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

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

时间:2022-08-17 17:48:31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

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
黎志敏
况下,“3+X”的高考模式把英语放在了不适当的位置上将导致更多的问题。因此,英语在“3+X”中不应居 核心的3门主干课程中,而应归于“X”类别。
当前,广东地区正在进行“3+X”高考改革的实验。“3 ”即指“语文、数学、外语”,是学生参加高考 的必考科目;“X ”即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选择的1—6门科目,并依此参加高考。“3+X”模式在广东地 区经过短期试验之后,将在全国推广。因此,认真地探讨“3 +X”中的有关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3+X”模式中,英语居于核心的“3”的地位, 这种设置也许是想体现一种重视外语素质,着眼国际 接轨,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思路。但从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一边倒”的现象严重,把英语放在“ 3+X”的“3”中,是否能真正达到预定的效果,值得怀疑。
外语,是指非中华民族的其他一切民族的语言。而在当前,英语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 置,尤其在中学阶段,“外语”成了“英语”的代名词。正如在50~60年代,外语就等于俄语一样。
解放初期,我国在外语课程设置上受政治与外交的影响,实行的是“一边倒”政策。成千上万人在刻苦学 习俄语之后,并未从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从“以俄语为主”转为“以英语为主”之后,不仅 从前的俄语专业人士,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被迫放弃原来的俄语专业,从头学起了英语。这一切,都给我国政 府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损失。今天,风靡全国的英语学习热潮是否会导致历史的重演?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面向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和民族的。英语国家(即指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在我国的 投资,以及与我国的贸易分别仅占我国外资及外贸总量的一小部分。并且,以英美国家为首的英语国家一向对 中国疑心重重,动辄以“人权、配额、制裁”等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亚洲、欧洲、非洲等一些非英语国家与我 国的经济、政治往来日益密切,对我国的政治经济起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现在,我国外语学习中出现的“ 一边倒”现象,必将导致我国英语人才的大量过剩和其它语种人才的严重不足,从而损害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 。其实,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恶果已经开始显示出来。1998年5月, 到广州市“南方人才市场”求职的三千五 百多位专业外语人才之中,有近95%为英语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近十倍;而对于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 等语种的专业人才,求大于供的五倍;至于阿拉伯语、印尼语、马来语等语种的专业人才则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将“外语(即英语)”置于高考模式“3+X”的核心“3”的地位, 势必进一步加强 英语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影响,从而加剧以上所揭示的问题的严重性。

反观这些年基础教育的现状, 我国绝大部分中学生在中学学习了6年(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 时间更长)英语之后,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均不理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普遍存在的“哑 巴英语”现象。
前不久,中国华南地区名校华南理工大学从1997级2400名学生中挑出1600名佼佼者,进行了英语口语测试 。结果,“有的同学听完问题后搜肠刮肚也‘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来,只好可怜巴巴地对考官说:‘ 我可不可以用汉语来回答?’”尽管老师所提出的是“你到过海边没有?”之类的简单问题, 可是结果“由于 许多人都听力不佳, ‘PARDON(再说一遍)’便成为整个考场重复率最高的用语。”(注:引自《羊城晚报》 ,1999年1月11日,第五版。) 名校里的“佼佼者”的听说能力尚且如此,那其他大学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考上大学的学生尚且如此,那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就更差了。
以上这一现象,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所学校、或者某一个地区。它集中反映了我国英语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的问题。这一种现象的形成,与我国中学的英语教育的目标、方法及英语教育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位中学生的最高目标就是“上大学”,而“上大学”的唯一途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 分。我国中学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就 是“题海战术”。英语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说“题海战术”还能帮助学生熟练运用一个数学公式,或者熟记几件历史事实的话,那么它对于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则毫无意义,不符合学科特点。显然,学生笔头做完一万道英语试题也还是不能口头回答诸如 “你到过海边没有?”一类简单的问题。并且,许多英语试题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笔者曾经随便抽取一套总分100 分的“英语高考模拟测试题”分别给10位来自美国、英语、加拿大、澳大 利亚的外籍教员回答。最后按照参考答案计算出十位外籍教员的平均得分仅为82分。外籍教员普遍反映,试题 中的许多题目没有道理。北京大学的外籍教员John Velrma 认为有45%的题目“unanswerable ”(不可回答) , 湖北大学的外籍教员Jerry Wilmsen抱怨:做这种试题实在是一种“torture”(折磨)。广州师范学院的 外籍教员Anne Reusch 还说一些测试题目完全是对中学生时间的“waste”(浪费)。
一个6岁的英语国家的儿童,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而一位做了六年英语试题的中国中学生,结果则是 自己不会运用的“哑巴英语”。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因为英语国家的儿童有一个中国学生所没有的“英语 语言习得环境”。在适宜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一门语言会事半功倍;没有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学习一门语言 则事倍功半。例如:马克思在到达伦敦之前学过几年英语,并且还将一本英语书译成了德文。可是当他到达伦 敦后,却发现自己不能和当地人用英语交流。他于是努力学习,短短三个月之后,他就可以和当地人顺利地交 谈了。这个例子再次说明了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我国的中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尽管在英语学习上精力投入巨大,收获却很少。许多中学 生在中学时期养成的一些不良发音习惯,反而成为大学阶段难以克服的障碍。相比城市的中学生,农村的中学 生更不幸,因为多数城市中学生还有不少机会听英语磁带或者看英语录像;老师的发音也相对标准。而农村中 学则普遍缺乏录音机或者放映机:许多农村英语教师连自己也没有多少机会见到过说英语的外国人。
既然中国学生大多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以致在英语学习中事倍功半,那么,高考就不宜强调中学生 的英语成绩,不必将英语考试摆在高考的核心地位。这样,还能大大减轻英语教育中“应试教育”现象及“题 海战术”的危害程度。

“3+X”中“3”的导向性极强, 对于中学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影响。而在这一模式中,英语的地位到了空 前重要的位置,必将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高度的重视和全力的投入。在这种状况下的中学英语教育更 将利少弊多,后患无穷。
第一,由于学科特点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的低效英语教学所致,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许多学生对英 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而这些大量地花费在教师教授,没天没夜地背诵、没完没了的书面练习中的时 间精力究竟换来了多少实实在在的英语能力呢?我们知道,目不识丁的儿童和老人仍然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母语 ,说明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环境和运用,而不是黑板和练习纸。应试式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事倍功 半,收效甚微!如果学生们把这样的精力投入于理、化、生、史、地等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结构和素质 成长应该更有收益。
第二,在历年的高考中不少中学生在中文、数学或者物理、化学、美术、音乐等方面具有超人天赋,而对 英语却一筹莫展。尤其是一些学习条件不理想的农村中学的才子们,更是被英语成绩挡在了高校的门外。实行 “3+X”后,英语所占的份量更重,对总成绩影响更大,上述情况将更为严重。大批的才子们被英语这条门槛 所阻挡。我们的英语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有专家认为:“无才不怪,不怪不才。”的确,世界上许多奇 才都只是在某种科学领域的天才,在其他方面往往显示出低能,面面俱到的人反而难以成“才”。而学好英语 也决不是成才的必然条件。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规定英语为中学生必修课,上大学必考课呢?美国中学生虽然 也学外语,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种,并且只学二年,学好学坏对上大学没有影响。至于那些有一技 之长的美国中学生,学不学外语,都可以轻易地进入自己满意的大学。

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

[1] [2] 下一页


高考对于英语的不适当的重视无疑将扼杀天才。
第三,事实上在我国的现实中,中学毕业的能够进入大学深造的人毕竟只占极少数。许许多多的中学毕业 生,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接触英语。尤其是农村毕业学生,英语的使用率更低。 因此,作为必修课,设英语还是开设其他对于他们走向社会谋生立足更重要的学科,不值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 者反思吗?
第四,在英语学习之中,学生们难免会接触到一些英语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中学生对一些错误思想的 抵抗力、免疫力尚不健全,所以极其容易受到一些反动、堕落、腐化的东西的毒害。许多学生在接触了英语文 化(指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后,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拒绝和抵制的态度。
我们制定任何有关中学英语的政策,不能不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不能不考虑到占中学生中80%的农村中学 生。
许多出版社,最爱出版的就是帮助中学生应付考试的学生英语辅导丛书、习题集之类。在书店里,最畅销 的也是这类读物。另外还有磁带、音像及相类设备等等。若作一下统计:家庭、社会、国家每年花在英语学习 上的金钱恐怕应以百亿计。而学生、家长、社会在学习英语上所耗费的人力也是十分庞大的。现在,各种英语 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学生家教市场中英语家教一枝独秀等现象,就足见人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之多。而 这些巨大的财力人力的投入换来的却是微乎其微的收效和一大串问题。值得吗?
因此,应降低英语在中等学校的地位,给中学生以选择不学英语的权力。换言之,英语不能成为高考中人 人必考的科目。另外,对英语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要认真研究,努力消除。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于实现这一目的,除语文和数学以外,许 多其他科目都比英语更为重要。譬如政治,使学生们献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意志坚定:哲学,帮助学生们认识 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历史,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过去,热爱祖国的现在,献身于祖国的未来。而英语 呢?纯粹是一种工具。懂得它的人,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著来了解世界;不懂它的人,通过译文同样也可以了 解世界。何况,中国人的英语学得再好,也好不过英国人、美国人。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对英语在中学的地位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必须的。
首先,在中等学校,把英语降为一门选修课;愿学者学之。在一些条件相对好的城市地区,可以鼓励学生 选修,不愿学者则可以不学。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就不必规定学生一定要学习英语。
其次,取消英语在外语中的垄断地位,根据社会的需要,均衡地培养精通各种语言的人才。
最后,集中人力物力认真研究中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善中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及方法。使将 来的外语人才出现少(当然要够用)而精的局面,取代今天的多而滥的局面。
所以,英语不应该占据“3+X”高考模式中的核心——“3 ”的位置。英语首先应该为真正的外语所代替 ,然后被排入“X”的行列。

上一页  [1] [2] 


【论英语在“3+X”中的地位】相关文章: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08-17

论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08-26

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08-15

论讲故事学英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08-25

论《论语》中的君子08-23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08-20

应重新评价传统的德育首位论——对儒家德育地位理论的反思08-17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地位——八—九世纪唐朝与新罗关系论08-17

论英语教学中重语感轻语法之谬误根源08-18

简化信息加工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