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时间:2022-08-17 17:06:1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作者:李建平 发布时间:2003-11-18     与专家工作组成员一道,我们来到一所小学听课。授课教师手里拿的不是课本和粉笔,而是各种小礼品,还有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模型。教师不断地提问题,学生跳着、喊着、抢着回答。没有抢答上的学生则抗议:“我还没有回答呢?”这种课堂秩序别说是学生感到新鲜,就是教师也是头一回见。这种颇为新鲜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改革举措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对于这样的课,有人提出质疑,也有教师产生顾虑和担忧:“这样一来,孩子的天性自然是得到发挥了,可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会不会出问题?”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课堂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纪律?这几乎成为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专家指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而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能不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也就是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并不是有了安静的课堂,就意味着有了一堂好课。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
    对此,许多专家呼吁,现代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不要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鼓励提问,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学生插嘴,并不是“不尊重教师”、“破坏课堂纪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冲破某些不必要的约束。
    当然,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课堂确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可是,守纪律是否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老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这显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影响教学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手段。
    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在实验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还可以找老师请教,没有喧闹声,但是,他们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或沮丧的动作和声音。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习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教师过于威严,学生心情受到压抑,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学生是否遵守纪律?其实这是教育观念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6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