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时间:2023-02-27 11:47:49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课堂实录:
    (课前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已出示课本2-3页“解决问题”的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刚才上课前,大家都在观察和议论这幅图,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有很多小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有的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生3: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要去买面包”。
    生4:看木偶戏的小朋友中有几个想去丢沙包,走开了。而另一部分小朋友又加入进来看木偶戏了。
    生5:有1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
    2、师: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木偶戏的情况吧。
    (课件出示“木偶戏”主题图)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解决看戏问题。
    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师边说边点击出示对话诓“原来有22人在看戏”;“我们去丢沙包吧”;“我们也来看戏了”。)
    (学生交流。)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生:我能解决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了。
    师:(边点击对话诓边说):你跟小精灵明明的问题一样“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做在本子上。
    (学生尝试解题)
    师:谁来说说“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现在看戏的有29人。
    师:有不同答案吗?(生:没有。)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是22-6+13=29(人),因为原来有22人,走掉6人要去掉,又来了13人要加上。
    生2:我是22+13-6=29(人),先加上来的13人,再去掉6人。
    师:可以吗?(生:可以。)
    生3:我是22-6=16(人),16+13=29(人)。
    (生:也对的,就是分开来了。)
    生4:那么还可以这样:22+13=35(人),35-6=29(人)
    (生:我也想到了。)
    你能不能把这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协作交流。)附板书:(1)22-6+13=29(人)        (2)22+13-6=29(人)
     (3)22-6=16(人)       
     (4)22+13=35(人)
      16+13=29(人)               35-6=29(人)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对这四种方法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第(1)种和第(3)种其实是一样的,第(2)种和第(4)种也是一样的,只是下面两种是分开写的。
    师: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学生在瞬间的思考后都欣喜地表示认同。)
    2、解决买面包问题。
    师:我们解决了看戏的问题,下面我们该去面包房了。(课件出示面包房的主题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小朋友再排队买面包。
    师:对呀,可能刚才小朋友玩得有点饿了吧,看他们买面包多有秩序,不济不闹,排队购买,我们平时去超市排队吗?
    生:当然排队。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1:面包师傅的面包有可能会不够,因为排队的还有好多小朋友。
    生2:面包师傅零钱可能会不够,找不开了。
    生3:面包师傅一共做了多少面包?
    生4:一个面包要多少钱?
    生5:王老师,看到这些面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师:大家的想象非常丰富。可能我们平时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现在,图上出现了这么些信息。(课件出示对话:“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了8个面包。”)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1: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卖去22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生2:左边的小朋友和右边的小朋友一共买走了几个面包?
    生3:如果知道一个面包的价钱,我还能算出买8个面包多少钱了。
    师:当然,你真棒。
    生4:面包师傅那里还有多少面包没有买走?
    师:这个问题又和小精灵明明的一样了——“还剩多少个?”(课件出示对话?)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思考片刻
    师:大家在本子上试试看,该怎么列式计算。
                        ——生尝试解题。
                        反馈:方法(1)54-8-22=24(个)           (2)54-22-8=24(个)
                                  (3)54-8=46(个)             (4)54-22=32(个)
                        46-22=24(个)                 32-8=24(个)
                                  (5)22+8=30(个)
                        54-30=24(个)
                        师:能不能把第(5)种方法也写成一个两步的算式呢?
                              54 – 30 = 24(个)
                                
                              22 + 8
                        (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生1:把22和8放在30的下面。(生1板书:                     )
                        生2:王老师,我和他不一样一点。
                        
                        
                              54 – 30 = 24(个)
                                
                              22   8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生2板书:                       )
                        
                        ……
                        
    师:你们的想法都对,30就是由22+8得来的,你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创新,老师你们鼓掌。(师生鼓掌)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把30去掉,写成54-22+8呢?
    (生:不能,这样答案不一样了。)
    师:在数学中我们一般用一种小括号的形式来把这个算式写成两步式题。54-(22+8)=24(个),小括号象两扇门,把22和8这对好朋友关在一起,在计算时,我们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2+8=30,再算54-30=24,这和刚才两位小朋友的意思一模一样,只是在写法上改用了小括号。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巩固小括号的应用

[1] [2] 下一页



    师: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括号,你能来算一算吗?
                        (课件出示算式,一组一组出示。)
                              25-(5+15)==
                              25-5+15=
                        (1)
                        
                              25-15-9==
                              25-(15-9)=
                        


                        (2)
                        
                              25-10+5==
                              (25-10)+5=
                        (3)
                        
                        


                        ……
     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上面两组用了小括号后,答案不一样,第(3)组两题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小括号在前面的话,答案是一样的,小括号在后面结果就不一样。
     师:在这三组题中是这样的。
     生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
    2、拓展编题。
    师:前面大家还提到“有1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那么跷跷板那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然后再听听你们小组中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学生边思考边小组交流。)
    反馈:
    生1:我是这样想象的,“原来有12个小朋友再玩跷跷板,有4个小朋友玩累了走了,又来了5个小朋友,请问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生2:我能解决他的问题,12-4+5=13(个),现在有13个小朋友。
    生3:王老师,我写了个算式请大家猜一猜什么意思,12-(4+5)。
    师:哇,你还用到小括号啦!(生3很是得意。)
    师:同桌相互猜猜他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猜测非常热烈。)
    生:12个人玩跷跷板,一共走掉9人,其中第一次走了4人,第二次走了5人,现在还剩3人。
                        (大家一致认同。)
    师:有可能买面包去了吧。
    3、独立作业。
    师:今天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下面,请大家独立完成书本第6页的第1、2小题。
    教学反思:
    1、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从课一开始,学生就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进入情境,“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善于想象的低年级孩子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在学生感兴趣的画面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始点燃了。接着的“看木偶戏”和“买面包”学生的兴趣有增无减,尤其在买面包中,学生想到
    “面包师傅的面包有可能会不够,因为排队的还有好多小朋友。”“面包师傅零钱可能会不够,找不开了。”“面包师傅一共做了多少面包?”“一个面包要多少钱?”“王老师,看到这些面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听来可爱,似乎在进行想象训练。当师老师提到“跷跷板那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想象又一次打开了“闸门”,在自主遍题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且掌握了如何去提供一定的信息和从中提出问题,巩固了题目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没有呆板的数量关系的说理分析,灵活、积极的思维状态胜过了说理,这是我在新课程中“用数学”方面的对“说理分析”的尝试性的突破。
    本课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自己编题,使整堂课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2、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学生手中。
    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孩子们自行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顺理成章地把画面“切换”到了“看木偶戏”的“镜头”。“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由学生根据画面情况及自己的想象提出问题,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解决问题。包括小括号的产生:
                              54 – 30 = 24(个)
                                
                              22 + 8
                              54 – 30 = 24(个)
                                
                              22   8
                         
    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完善地认识了小括号,并掌握了如何运用小括号。如果前人没有规定好,那么孩子的方法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把第(5)种方法也写成一个两步的算式”的问题。当主动权掌握在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是会不断闪现火花的。这是我本节课自感比较满意的地方。
    3、教师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新的理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始终要为学生学习服务”。本课简单的几张幻灯片的制作,却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起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尽管课上的很多时间并不是在“解决问题”,比如“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丰富图的内容,更在丰富儿童的想象。再如“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极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当老师要求学生把“22+8=30(个)54-30=24(个)”也写成一个两步算式时,孩子们的思维是积极的,创新的,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这两个算式可以写成“54-(22+8)”,那么就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的过程,尽管结果或许差异不明显,但至少这个过程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将很难具备。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服务,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2月27日星期日

上一页  [1] [2]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8-25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8-06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3-17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4-06

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1-19

解决问题2教学反思01-0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03-20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5-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反思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