学生也易犯错误。作为教师,应用“个性奖”式学生发展性评价学生,即是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在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这对学生身心发展是有益的。     学生成长是个性化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如果学生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教师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三好”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因此“个性奖”式学生发展性评价其重要性在于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生成长是多元智能的融合过程。“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其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我们必须承认并开发学生各式各样的智能和智能组合。“个性奖”式学生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关键是能否扬长避短。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学生成长是个性化全面发展过程。对于“三好”评比该不该终结,科学态度是:我们教师也要辩证看。在实施“个性奖”式个性化教育中,要防止因强调个性而产生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应试式”“三好”评价对我们是一个教训:不能否定个性,但在方法、取向上应该有一定的界限。毕竟“三好”评价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全面评价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要在继承“三好”评比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在评选内容、形式和程序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绝不能走片面的个性发展道路。  郑立平 王振云: “劳动积极分子”怎么了     我非常赞成设立尊重和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许多奖励,可我们设立的这样那样的奖项,是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多设几个奖项也容易,可在依然“高分”最重的现在是否真的能起到我们原本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大家一块深思。    似乎早已成了惯例,每年在大年三十上午,我和儿子都是先贴好春联再贴他的奖状。可今年我发现儿子不像往年那样兴高采烈,贴完春联后就独自到里屋看电视了。我进屋大声喊:“儿子,拿出你的奖状来,老爸给你挂起来!”可他却好像没听见,动也没动。我好纳闷:这小家伙咋了?走到儿子近前,推了他一把,说:“儿子,奖状呢?”谁知儿子根本不理我,反而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我更奇怪了,就跟过去,继续要。儿子好像是被逼得无可奈何地,慢吞吞拉开书包,抽出一张大纸递给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劳动积极分子的奖状。边贴边说:“儿子,怎么不高兴啊?”儿子见我在贴奖状,说:“爸,不要贴了,很难看。”我说:“为什么?奖状还难看?”儿子说:“劳动积极分子,又不是三好学生,学习好的同学都不愿意要,我也不愿意要。”我愕然,匆匆贴完就和妻子忙着包水饺了。饭后,我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首先替孩子问好,然后询问学生们评奖的事。他班主任说,这次考试通灵(我儿子的乳名)英语虽然没考好,总分没有进入前10名,但他在班里劳动卫生等非常积极,同学们选劳动积极分子时投了他40张票(儿子班里共有42人),在班里最多。 看完春节晚会,上床时已是1点多钟,闭上眼睛却又想起奖状这事,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们从小就高喊着劳动最光荣。上小学麦假里为学校拾麦子,我们至今还津津乐道。奖状,在我家老屋的墙上至今还贴着许多20多年前的奖状,有学习标兵,有三好学生,当然也有好几张劳动积极分子。无论是什么奖状,我都和父亲早早整齐贴好。我和父亲都最愿意看到别人来我家看见满满一墙奖状时的惊奇与赞叹,父亲帮我贴奖状时那张因起早贪黑长年劳作而满是皱纹的脸上展开的鲜花般笑容至今仍在我眼前闪烁。     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劳动积极分子的奖状”在他们眼里竟是惟恐让别人看见般的讨厌?  许孝栋? “三好学生”评选不能取消     不可否认,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因为个别学校在操作中过多地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使得“三好”变成了“一好”,是有些不够合理。但是不是把“三好”评选改为各种“个性奖”评选就没有弊端了呢?我看弊端更大。一个班级的学生到期末结束时,几乎人人都得到一份奖励,有的甚至拿到五六个奖励,可谓皆大欢喜。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太多的奖项,也使得奖励在学生眼中不断地贬值。一开始,学生可能感到很新鲜,很在乎,但时间长了,便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了。更何况,没有经过多少努力就轻易获得奖励,这种奖励也就没有多少的“含金量”,学生也就不会看重,这无疑也就失去了奖励的本来意义了。     学生和学生之间不能没有竞争,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竞争是促使其上进的有效动力,也是培养其公平竞争意识的良好途径。“三好学生”称号在学生心目中历来是崇高的荣誉,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利用评选“三好学生”的办法来激励学生在学习、品德等方面奋发进取是相当有效的。我们不能因为“三好学生”评选在个别学校中的“变味”,就全盘否定“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就取消它。相反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更加规范“三好学生”的评选,使其更合理,更科学,使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真正名副其实。     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人的大事,学校实行的任何措施,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内在规律,以有利于人才成长为出发点。不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盲目地搞出许多新花样,只会误了学生的前程,故不可不慎。  王其厅: 二者可以共存双赢     我觉得“三好学生”与“个性奖”完全可以实现共存双赢,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创立一个必须废除另一个。     众所周知,三好学生奖的创立,虽然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但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到这项奖项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太大的负面影响。从教育角度来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德、智、体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是极为有利的,不能为了强调个性,忽视学生的均衡发展。三好学生奖虽然颁发给几个人,但它带动的是无数学生的成长。因此,保留这个奖项很有必要。     个性奖的设立,体现了时代的特点,符合当前教育发展潮流,为此应该给予赞扬。它对学生个性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让更多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有助于个性化人才的出现,也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想法。眼下很多学校都开始这方面的探索,我们学校也在学生管理中尝试评选“校园之星”的活动,分类虽然有所不同,但思路、做法是一致的,那就是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从各个角度来树立榜样,使学生特长得以更好的发挥。     分析二者,虽然不同之处甚多,但都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强调个性与均衡发展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不能因为突出个性,就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于三好学生的评比是不是标本化,那只是评价方法的问题,完全可以调整,没有必要创立一个,就必须废除一个,二者完全可以共同存在,达到双赢的效果。  范通战: “三好”“个性”本相通     初悉此事,我不禁叫好,然静心思忖却又发现,“三好”“个性”本相通!于是心底不免又滋生出一种隐忧来——在“三好”的评价方式下,出现了抑制甚至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那么在“个性”的评价方式下,会不会导致学生“摒弃其它,专攻一术”的情况呢?     这样,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该如何去正确理解“三好”及“个性”的外延?笔者以为,“三好”绝非仅仅是指“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 ”,绝非只是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教育方针中的那个“等”字,一个“等”字涵盖了多少“个性”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假如说“个性奖评价”是一种不完全归纳的话,那么“三好式评价”就是一种完全归纳!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为“个性奖”喝彩呢?一方面应该是人们在实施“三好学生”评价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另一方面应该是“个性奖评价”使学生的努力方向更明确、更具体,也使评价更易于操作了。     明确了各自的优劣,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言概之,应扬长避短,和谐互补,实施“三好式评价”要力求使评价标准更明确、更具体,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奖评价”则需注意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要实现了这样的优势互补,无论是“三好”也行,“个性”也罢,都会对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冯贻联: “三好学生”过时了吗     “三好学生”曾伴随几代人度过了整个中小学时代,早已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代名词,而不仅仅只是代表“德智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学生而言,即便从现在非常时髦的所谓“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谈,“三好学生”也应该是一个最高的荣誉奖励。如果有人觉得学生个个都需要也都值得奖励,你就奖励好了,何必拿“三好学生”开刀?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系列个性化奖项的评比,如品德、学习、体育、健康、爱好、特长等13项‘个性奖’”,将“三好”变成了“13好”进行单项奖励。单项奖就单项奖,单项奖与“三好学生”奖并不矛盾啊?难道起一个新鲜的名字并且取消“三好学生”奖理念就先进了?     由于甚嚣尘上的应试教育的污染,现在学校里“三好学生”的评奖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相当多不够合理的情况,但这与“三好学生”这一称号本身有什么关系?这不恰恰说明澄清“三好学生”这一称号真正内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吗?为什么视而不见这一点反而将其取消了呢?     我们的教育需要真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非那些形式化的东西;过分关注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只会阻碍我们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真正进步。     希望我们教育的管理者们能够严肃地面对教育,真正认真地研究教育及其需要,按照教育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去做事,而不是一惊一咋地一味去追求什么轰动效应,这样做对我们的事业不会有什么好处!  单士兵: 用“个性化”革除“标本化”的弊端     一项研究表明,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只能起到30%的作用,而兴趣、爱好、性格、意志、心理素质、体格等非智力因素却能起到70%的作用。而教育评估机制本身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极大的激励性。要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环境,就必须改变僵化的旧的评估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深圳这家小学不评“三好学生”,改评“个性奖”,就是通过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比如,在推出的13项个性化评比中,每一奖项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评比标准,并以一种动物名称命名,如“爱好特长”的奖项为孔雀奖,要求学生“有广泛的兴趣,一项以上的特长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这种评比,较之“三好学生”评比,在评选内容、形式和程序上,都是创新,而且,这种多元化的评比,是着眼于“成人、成功、成才”的梯度发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种做法,是用“个性化”来革除应试教育的“标本化”积弊,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造能力的根本要求。  

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

     


【以“个性奖”取代“三好学生”?】相关文章:

开学典礼暨奖学奖教基金成立仪式发言08-24

我给老妈发个奖作文08-24

工作奖申请书04-26

终奖申请书07-20

优秀部门奖申请书01-22

优秀部门奖申请书06-19

优秀工作奖申请书06-25

班级诺贝尔奖_800字02-22

企业质量奖申报材料范文09-19

学习进步奖申请书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