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政治论文>实施小学社会学科新课程的粗浅体会

实施小学社会学科新课程的粗浅体会

时间:2022-08-17 20:08:37 政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施小学社会学科新课程的粗浅体会

  社会学科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小学社会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虽然从教30多年,但专职从事社会教学才一年多,更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

  首先,教师角色应该适应新课程。长期来形成的教师角色是:控制教学的全过程,从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到评判学生的成绩,皆由教师绝对控制。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活动,甚至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具有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纳入自己的教学轨道,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教学缺乏活力的局面。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学习群体中平等的一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教学关系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关系。笔者在社会课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讨论,用心听取并亲身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重点考虑如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过程。例如:在教如何看地图的方位时,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要学生背“上北下南,右东左西”的口诀,我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看地图,他们知道北京在北方,上海在南方,于是他们把地图平放在课桌上,上海一头向南,北京一头向北,虽然这样地图上的字倒了过来,但方向是准确的。在这基础上,学生悟出了“上北下南,右东左西”的识图方法,教师稍一指点,学生就牢固掌握了。事实证明,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效果更好。

  其次,教学方法应该适应新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单兵作战,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所有的问题。而社会新课程具有综合化的特点,涉及到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史地等各学科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整合起来,以此追求新知识。我在教《辨方向和看平面图》(第一册)时,并没有墨守成规,把学生禁锢在课文之中,而是让学生自学,讨论如何辨别方向,如果阴天看不到太阳或星星时,如果没有指南针时,该如何辨别方向呢?学生凭着生活经验和看到的资料,有的说从树冠的疏密或年轮的大小辨方向;有的说看树根哪边有青苔,就是北边;有的说看农村多数房屋的朝向,因为农村传统习惯房屋是朝南或偏南的;等等,这就把学生引导到丰富面复杂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到图书资料中,达到了自主探索知识的目的,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思维活跃。

  再次,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适应新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单一的,即学生固定在座位上听讲;是禁锢的,即学生被限制在教室里学习;是死板的,即学生学课本,读课本,死记硬背课本中的条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之适应社会学科的学习需要。一是变换座位,便于小组讨论或全班面对面辩论;二是改变教师满堂灌,组织学生演讲、演小品;三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界或社会去观察、调查,从实践中学习社会知识。例如,讲环境保护,如果教师讲,学生难于理解或消化。我组织学生去看河道水质,闻河水气味,再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过去河道畅通、水清、可饮用的情况,而现在不能饮用了,鱼虾也少了。这样,学生具体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本人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了环保意识。事实证明,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禁锢的、死板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小学社会学科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改革,为我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又一个教育的春天。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必将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实施小学社会学科新课程的粗浅体会】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体会08-17

对新课程化学实施同课异构的几点体会08-20

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08-17

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08-17

实施新课程 注入新理念08-17

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08-17

全国中小学实施新课程 不适应新课程教师将淘汰08-17

如何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探究08-17

新课程实施中对老师的要求08-17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