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时间:2022-08-17 16:27:3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入文、入境、入心

入文、入境、入心                     ---------- 谈语文好课的标准 江苏省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吕伟忠        213233 从教以来,执教各种类型的课已有二千多节,可让自己感到十分满意,久久回味的课就那么几节。为什么会对这几节课情有独钟呢?是教法?是学法?是媒体?抑或是,又抑或不是。随着对《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茅塞顿开。原来,这几节课后不仅教师感到无比轻松,无比释然,而且学生两眼也熠熠生辉,仿佛沉浸在课堂的愉悦之中。于是,就有了我对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入文、入境、入心。 大凡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要经过这样三步,即: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不经过以上三步的锤炼,就很难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文本也隶属于文学作品,所以它的学习也脱离不了这三个过程。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共同经历这三个过程。课文中的语言才会被学生不断地内化、吸收,僵化的文字才能鲜活起来,情感才会被调动起来,思维才会被激发,才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   一、直观感受,入文,让文字鲜活起来。 因此,在备课时我总是按文学作品阅读的步骤去阅读课文。然而,教师在经历以上三个过程时,是以成人的眼光来阅读的,儿童阅读时由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与成人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需把自己当作一个儿童,以儿童的眼光再次阅读课文。通过两轮阅读,就会形成备课时的一条主线,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设计学法,引领学生阅读感悟课文了。 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经历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这样教师与文本、学生间的共鸣点才会增多,课本语言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到了学生的嘴里就有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和个性,语言符号就 会 成为有生命的载体。师生围绕这一载体开展的对话都是那么自然、流畅。 二、设身处地,入境,让情感丰富起来。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求知欲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健康的情绪体验,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 设身处地就是要求阅读者把自己当作作者,与作者一同激动、感伤。没有一定的情境作为信托,学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学生不易体会阿炳是在苦难、凄惨中创作这首歌曲的。更无法理解乐曲中抒发阿炳对社会的控诉。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阿炳悲惨生活的心境,我创设了一种情境: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手执二胡,沿街乞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眼;晚上露宿街头。画面播放的过程中,始终萦绕着那段凄凉悲惨的音乐。学生们目睹这样的画面有的眼圈通红,有的小声啜泣,整个教室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画面看完后,我说:“看完了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让人痛心;社会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竟让他流落街头;老师,看了画面我都流泪几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如果阿炳还在的话,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看了画面我已理解了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让人伤感的《二泉映月》,这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 “情随境迁”,一个情境的创设,触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迸发。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白,我感到无比的惬意。 三、“名理分析”、入心,让思维活跃起来。 语言文字像涓涓溪流一样流入师生的心田后,师生的思维的火花就会迸发,创造的激情就会被点燃。语文教学提倡“文道结合”,一般的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某种观点或情感的流露,虽然我们不必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刻意地去探究文章中所包蕴的这一切,但是,我们又不能在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深切的感悟的基础上不提升他们对课文意境的探寻。过去,我们脱离了文本实际,过多地纠缠在所谓的文本理性分析上,使学生既没有感悟到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又没有能从空洞的理性分析中得到什么;现在一讲到分析,大家就有一种担心与恐惧,唯恐沾上“思想保守”的边,于是就将“名理分析”舍弃不管,对学生思想的提升无疑是一大缺憾。熟不知,学生的思想情操的提升就是在这一篇篇的文章中积累并丰富起来的。由此可见,“名理分析”是引领学生思想提升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我在教学《天游峰扫路人》这一课时,紧紧抓住对扫路人的精神境界的感悟这一脉络来设计组织教学。开始让学生认识这是一位怎样的一位扫路人?学生通过与文本的接触较好地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对扫路人的外貌和游客的几次对话有了较为细致的整体认知;接着我让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扫路人,这是将文本中积累的对扫路人认识的提升,学生通过描绘很好地将文本语言进行了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然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如果我是一名游客,三十年之后再去寻找扫路人,你认为我还能找到扫路人吗?对于我的寻找你有什么担心的吗?学生由于认知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在相互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通过辩论,学生体会到了扫路人高尚的生活情趣,从而明白人要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这样才能为生活增添乐趣。 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对语文课的评价也必须以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为基础。只有建立在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的,轻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离开了这一载体去孤立的谈好课的标准,那都是空洞的,不真实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