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时间:2023-08-08 11:40:14 赛赛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学校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变革引发了“教育危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

  眼下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回首过去,各国中小学教育在即将过去的世纪里已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均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仍在积极地探索进行各种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方位改革。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面临问题的不同,改革的重点和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完全一致,发展前景也各具特色。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改革的持续时间比过去大大延长了,十余年的改革迄今尚未有结束的迹象。这一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育领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多,涉及面广,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二是各国改革教育的决心比以往更大,采取的改革措施的层面更多,范围比过去更广,呈现出宏观领域的和微观领域的改革并重的明显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特征。可以说,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刚刚拉开,距改革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各国都在致力于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体制。这些均意味着各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改革将持续进入下一世纪。

  就发达国家而言,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纷纷掀起了一轮新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浪潮。这轮新的教育改革既不是上一阶段教育改革的延续,更不是上一阶段改革的简单重复。这是因为,无论是从教育改革的背景,还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都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后初期各六、七年代,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较为独特。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来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压力是来自民主化运动的推动,如涉及众多国家的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就是一个突出例子。从国际背景来看,则是出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势力争夺世界霸权地位的需要,这可以从包括中小学教学改革等措施方面反映出来。而到了八十年代,美苏争霸虽仍在继续,但争霸的重点已从军事领域扩展到经济和科技多个领域。特别是随着德日两国的兴起,这种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了。

  第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与过去已有所不同。从数量上看,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数十年前普通达到了9年以上。如果从普及的角度来看,发展水平则更高。例如,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就学率已达到90%以上。日本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已高于95%。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持续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不会给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况且,一些国家原先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也得到较好的调整。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在数量上去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是如何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提高人才培美的质量,以应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三、在教育的量的方面得到较好解决的同时,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中小学教育所暴露出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突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这是公认的事实,在各国政府或民间发表的大量的文件或报告中得到充分的披露。其次,公立学校逐渐失去办学活力,办学效率低下。再次,学校道德教育出现危机,学校中的吸毒、暴力等问题日趋严重。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是这轮新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宗旨和出发点。

  以美国为例,人们在对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一上基本脉络或指导思想,即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equity),其次是要有利于促进种族间的融合(integration),最后才是要在办学水平上达到优质(excellence)。在这里,各种矛盾的主次位置一目了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显然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改革的关注点与先前大不相同了,三者的位置似乎颠倒了过来,如何提高质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正因为教育改革重点的变化,美国教育学者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看作是美国历史上继进步主义教育改革(progressive reform)和六十年代的公平教育改革(equityrefor)之后的第三次教育大改革,即优质教育改革(excellence reform)。

  英国在八十年代之前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中等教育的综合化改革上,相比之下,教育的质量问题多少有所忽略。到了八十年代,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意识到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办学效率的低下已到了不堪容忍的地步。自1988年起,相继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等一系列立法或政府文件,决定对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教育制度进行二战结束以来最为全面的改革,以建立起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育体制。

  此外,法国、日本、德国等国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也相继发表研究报告或颁布立法文件,对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教育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也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发达国家,今后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的提高上面。发达国家教育在量的扩充方面大体上已经上移到中学后教育阶段。中小学在量的发展上已不是主要问题。当然,中小学教育也存在留级和失学等问题,但这主要不是由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或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恶劣所致,而是由各种社会弊端所引发。如果社会弊端不能够得到很好地革除,教育中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而在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应该承认,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远非令人满意。因此同样面临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但如何在数量上满足广大适龄青少年的教育需求,仍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项更为迫切的任务。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发展的起点低,这表现在教育的普及率不高,适龄青少年的在学率低。其发展水平甚至比部分发达国家晚了一个世纪。世界银行1990年发表的题为《初等教育:世界银行政策文件》也指出,在可见的将来,亚洲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仍无法做到普及初等教育。如在墨西哥,到八十年代未仍有30万名儿童没有机会进入小学1年级学习。在已经入学的660万儿童中,有45%的儿童不以完成小学6年的学业。在农村和民族地区,这一比例超出80%。二是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中小学教育的普及造成很大的压力。一些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过重的人口负担加上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以及社会动乱等原因,发展中小学教育所承受的压力比10年甚至20年前更大了。这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反映出来:在中国和印度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小学的数量只可满足不到65%的适龄青少年的需要。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小学的学生中能够读完小学的不到70%。据预测,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仍有超过1亿名儿童无法入学,而12-17岁青少年中无法在校学习的人数将超过2亿名。这表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要纠正过去在制定教育政策上的偏差,真正做到重视基础教育,以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

  二、在微观领域,各国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方面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方案正在付诸实施。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将会调整措施和步聚,但总的方向不会改变。这包括继续改进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和体系,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手段,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最低限度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具体而言,近年来各国中小学微观领域的改革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从课程设置来看,除了原先就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的国家外,以往长期以来一直是地方和学校各自为政,实施多样化课程,采取不同标准的国家近年来已经或正在打算改变传统的做法,转而实施全国或地区一级的统一课程,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并采取相应的统一的评价措施。同时,按照各门学科的重要性程度对课程进行分类,规定各门学科具体的教学时间或成绩要求。除了英国的做法外,美国近年来也一直在探讨实施全国或州的统一课程。除了1983年提出5门“新基础学科”外,199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也提出统一设置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5门“核心学科”’并制定全国的评价标准和考试措施的主张。另外,其他许多国家近年也有类似的措施。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对本州的中小学分别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课程”。小学的主要学科是:英语、数学、科学与技术、人类社会及其环境、创造与实践、卫生与体育。中学的主要学科是: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现代与古典语言、技术与应用学科、工艺、个性发展,卫生与发展。印度也已制定了中小学的全国统一课程,对教学科目和教学时数等均作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成绩评价等方面采取统一的要求或标准,成为各国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第二,从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来看,随着一些国家对中小学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或最低限度课程的规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二者一主一辅的地位得到明确。过去欧美一些国家过分强调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致使许多学生避难就易,导致他们基础素质下降。这在有关国家已引起深刻的反省。近来多数国家的共同做法是在强调学生要在完成规定必修的各门基础课程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倾向提供充足的空间,鼓励他们选择一定量的选修课程。而在一些原先规定过死的国家。则采取了增加选修课的做法。如日本,近年来在初中扩大选修课范围和种类,加强发挥个性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也比以往更加多样,学生的选择自由度也更大了。

  第三,从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的关系来看,综观各国的情况,除了极少数国家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开设较为浅显的职业技术入门性课程外,多数国家从初中阶段起便开始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职业技术课程。但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课程在目标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劳动态度,了解社会各种不同的职业领域,通过一定量的活动或劳动,使他们掌握某些基本劳动技能。在普通中学的高中阶段,职业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与各国高中所采取的模式有对应的关系。除了选择职业一轨的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职业技术课程外,一般说来,各国也都为普通高中或普通一轨的学生开设一定量的职业技术课程,让学生选修。

  第四、将改进和完善评估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当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忽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成绩评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纷纷改变传统做法,相继开始实施统一和严格的评价和考核措施。

  英国在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的同时,开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定严格的评价体系,包括对7、11、14和16岁4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统一的考核评估。近年来虽对此作了些调整,但总的原则和方向不会改变。法国提出要使评估形式现代化,并采取了完善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具体标准和措施.甚至连美国这样一个历来十分强调教育的地方分权以及学校和教师的独立性的国家也在积极探讨建立全国或州一级统一的对中小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如《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就提出要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建立统考制度。近年来,一些州已经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措施。澳大利亚在探讨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时,也将制定以州或全国统一评价制度当作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第五、各国还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如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美国将恢复和加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3年,成立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联合会。该会给“良好的品德”下的定义是:“理解和尊重核心道德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行事”。此外,还提出了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十项基本原则。英国政府也于不久前专门发表了有关公民教育的文件,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在日本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也始终把加强道德教育当作一个重点。

  三、从宏观方面来看,为了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公立中小学缺乏活力,办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各国从学校的运行机制入手,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扩大家长的参与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传统上实行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还是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都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将许多原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推行的所谓“学校管理的地方化”(LocalManagementofSchools)的改革,就是一个例证。

  第二,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改进和完善了中小学学校董事会的运行机制,使之更为规范化和民主化。各国采取措施完善了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中规定了校长、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了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社会要求。例如,新西兰颁布了《教育法》,制定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步聚,其中包括制定学校宪章(SchoolCharter),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董事会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权力,赋予家长更大的教育参与权与选择权。丹麦颁布了新的国民学校行政管理条例,强调发挥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和家长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逐级下放教育管理权限,赋予学校董事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瑞典政府也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的议案,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决定赋予学生及其家长更大的责任和权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校,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

  第三,扩大家长的选择权利。各国近年来的改革改变了多年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不利的状况,赋予他们主动的选择权利。在这方面,典型的有英国实施的“入学开放”的新的入学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来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就读,而不必受过去按片就近入学的限制。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学校为了吸引学生面相互开展竞争,以提高办学水平。在美国,一些州也相继采取了与此类似的允许家长在居住地学区内或跨学区学校间为其子女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措施,前者叫做“区内选择方案”(Intradistrictplans),后者叫做“跨区选择方案”(Inter一districtplans)。这一做法目前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第四,改革公立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改革中,各国对公立中小学的办学体制少有触及。长期以来公立学校的运行机制实际上使得公立学校在办学的质量等方面既不向政府也不向社会负责。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一些国家开始探讨在不改变公立学校性质的情况下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方面的例子有近年来英国许多公立中小学相继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接受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直接拨款学校。这些学校获得了办学经费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人事权,比以往更能够独立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并要在办学质量上达到规定的要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办学体制已经逐渐在英国形成。

  在美国,公立学校也出现了色彩斑阑的多样化的趋势。除了近年来出现的“选择性学校”(AlternativeSchool)、有吸引力的学校(MagnetSchool)和“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School)外,一种新型的公立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School)也在迅速增加。其主要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公立中小学进行改造,学校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订立在招生、办学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换取政府的办学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中小学形成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据统计,到1996年底,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出现了特许学校,总数已达500所左右。特许学校的出现意味着美国公立学校的办学开始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公立学校也出现了所谓的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措施。这包括采用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引人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与工商企业的合作,等等。

  第五,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综观八十年代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私立学校出现了复苏和发展。如果从教育发展较长远的时间加以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到私立学校由占统治地位到逐步削弱再到逐步复兴的过程。追究原因,有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也与公立学校学生成绩下降、吸毒和暴力等问题突出有关。各国政府开始对私立学校采取鼓励或支持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美、英、加、澳等许多国家私立中小学的比重均有所加大。近年来,俄罗斯也在私有化运动的带动下,原苏联国有化的单一办学模式已改变,出现了大量的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兴办的中小学,形成了公私立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

  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人类正步入信患社会,九十年代以来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远距离教育的迅速推广,预示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变革的开端,也给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静态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充分的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人与人、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将使教育的手段发生极大的变化,也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使教育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获得与今天的课堂一样的教学情景,可以得到逼真的、即时的教育,不仅可以与教师(或许是全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反馈,也可与同学(不会再限于“班级”有限的人数范围)进行各种交流。

  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各国主要是将远距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来加以应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校教育的形式并不因远距离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发生大的变化。如在非洲一些国家,人们利用广播电视等远距离教学手段来普及中小学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人们把这看作是远距离教育的三大模式这一。在不少国家,人们已将“远距离教学法”(distance一teachingmethod)当作中小学中一种新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上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例如,在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为中小学播放卫星电视课程,许多地方已开始通过计算机联网进行双向交流式远距离教学。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学的水平和效率,一项“明星学校计划”(StarSchoolProject)自1988年底起开始实施。根据这一计划,联邦政府教育部提供三千多万美元资助部分中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卫星电视教学实验,为最终在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远距离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开始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模式。1996年,美国已经出现了一所没有课本、全部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中学。这种新型的学校眼下虽仍处在实验阶段,但相信会逐步推广开来。在本世纪末之前,美国计划使所有的中小学都实现与互联网络联网。1997年3月,法国总统希拉克也提出要仿效美国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的做法,在2000年前使所有中学与国际互联网络联网,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并在2002年在中学生中扫除计算机盲。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也都制定了与此类似的计划。

  远距离教育在中小学广泛的推广势必会给教育带来新的课题,这包括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师生关系等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可以说,包括中小学教育内的整个教育体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化教育开端于 20世纪初的电影播音教育,其发展主要在 1978年以后,30多年来,电化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追赶潮流阶段。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电化教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大多数学校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器材,建立了电化教育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等。

  部分学科还编制了与之配套的电化教育教材,教师也初步掌握了电化教育技术,并对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这30多年里,中小学电化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效显著,但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显现。

  1、思想观念。

  许多人认为电化教育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可有可无,对电化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以音像媒体为主的视听教育上。事实上,随着高科技的兴起,电化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即只重视硬件设备的添置,忽略了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许多教师不知如何操作硬件设施,致使购买的设备成为了摆设。

  2、师资队伍。

  发展电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然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普遍存在专职电化教育工作人员少,兼职教师多的现象,而且多数专职电化教育人员不懂专业学科的教学,没有教学经验,往往以设备、技术为本位,轻视教学研究,使电化教育难以深入课堂。而兼职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不熟悉电化教育业务技能,对设备的操作、使用一知半解,特别容易因操作失误影响教学。兼职教师因缺乏电化教育专业技能,往往带有畏怯心理,因循守旧,忽视电化教育的课堂设计和改革,而专职电教人员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充分展示电化教育技术的魅力。

  3、硬件配置。

  大部分中小学在硬件的建设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目前,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设备陆续进入了中小学课堂,部分学校还建立了校内教育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但其中有许多学校在教学设备的配置中存在录音、投影器材较多,录像、电视设备少等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由于投入经费不足,有些学校并不是每一个教学班都配备电化教育设备,教师上课时还要不辞辛苦地将这些电化教育器材全部搬进教室,下课后再搬回实验室,使用起来相当不方便。加之地区、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相当多的农村中小学而言,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所以电化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

  4、教材。

  目前,中小学电化教育教材的数量、品种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许多学校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机无片、有枪无弹”的情形,这与“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购置偏见及软件配备开发观念有关。 各学校的教材主要通过购买、收录、自制和交流等途径获得。但由于财力的限制和建设理念的偏差,其数量还显得远远不足;而且这些教材往往达不到教学方案的要求,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自制教材是一条出路,但各单位自行开发和制作的教材又受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电化教育技能、费用和精力等条件的限制,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教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电化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

  5、管理体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学校纷纷成立各类电化教育教研室,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教研室、多媒体教学中心、语言室等,这些部门往往各有其主管领导。这种“小而全”的多中心互相并存但又互不联系的局面,使得电化教育研究与应用无法形成合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对策。

  中小学电化教育是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自 1978年重新起步以来,虽然得到了全面、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受阻。面向 21世纪,电化教育的发展有了许多新的机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教育任务,中小学电化教育必须走改革发展之路。

  1、更新观念。

  众所周知,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针对思想观念落后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学校应提倡和鼓励教师多角度、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电化教育实践研究。教师应关注电化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用新的电化教育思想观念审视电化教育。因为只有更新了观念,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电化教育的改革才能深入,电化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确立,才能使电化教育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2、加强培训。

  培训一支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是电化教育深入开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人员培训,特别是专、兼职电化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专业进修和培养骨干教师等,使他们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

  此外,对专业学科教师进行硬件使用、软件开发方面的培训。学校可以请业内权威人士做专题讲座,进行全员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硬件使用、软件开发等实际操作能力。

  3、硬件重组。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与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小学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因此,学校应该把电化教育的重点放在班级,每个教室都必须装备投影器、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化教育设备。为了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中小学在购置新设备时务必认真分析各项设备的功能,力求购买的设备“适用、够用、好用”,从而把节约出来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对于偏远、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很差的农村中小学,应积极争取社会各方大力支持和援助,着力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

  4、教材建设。

  中小学电化教育教材建设应采取引进和自制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自制为辅。为了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教材的编辑、出版部门在编制教材时应紧扣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精彩、精练、经济实用、方便教学等原则,最好配套和互补。另外,对学校而言,一方面,要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加大对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自制教材并加强技能培训。同时,作为职能管理的电化教育部门,还应重视现有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建立电化教育教材库,实现资源的共享,以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也是解决电化教育教材缺乏的可行而又有效的措施之一。

  5、科学管理。

  目前,针对中小学电化教育管理分散的状况,应遵循“节约教育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统一职能、统一管理”的原则,把学校内部各种教育技术机构统一纳入“教育技术中心”,以避免“多中心”,小而全。而教育技术中心”的设置,应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原电化教育中心基础上改建,也可以由多个相关机构合并而成,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统一运作,形成合力,从而使硬件的配置和维护,软件的开发和采集以及教师的培训等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展望】相关文章:

世纪之交谈物理学发展的方向08-05

世纪之交的中国中小学电化教育08-17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08-17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展望08-06

浅析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展望08-22

我国病案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展望08-05

国际ITS的发展及对中国发展ITS的思考08-06

国际ITS的发展及对中国发展ITS的思考08-06

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