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2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2

时间:2023-02-27 10:17:46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2

一套衡水中学的教学论 让我们再来看看衡水中学如何调x的值: 有这样一件事发人深思:近几年来,衡水中学每年都由全体学生投票选出几位“最佳仪表”教师,这项评选的本来目的并没有与教学相联系,但几年下来,评选结果总是与教师的教学效果高度相关,那些“最佳仪表”教师,往往也是教学成绩最好的教师,这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于是,学校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对教师仪表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衡水中学就是这样,长期以来对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就教师而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师德、人格,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层次等。但在诸因素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他们一方面联系本校的工作对教育教学的规律及思想观念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请了数十位专家搞讲座。1998年,学校引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把学习这一理论列入了上至校长、下至教师的考核目标,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校长、教师轮番登台搞讲座、谈心得,并定期组织考试,不论校长还是教师考试不及格,都要重新补考。 对于引进的教育理论,衡水中学绝不是照搬照抄,他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学习这些理论时,一定要“批判地学习”,学其精华,弃其糟粕,联系教学实践,学为所用,学而能用,用而见效,几年下来,形成了衡水中学一套自己的“理论”。 一、思想决定方法 关于教师“教育力”的理论,前边已进行了叙述。除此之外,衡中认为与教学效果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管理、学生的品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学环境等。在以上诸因素中,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又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密切关系,如他们认为,教师教学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自发”地产生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形成主动去寻找知识的心理驱动力。教师再适时施以巧妙点拨与诱导,学生便能够很快地获取新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与由教师通过讲授获取的知识相比,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就已在心里完成了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过程,把新的知识溶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形成了更高更完善的新的“认知结构体系”,并主动地为迎接新知识做好准备。 衡水中学一语文教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思路训练时,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美国科罗拉多高原一果农生产的苹果已与经销商签订了供销合同,但就在丰收在望之际,一场冰雹打得苹果遍体鳞伤,陷入困境的果农不得不找广告商做广告促销。问,假如你是广告商,你如何进行广告创意?请你为这一可怜的果农设计广告,并保证把果农的苹果以大价钱卖出去。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学生无不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学生们从医学、保健、营养、环保、心理学、美学……不同角度大胆创意,其中有的学生与美国广告商的创意如出一辙,更有一些学生的创意比美国广告商的创意更独特,更新颖。不难理解,在这堂训练课中,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意的学生,必把广告知识、语言技巧与医学、保健、营养、环保、心理学、美学……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样必能把握广告的真谛,进而把握“作文”的真谛——以自己的文章抒发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别人,感染别人。 衡水中学特别强调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四基”教学,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事实、基本方法。依据这种教学思想,衡水中学理化实验教学就做了重大改革。由过去教师总是“先讲后练”,即先把书上的知识告诉学生,然后再由学生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最终的心理感受是“确实如此”——书上说的是正确的,变为教师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得出结果,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原来如此”——客观事物原来是这样联系和变化的。同是一个实验,一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书本知识,一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书本。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好不言而喻。 上述事例说明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的其他方面与教育效果的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几年来,衡水中学大力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让我们再来解剖衡水中学近年来形成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衡中教学论 1997年,衡水中学大胆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的观点。为此,学校制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具体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具体要求是“三转”、“五让”,“三转”是指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五个要让”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996年之后,学校一方面加大自己的科研力度,发动全体教师搞教育探索和研究,一方面走出去学习,引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关于教育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 关于教学目标:经过长期探索,衡水中学如今确立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 关于目标的内涵:掌握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而提出的目标,与以前的“传授知识”、“教会知识”不同,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提出的目标。“传授知识”讲的是教师做什么,“教会知识”讲的是教师做到什么程度,而“掌握知识”是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他们认为知识教学只是一个必要的途径,要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标,途径可以千条万条,千变万化,目标却只有一个。发展能力:过去我们一直在讲“培养能力”,而培养所强调的是教师,把学生放在了被教师“培养”这样一个被动的地位,这样可能束缚了学生,也可能束缚了教师。而发展能力,体现的是学生主体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能力的束缚。陶冶品德:强调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品德得到陶冶而不是教育和培养,是一个内化过程,而不是停留在认知层面上。 关于教学过程:记者通过数十天的听课、研究课例,对衡水中学的教学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即通过大量的基本事实,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甚至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怎样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呢?教师首先应该创设一种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全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客观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大量客观信息间的矛盾。然后,再诱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对这一矛盾进行研究,矛盾解决了,学生学到了研究方法(学习的方法),获得了知识,克服了困难,陶冶了品德,从而形成了学生更高、更强的能力——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就完成了。 教学为什么一定要从基本事实(即客观信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呢?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说:“从知识形成的顺序和方式来看,一般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主要是通过亲自观察去接触和感知基本事实;第二层次是图像掌握,五官并用,主要从形象方面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就是以语言形式或数学关系去掌握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学生按照行为——图象——符号三个层次来接受新知识,则可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这也显然是教师最佳的施教策略。”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往往超越了行为和图象,直接到达了符号,即省略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直接到达了逻辑思维,其教学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对知识必然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必然是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也必然是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因而不能重新结构,更不能成为活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头脑必然要僵化! 但是完成上述行为——图象——符号——结构的过程,也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使上述四步在学生头脑中融化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符号和结构才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工具,当他再面对大量的基本事实时,才能十分顺畅地在基本事实与符号和结构间开通“直达车”。所以还要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再完成结构——符号——图象——行为——基本事实这样一个回合,从基本事实出发,又回到基本事实,这才是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后练习就其目的而言,就是为了这个回合,所以课后练习的目的决不是让学生反复地印证符号。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考试,考试(无论什么考试)都是给出一个矛盾存在其中的基本事实,让应考者从自己的认知体系中选择一个相应的“符号”和“结构”,去解决矛盾,选对了,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正确方法。 看过了衡水中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明白了考试的真谛,我们就不难明白衡水中学为什么会在高考中取得那么优异的成绩。 关于教学的要素:衡水中学认为,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因素有许多,如: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仪器、环境……但就教学的目的而言,这许多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因此,学生是主体;客观世界是客体;而教师、教学方法、教材、仪器、环境……其作用只是最大限度地使“客体”被“主体”所认识、所接受。因此他(它)起着媒介作用,是媒体。在众多的媒体中教师是主导。 对于教师是媒体这样一个定位,许多业内人士包括衡水中学的部分教师当初并不情愿接受。副校长张太庄做了这样一个类比:“现在的远程教育、网上学校,学生完全可以不到学校而只在计算机前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并没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仅作为一个编程的人,与教材的编写者一样,是一个介绍学生与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发生关系的媒体。” 这样一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三要素之间的地位。张太庄说:“教师只是一位红娘,等张生和莺莺走到一起了,红娘就不要再在二者之间充当‘第三者’了。”在教学中,教师迟早要从学生和知识之间淡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等学生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之中时,教师再去不厌其烦地讲解,那就是“第三者”! 教师如何发挥好媒体作用?一是要注意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如挫折、害怕、紧张、焦虑、嫉妒、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绪,创设浓厚的教学情意场,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二是启发学生克服认知系统的障碍。三是促进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和能力、品德。四是在整个过程中,时刻注意各种反馈信息,控制好进程。 学生永远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要更好地服务于主体。 关于教学的高度。校长李金池说,知识就象长在树上的桃子,教学活动的一切安排都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强调的是教师的诱导。“跳一跳”强调的是学生的努力。“摘”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个“桃子”是学生自己摘到的,而不是教师摘下来塞给学生的。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自然就得到了锻炼,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 如何把握高度。由于教材是一节一节编的,课是一堂一堂上的,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深陷于本节课的知识点上,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了知识的局部和具体问题上,学生看不到知识的背景和各点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而不是一个整体,学生的知识点很难及时得到同化和顺应,形成知识结构和新的认知体系,因此也就很难形成综合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在章节考试中成绩很好,在综合性的大考中成绩不好,其原因大都能从此找到。所以衡水中学特别强调教师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清晰地把握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也就明白了新的知识点与学生旧的认知结构水平有多大的距离,也就掌握了“教学的高度”。 把握教学的高度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能学会什么,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他们现在头脑里有什么。学生总是从自己已有的想法、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教学中碰到的新事物,从而影响到所学的新东西,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对这些观察的解释和获取新信息的策略,有的甚至会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应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结果造成思维杂乱,产生种种与科学概念格格不入的结果。反映在考试上,那些在考场上感觉不错、觉得“都会做”,而考试结果却出现许多错误,大都是这样的原因。问题出在考试时,但原因却在于教学过程中。所以,衡水中学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熟悉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熟悉他们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和症结,并对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具有高度敏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高度。 衡水中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复杂体系,这里只就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几个枝节做些介绍,以窥全貌。 一位站在思想前沿的校长 我们常说:“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衡水中学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一个“靠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又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理论的大好局面”,衡水中学的干部、教师都说:是因为有一位好校长。 李金池,1992年任衡水中学校长。上任时,衡水中学在衡水也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学校,到1995年,衡水中学的升学率已跃居衡水榜首,但李金池知道学校走的仍是“时间加汗水”的老路,按这条路走下去,不但他自己要被累垮,教师也要被累垮,学生也要被累垮。如今谈到当时的情景,他仍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觉得这条路已走到了尽头!”从1996年起,李金池提出要进行课堂改革,向改革要成绩,改变时间加汗水的模式,但如何改,出路在哪里?从1996年以来,在李金池的带领下,衡水中学为了寻找一条符合素质教育的道路,一直在苦苦地求索。从那时起,李金池对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要改革课堂教学,就要深入课堂。从那时起,衡水中学的教师便常常看到李金池坐在课堂上听课。一次,李金池听一位教师讲课,这位教师在课堂上让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圆满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连一句鼓励的话也没有,甚至没有让该学生坐下,就又开始了讲课。这个当时司空见惯、老师们并不以为然的细节被李金池记下。李金池通过听课还抓住了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细节:当学生回答问题与教师的正确答案不符时,有的教师往往会马上在课堂上对全班同学说:“请大家注意,某某同学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犯了一个大错误,是什么什么”,这时回答问题的学生情绪一落千丈,一节课都红着脸抬不起头来,再也不敢举手了。为了改掉教师们的这些“小毛病”,李金池特地召开了一个大会。他语重心长地对教师们说:“鼓励、赞许、肯定在激发学生灵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教师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在课堂上挖苦、批评学生。一般地讲,西方国家课堂纪律很差,发言的质量也很差,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傻,回答问题错误很多,但有一个特点,就是前者说过了后者绝不再说,他们的发言肯定与前者不同,否则就不发言,尽管回答问题很肤浅,甚至是荒诞的、没有道理的、牛头不对马嘴的,但教师对这种发言从不批评,不管多么肤浅、错误,教师总是说‘你肯动脑筋’,‘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很好,感谢你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自然过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有伟大的发现。而我们的教育却不允许失败,不允许说错话,一旦错了,老师就当众羞辱,让学生无地自容,如果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怎么能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难怪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小学生踊跃举手,初中生很少举手,高中生打死也不举手的局面。”李金池当时这番话中表述的教育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很有意义。衡水中学课堂改革就是这样从抓一些司空见惯的细节开始的。 1998年,有一位教师刚接手新班不久就进行了一次考试,考题出得又深又难,学生考分平均不足50分,紧接着就是讲最深的东西给学生听,这位教师说:“要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这件事被李金池知道了,他找到这位教师说:“你这样做,一是在学生中建起对老师的‘迷信’,二是打掉了学生的自信心。按新的教育观念,二者都不可取,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大胆地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怀疑名家,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教师,破除迷信,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只有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时候,能力才会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肯定会更加深刻。教师是园丁,培育花朵,但也能成为刽子手,扼杀幼苗。”此后,在李金池的倡议下,学校还专门针对考试做了一项规定:如果学生某一次考试平均成绩偏低,就列为教学事故,对老师进行处理。 1998年,李金池在外地学习时接触到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便立刻西进西安,向张教授请教,并两次请张教授到衡水中学为全体教师讲课。 2000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的思想,李金池看到后,又立刻北上长春向史教授学习。2001年2月8日,李金池专门就“尊重的教育”做了辅导报告。 李金池关于“尊重的教育”的报告(摘要) 根据我校的校情,在这个学期,我们要明确地提出“尊重的教育”这样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尊重的教育”理念内涵及其意义“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尊重教育规律。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第二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三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实际上“尊重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或者说“尊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我校要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倡导这样一个教育观念呢?第一,“尊重的教育”这个提法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第二,倡导“尊重的教育”,是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这个提法本身对于铲除传统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倡导这一教育观念,对于推动当前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倡导“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文化氛围,一种价值期望,其目的是以此来陶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规范我们的教育行为,使我们的师生去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性的压抑和戕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教育观念对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为什么近代以来世界上100项重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我们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近百年了,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正牌的中国人与此有缘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认识啊!江泽民同志也精辟地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兴国。”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革,我们真的很难兴国啊!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拉大啊! “尊重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人讲,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21世纪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训育。在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 1.在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改变管束过严、“围追堵截”的老办法,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倡导“尊重的教育”,就是要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坚决摒弃那些用贬损人格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做法。 3.倡导“尊重的教育”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强行灌输,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任意操纵、控制,而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尊重的教育”还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 5.“尊重的教育”还要求我们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也即所谓“因材施教”。 6.“尊重的教育”也要求人们以尊重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特别是要尊重和尊敬教师。 7.倡导“尊重的教育”,不是让我们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是让我们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道德自律性,促进教育者主动、全面地发展。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尊重的具体体现。“尊重的教育”不是无条件的尊重一切,对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2

[1] [2] 下一页


学生的一些不正当的需求和违纪行为不仅不应尊重,而且应严格禁止,严肃地批评教育,对情节、性质严重的甚至要给以处分,这样做是对受教育者在尚未认识到其人性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终极性尊重。 8.“尊重的教育”更要求我们教师自尊,树立新世纪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还要求教师之间、同事之间互相尊重,协作进取。 今年7月,高考刚完毕,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李金池又在谋划外出学习。这就是李金池——一个永远站在思想前沿的校长。(本报记者杨占苍《河北教育报》记者唐文博 通讯员张永 董安民) 明日本报第五版将刊登《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探秘之三》,敬请读者关注。 衡水中学光荣榜: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河北省教委授予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称号河北省科协、省教委、省科委授予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重点实验研究基地中共衡水市委、市政府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河北省建设厅授予省园林式单位称号河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河北省教育厅授予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称号河北省体委、省教委授予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2日第4版       

上一页  [1] [2]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2】相关文章: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108-17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308-17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408-17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数学教案06-06

下学期 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08-17

对《大学》教育思想的解读08-23

解读“教育即生活”08-17

第一册函数解析式的求法08-17

函数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