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间:2022-08-18 19:58:5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背景一:课程改革的成败,系于教师。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
背景二:转换角色,是教师提升自己的需要。“教师”这一角色现在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让我们先来看看社会对教师这一形象的设计,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评价:“师道尊严”、“ 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知识的传输者”、“ 蜡烛”、“园丁”、“春蚕” 等等。这里除了“蜡烛”、“春蚕”暂时还没有意见(因为这两种形象都是以毁灭自己而获得赞誉的,别人无话好说),其余都已打上了问号。“师道尊严”。师道还有尊严吗?没有了。有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去高三(22)班上课,刚到门口,碰上了一高一矮两位女生,是高三(23)班的学生,高个子女生怯生生地叫了声“老师好”。我当时心头一热,含笑点头,并报以感激的目光。突然,身后传来这么几句话:“这个老师你认识?”“不认识。”“不认识叫他寻死啊?”我张大了嘴巴,刚好上课,但我仍带着微笑,走上了讲台。这时,听一位女同学在问同桌,老师在笑什么?我乘势把刚才遇到的一幕描绘了一下。下面的同学笑得更欢了。这时隐约听到一位男生说了一句:“老师,正常的。”这又让我始料不及。我的本意是希望我的学生能谴责一下这位矮个子女生。但我又不能明说。好在我反应算快。我说,我叙述这件事的目的是,我永远记住了这位高个女生,她的形象将在我心中越来越高大。这时,下面已没有了笑声,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如果说,这是表面的现象,这仅仅是个个例,那么我们在课堂里感受到的也许比这要痛苦得多:你讲的课学生不要听,有人睡大觉;你布置的作业学生不愿做,有人公然不交。这一切,我们的先哲——孔老夫子,是绝对想不到的,也绝对接受不了的。“师道”何在?“尊严”哪里去了?不仅孔老夫子难以接受,就是连喊出“师道不传也久矣”的唐朝大文人韩愈也万万想不到如今的“师道”会如此不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专家说话了。首先,尊严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而我们的许多教学行为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目中无人,把学生当作容器,拼命地往里边灌输知识。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者。其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的权威也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尊严”没了,“神圣”的光环也就消失了。
尊严没了,不叫老师也罢,就做个“工程师”、“园丁”吧。可是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灵魂,而一个人的灵魂是不能被他人来设计的。所以教育者绝不是“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做不了,就做个“园丁”吧。而园丁的第一使命就是了解植物的本性所处环境的特点,不强行修剪,而是因材而育;园丁的职责不是凭空创造花草,而是让植物的天性更好地发挥和展现。所以,与其说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生长,不如说园丁遵从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但我们的做法却刚好相反。我们是在按照一个模式大批量地生产“部件”。这样看来,我们不但不配做园丁,而且简直是个罪人了。好在龚自珍已死,要不然他又要写一篇《病梅馆记》,对着病梅哭上三天三夜。不过还是有人在骂:“教育不是教育已经太久了。”教育哪里是在育人,简直是在“伤”人。(这是一本叫《做好父母这件事》的书上的观点。)
于是,我们感叹:老师是越来越难做了!教了这么多年书,不知道课怎么上了!不过这也许是件好事,哲学家蒙田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这句话套用在我们教师身上就是,初教者不知道怎么教,是因为他没有教过;而教了多年以后更不知道怎么教,是因为他已经教了多年了。这里前后两个“不知”有着本质意义的区别。前者的“不知”是幼稚,后者的“不知”不是幼稚的高潮,而是成熟的开始。成熟来自反思,反思是卑下与崇高的对话,反思是现实与理想的对话,反思是现在与未来的对话。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开始学习。不然的话,我们将面临下课。尤其是像我这一档年纪的教师,心理压力特别重。一方面,传统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刻,想改不容易;另一方面,我们已习惯了自己的一套做法,也就是说,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只能适应这种做法,不想改变。因此,从个人的利益出发,我是真心喜欢应试教育,虽然苦了一点,但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教育,很好操作。三年前,第一次接触新课标的时候,我就在想,按这样的标准要求教学,实在太难了,我做不到。但想归想,做还是要做的,既然要做,我们就应主动地去改变自己,迟做不如早做。
    我们校长倡导,做学生认可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学生尊敬的教师,做学生崇拜的教师。这四类教师中,我最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至于尊敬不尊敬无所谓,说实在的我这个形象一般也不会被人尊敬,让人崇拜就更难了。而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得到学生的喜欢,那是他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但要让现在的学生喜欢你,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准备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学会倾听
先让我们来看两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铃响后,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走进教室,平和地说了一句:“上课了。”几乎没有反应。“上课了,同学们!”老师提高音量,喊了一句。效果不明显。“静下来了!上课了!”老师简直发火了。教室里才开始平静下来。
镜头二:办公室里,老师拍着作业本骂:“你自己看看,又错了。这道题目,我不知讲了多少遍了。耳朵哪里去了!重做五遍。”旁边的学生一脸木然。
老师讲了三遍“上课了”,而且是发火了,学生才听到;这道题目不知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没听懂。“耳朵哪里去了!”耳朵就在学生的脑瓜上,好好的。不要去责怪学生的耳朵,是我们的老师讲得太多了,学生已经听厌,听烦,听麻木了。现在是我们老师学习倾听的时候了。也许有人会说倾听太容易了,是人的本能,何需学习,那是你把“倾听”理解成了“听见”。“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一种态度。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按照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三种层次。具体是这样描述的。
    层次一: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是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也就是说,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
    层次二: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他只注意言语的内容,而忽略了说话者的情感。
    层次三: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倾听者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新的有用的信息的契机。因此,他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情感,以引起共鸣。
    据心理学家研究,大概80%的人只能做到层次一和层次二的倾听,在层次三上的倾听只有20%的人能做到。
根据以上描述,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最多只属于第二层次上的倾听,很多情况下,还是层次一上的倾听。比如:有时学生的回答与自己想要的答案相差较大,还没等学生讲完,就会说“好,坐下,你的意思我懂了。”学生犯了错误,竭力为自己申辩时,我们有时会大声斥道:“别说了,你的心思我还不知道!”这样,学生就什么也不说了,师生之间的误解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老实说,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述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这一点,孔老夫子为我们做了榜样。《论语•先进》中有这样的描述。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先生闲坐。孔子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问题提出后,他就听学生一个个地谈自己的打算。就是有人很不谦虚地说大话,讲空话,夫子也只是“哂之”—―笑了笑,仍然专心致志地听其他人讲,直到结束才作了简短而切中要害的评价。如果不是孔子诚恳的倾听态度,他的学生会畅所欲言吗?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对话是在倾听中实现的,而倾听首先是一种态度。—―认真地听、真诚地听、自主地听,是倾听的本质。至于如何学会倾听,我就不用再说了。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为倾听者的老师,我们必须强化两种意识。
    第一是民主意识。新课标确认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和自己平等相处。因为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两元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要控制自己,不对学生妄下论断。这尤其表现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二是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我们教师就要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即如新课标所强调的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一点要强调的是,倾听者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只有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才能使自己成为教学意义上的真正的对话者。
    二、学会欣赏
这一认识来自老婆的责备。有一次,老婆十分严肃地对我说:“周建平,好不好用欣赏的眼光看我一次,我真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弄得我一点自信也没有了。你把好话都说给谁听了。”当时,我还真说不上话来。“把好话都说给谁听了”,我无法交待啊。后来,我这样向她解释,我是因为爱你爱得深,所以要求你各方面都是完美的。而说别人的老婆漂亮,那是不负责任的。想不到老婆更生气了。“要我完美,你自己呢?不要说了,老婆横竖是人家的好,只有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后来,我就一直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把自己的老婆当作别人的老婆,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天下不就太平了吗?原来,欣赏一个人就这么简单:只要有一颗宽容、博爱的心。也许有人会说,我当然爱自己的孩子,但就是看不到他的优点,不知道怎么欣赏他。那就让我给大家读一个故事,看看这位母亲是怎样欣赏自己的孩子的。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有这样一位母亲,我相信,这个孩子的一生肯定是幸福的。我为孩子有这样的母亲感到庆幸的同时,作为老师,我在内心深处反复地问自己:我们看到的为什么总是学生的缺点?对学生的错误为什么不能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的欣赏,能为学生才华的涌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增强“推波助澜”,使他们的潜能在被欣赏的幸福感中发挥到极致。因此,教师在欣赏优秀的学生,优异的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把欣赏的眼光投向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欣赏与众不同。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教师运用教材,把“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习惯按部就班地接受。于是就有了标准答案的推定,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专家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如此。比如读同一篇文章,读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千江水,千江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且应该及时鼓励、激活他们的思想,读出自己的一得之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孔雀东南飞》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想必很多老师都读过。刘兰芝是一个任劳任怨,被婆婆百般刁难的形象。有学生提出诗歌对刘兰芝的手的描写有失真实。他说,一个家庭主妇,一个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劳动妇女,一个“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的勤劳女子,到被迫离开婆家的时候,怎么能“指如削葱根”?手指白嫩得好象剥了皮的葱根。这哪里是被婆婆折磨的怨妇,简直是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有点劳动常识的人都知道,劳动人民的手,尤其是长期超负荷劳动的手,应该是粗糙不堪的。他说,他妈妈的手就是这样的。同学们都笑了。但大家都认为他的解读是对的。对这样的解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欣赏呢?他把妈妈的手与刘兰芝的手作对比,这样的感受是真实的,是他自己的,也是合理的。对此,作为老师应该感到欣喜,因为这是一种创新,是学生与文本碰撞之后发出的闪光,是教学的最高层次。这样的质疑,可以打破迷信经典,迷信权威的定向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正是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品质。)
    第二,欣赏错误。
结婚前,我一直想找个小学教师做老婆,因为我特别喜欢小学老师那种亲切、温和的形象。当小朋友问题回答错时,她总是轻轻的一句:“没关系,错了我们改正!”多温柔、多令人感动啊!声音也像鞠萍姐姐那么好听。但她们喜欢小朋友,不喜欢大朋友,所以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没关系,错了我们改正”,这句话我一直喜欢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答错题时,最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当你做错事时,最怕受到家长的指责。而最让你感动的就是老师、家长的那一句:“没关系,错了我们再来!”“没关系,错了我们改正!”是啊,做人做事,不可能没有错。一个人真正的错,是错在他没有错误。再说课堂里的“错误”本身是相对与学生结果而言的,如果学生能积极参与问题探索,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错误”的获得过程就是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欣赏错误,并不是肯定学生的错误答案。欣赏错误,是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欣赏错误,就是尊重了学生个性,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我们说过,尊严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学习是一个长期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若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对错误一味指责、批评,欲速则不达。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让我们学会欣赏,欣赏你的学生,那么你也将被你的学生欣赏!
三、学会创造
    长期以来,教师是执行教学任务,是课程实施的工具,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道具、载体。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么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考虑的主要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而此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上给了我们教师和学生很大的自由。这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它为我们提供了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平台,在这里,教师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新课程在“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
    如何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首先,要敢于开发、设计新课程。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作品,而不是专家们给予的仅供教师忠实执行的范本。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好新课标给我们的权利,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发、设计课程。宏观的我不说,也说不了。我只能就课堂内容的选择、设计上谈点体会。例如,莫泊桑小说《项链》,按常规的小说教学,就是归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讨论艺术特色。而我们学校的张丹华老师大胆地把课本剧引进课堂。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剧本,分小组在课堂上表演,并由学生自己点评。学生的表演非常投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教学高潮迭起,达到了“心临其境”与“身临其境”的完美统一。因为他们在演绎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个不同的“玛蒂尔德”,一句句富有时代色彩的精彩对白,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体验阅读的灵光闪现。
这是两年前,我们语文组做“体验阅读教学”课题时搞的一个案例。这堂课的主角完全是学生,教师几乎没有参与,仅仅做了一个组织的工作。教师只在第一课时,学生写剧本、设计对话这一环节上作了具体的指导。我觉得这一案例是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首先,它凸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整堂课都在呈现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第二,它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整堂课都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这样的课哪个学生会不喜欢上。这是对《项链》课程的开发设计。
还有一种是对教材局部的开发,如设计《项链》的结尾。
新课程的开发,有时会发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机会。我在教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有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诗中“青衫”有没有特别的含义?为什么江州司马的眼泪特别多?对第二个问题,上课的老师都是有准备的,只要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经历。而“青衫”有没有特别的含义,我相信多数老师不会去考证,或者认为是不必考证的。其实这里的“青衫”正是诗人身份的标志。唐朝的官服是按颜色来区别官位等级的。三品以上穿紫衣,五品以上穿红衣,六、七品穿绿衣,八、九品穿青衣。原来白居易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在情理之中了。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不仅解决了文中的问题,也积累了有关的文化知识。这正好印证了上面说过的一句话,“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个艺术品”。当然这样的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提出了挑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无论哪一块课程知识的落实或产生,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所以,我们说课程改革的成败不在教材而在教师。
 其次,要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中有比较具体的实施建议,但毕竟课程是动态的,由预定走向生成的,“建议”最具体,也不一定都有针对性。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内容。但是我们有很多老师,手上拿着新教材,而教的是老方法,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上阅读教学课,还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分析内容,归纳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有一次,我去听高一老师上孙犁的《亡人逸事》。老师把文中记叙的事列举在黑板上,然后分析归纳人物思想性格。整堂课很少有真正教学意义上的对话,更不要说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了。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我们的老师没有这样的理念,更缺乏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其实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这是需要老师介入的地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老师应该抓住一二个细节,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其中的情趣。例如文中作者这样描写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旧时供人乘坐的车,车厢外面套着帷子,用骡、马等拉着走)。”这里用“盯”、“跳”、“走”、“钻”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情姿态。老师应抓住这几个动词,通过词语替换比较(如“盯”与“看”,“跳下来”与“站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只有作这样的指导,学生才能从语言走进人物的心灵。
创造性的教学还体现在个性化的指导上。新课程标准指导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发展个性,突出创新,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需要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我有个学生平时很怕写作文,老师布置的作文,不催上三遍是交不上来的,交上来的也不象文章。但我发现,每当他写到足球,或与足球有关的内容时,文章的语言特别活泼,感受特别真切,尽管有很多病句错别字。后来我就跟他说,以后作文,你就写足球。从此他就成了写文章的“足球专业户”,不管你布置什么作文题目,他都可以与足球挂起钩来。他不仅喜欢踢足球,评足球,而且对多数足球名星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难怪他在作文中可以自如地运用这些材料。后来在诸暨市高三限时作文竞赛中,他得了个二等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正确引导,一个人的潜能可以发挥到极致。同时说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呼唤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需要创造型的老师。
 
结束语: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我们一定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成为学生问题学习的帮助者,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老师们,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就让我们赶快改变自己吧!愿我们与新课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诸暨二高    周建平)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08-22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信息收集08-20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08-19

实施课程改革 转换教师角色04-23

角色转换之间作文04-26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转型分析论文08-24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08-24

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08-26

角色转换之间作文5篇06-07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