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倾注热情激发自信

倾注热情激发自信

时间:2022-08-17 17:45:43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倾注热情激发自信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古代塞浦路斯有一位叫做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的国王。他非常善于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具美丽少女的塑像,并且对这具塑像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期望,精雕细琢,最终竟然如愿以偿地使少女活了过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罢了,并不具备可信度,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那就是如果我们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寄予越大的期望并付出努力,我们就越有可能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教学工作。其实教学过程不就是一个“雕刻”的过程吗?教师即是雕刻师,而学生则是雕刻师手下的作品。雕刻师能按照自己心中的构想和希望,将一块石材雕刻成形,而教师应该也可以培养出与自己期望水平相符的学生来,简单的说就是使学生的学业朝教师设置的目标发展并最终实现之。早已有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志向水平)相关。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每一个班的老师: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习冲刺潜力”。八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求知欲更强”,“更有适应力与魅力”。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为方式将这种暗示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于是更加信赖老师,积极起来,并给老师以反馈。老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感到他们更加顺眼与可爱,更是会把自己的感情与期望投注到学生身上,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罗森塔尔借用典故将这一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望效应”)。

从以上实验的效果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效应广泛地运用与我们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我校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若能很好地运用这一效应,必将对我们教学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现状来看,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缺乏自信,学习兴趣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而且影响甚广甚深。如果仅有教师单方面进行外在教学、灌输知识,而没有学生由内在需要而主动接纳的话,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困难的。相应的,教师们也就难免对学生失去信心,教育热情不足,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如此一来,学生更学不好,教师也因此更无信心,教与学便陷入一种难以解脱的恶性循环。既然基础差已是难以改变的现实,那末我们只有从可以该变的心理状态着手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形成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即学习动机。但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该调整好自身心态,才能对学生倾注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已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成熟的心理。与心理尚未成熟,文化知识不够全面,人生观尚未形成的学生相比,教师应更具备冷静地认识现实、客观公正地分析对待事实的能力。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灰心,不能将学生看扁了而任其发展,而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我们应以较强的毅力使自己保持耐心,细心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任何一个"闪光点",并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使他们取得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才能激发心中对他们的爱心和热情,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也才能对他们付出爱心和热情。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认定学生的现状无法改变,并且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学生的不满或失望表现在行为和言语中,那么当学生接受到老师反馈过来的信息后,感觉到老师的不信任,再加上本身已有的自卑,就会更加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更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更难取得教学效果。

当教师调整好自身心理状态,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后,便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步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

一、付出爱心,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可见,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现实中,我们见过为救学生奋不顾身牺牲自己、为接济学生甘愿苦守清贫的伟大的师爱,但教师的爱更多的是体现在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中。成功时一个赞许的目光,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有难题时及时指导,有困惑时悉心开导……。教师的举手投足间都能洋溢着他的爱。这种爱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膜,有利于交流的进行。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使学生亲近教师,产生信任,对教师的教育必然乐于接受,也就能起到效果。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过:"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

二、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一个从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逐步过渡、逐步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知觉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可以理解为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结果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前面提到的教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此外它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1.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打击学生自信的句子,如:在用although一词造句时,以下两个句子都无错误:1)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尽管他非常努力的学习,却没有通过考试。)2)Al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 he didn't lose heart. (尽管他考试不及格,他并不丧失信心。) 但是很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具乐观色彩。长期下去,这种乐观、向上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产生虽微妙却能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别忘了用"Very good!" (很好!)、"Excellent!"(好极了!)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来鼓励。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说"Make it easy."(别紧张)、"Try it again."(再试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2.课后结合作业检查,做出积极评价。所有的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老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因为一个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也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根据、相互竞争的动力。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试想一个老师改作业从来只有一个日期的话,恐怕学生连作业发下来后看一眼的兴趣都没了,长此下去,作业、学习的兴趣也就没了。3.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树立信心。

倾注热情,激发自信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的付诸实践,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与学之间产生作用。

(福建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 姚爱军)


【倾注热情激发自信】相关文章:

如何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08-24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08-17

发挥馆藏潜在功能 激发学生阅读热情05-11

倾注爱心 作出表率08-17

倾注初一作文04-24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以生活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08-24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巧设探究问题 激发探究热情05-01

用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5-31

倾心教学差异 倾注人文关怀08-17

形容热情的句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