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时间:2023-03-02 22:34:57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山东寿光世纪学校    郑立平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与学生共同成长”,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因为直接面对生动活泼、日新月异的孩子,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职责和教育任务,所以,“成长”对于班主任而言尤为重要。它更多地体现在生命和生活阅历的丰富、教育和教学素养的改善、育人实践智慧和能力的提高。真切体验、品味这种在生命质量上的提升,无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品尝思考的乐趣,体味“管理”的魅力与充实。在许多人的头脑中,班主任就是忙、累、烦的代名词,缺少自由,毫无乐趣。诚然,谁都不会否认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我们的悲哀也正在产生于此。跟跑操、搞卫生、填表格、看纪律、查晚睡……从早到晚跟着学生团团转,以至于把这个本来以做思想工作、精神关怀为主要任务的职业,变成了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靠体力打拼的舞台。许多班主任,他从不或很少在工作之前想一想:这项工作应该怎么做?重点是什么?困难在哪里?怎么做才更好?……只一味地,领导布置什么他做什么,别人检查什么他抓什么,俨然成了上级命令的传声筒、学校任务的搬运工。这种被动的“忙”让我们忘记了思考,这种机械的“忙”使我们倦怠、麻木。我们的许多班主任,就是这样逐渐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知识,以思想,以头脑生活的人,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的原因正是因为只想去“管”,只会去管,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个整天忙忙碌碌的体力劳动者。偶尔体验的只是完成任务的放松,而很少享受一个思考者的乐趣,更谈不上专业发展的幸福。

       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因为班级管理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在调整、谋划、经营。所以,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理”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协调,是指把不合适的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等要及时调整,而合适的,则要继续推广、继续深化、发扬广大;理顺指的是理顺思想,理顺情绪,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性,就是要有科学意识,按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无论对待工作中的什么事都要有适度的分寸、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

       再说得通俗明白一些,这里的“理”就是思考,就是有目的的学习,就是有深度的写作,就是有计划的创新。其实,学习、写作和创新等都是思考的不同外显形式。实践的困惑、学习的感悟、成长的足迹、方法的创新、措施的完善等等,都需要我们梳理、反思、尝试、完善、创新。“管”,好比是低头苦走,而“理”就是抬头看路。古代“三省”、近代“四问”、现在“用思考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其实都在强调“理”的价值。“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永远也不可能只通过“管”而走向成功!所谓的名师、名家,无不都是通过 “理”走出来的!无论看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还是看李希贵的《为了教育自由的呼吸》,还是其他教师的教育随笔,有时你会突然感觉:很多做法我也用过呀!是的,他的许多办法我们确实做过,也很有可能比他做得还好,但我们只是做了,人家魏书生老师不仅做了,而且总结了,思考了,提升了。这一“理”可不得了,理出了高明,理出了水平;当然也理出了乐趣和激情!

       在19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当了19年班主任,即使在长期担任学校中层领导的时候,也依然兼任。如果问:你是为了什么?我会诚实地回答:我不是为了校长和学校,也不全是为了学生和家长,而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活得充实,为了让我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运动之中,为了能从学生那儿获得思考、写作、创新的快乐和灵感。每一个新班都各有特点,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他们总给我新鲜、惊喜,吸引我想尽办法走进他们心里,试图解开他们心中的秘密,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心灵的露珠。虽然也有过不少失误,走过不少波折;但我从不失望,从不寂寞。在多年坚持读书、反思、写作的磨练中,我逐渐学会了冷静思考、勇于尝试,我逐渐改正着暴躁、武断、盲目、机械等缺点和不足,不仅班级管理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理论素养也有些提升,已经有三部著作问世、四五十万字的教育文章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不少被众多媒体转载,产生了广泛影响。如《班级管理金点子》等还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列入全国骨干班主任培训教材。

       追求“管”与“理”和谐的良好习惯,促使我不断成熟。现在,每做一件事情前,我都会比较认真地分析、筹划,力争做得有目标、有计划、有条理、有效益;每处理一个学生问题,我都会尽可能地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情况、个性心理等,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力求把爱和教育的智慧在每个细节中渗透。当有学生明显违纪要批评时,我尽可能遵循“缓一缓,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避一避,注意保护其自尊和隐私;绕一绕,正面冲突不可要,旁敲侧击效果好;冷一冷,冲动往往乱方寸,心平气和情谊真。”的原则和方法,给受批评的学生一些鼓励,一些等待,一些帮助。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小游戏:他们给出一个词“老鼠”,让测试者跟着连续说10遍。然后,会询问一个问题,让测试者做出回答。于是,大家就开始重复说“老鼠”。心理学家突然问:猫最怕什么?结果,绝大多数人异口同声:老鼠。大家先是一愣,继而为自己的愚蠢回答哄堂大笑。这个问题很难吗?不难,而且非常简单。那么,既然很简单,为什么多数人还会回答错误呢?这就是思维定势在作怪。假如,听到问题后,我们能先用哪怕半秒钟的时间思考,还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我想,不可能。实际上,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比如要平等地尊重学生,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心声等等,但是一旦遇到事情时,我们往往不经思考、先入为主、急于处理,结果大都还是在激动情绪和思维定势的控制下,用了老眼光、老办法、老思路。

       以前,我也经常出现类似问题。上课前,总想进入教室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脸,遇到学生偶然的违纪调皮一定要耐心处理,但却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动辄火冒三丈、急风暴雨。后来,在与学生的一次书信交流中,有几个孩子都说“老师,你那天吓死我们啦!我们多么希望看到你的笑脸呀,看到你微笑着,我们心里就快乐。”学生们充满期待和信任的话语,既让我感动,又让我羞愧。可怎样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呢?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我想到了一个妙招——“表情监督员”。于是,我精心挑选了位于前排的两个聪明灵活的学生,来担任这一特殊的角色。我叮嘱她们:在课堂或集会中,看到老师情绪激动时,就赶紧偷偷地摇手示意;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再站起来,假装询问问题,及时用语言、眼色或手势等提醒老师注意。在这两名“表情监督员”的有效帮助下,我比较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情绪,课堂上始终洋溢着对学生的关爱和轻松的笑容。两周的实验,使我初尝到这一措施的好处。从此,“表情监督员”就成了我的班级中特有的岗位。2004年,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你怎么整天笑?”。其实,在这笑容的背后,得益于我给自己设立的两个“表情监督员”。老师真诚的笑容,孩子们自信的笑脸,构成了班级一幅温馨的画面。

       一个想立志成材的教师,一定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更是如此,贵在学习、难在实践、重在反思。许多优秀班主任善于根据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和本班学生特点,开展创新性班级活动,走科研班本化之路。这种实践,不是随意的、短时的、无序的,而是以班主任认真思考和研究为前提的有目标导向性、计划性、高质量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对班主任成长的速度和程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它可以丰富和深化教育管理内容,开阔教师视野;可以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理论综合应用能力,增强班级管理和创新的科学性;还可以促使我们主动地吸收他人的先进研究成果,优化教育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方法与措施。“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已喊了若干年;今天,我们还要倡导:让班主任成为优秀的研究者,让班主任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成长!

        现在一谈班主任工作,很多人往往就说到一个字:忙。可是,大家却没有注意到我们为什么忙?这种盲目的机械的“忙”会导致什么后果?你看,它的左边是心,右边是亡,连起来就是心亡。心都死了,还有什么乐趣?其实,我们常说的“心”,就是用来“思考”的。我们也常说,忙糊涂了。为什么糊涂?就是懒于思考,缺乏有序地、深入地思考。我们很多班主任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怎么去。茫茫然、昏昏然,身体在疲惫,思维在困顿,心灵在麻木,目标在消失。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很怪的现象:许多人刚过40,或者刚评上什么高级,就开始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什么呢?退休!这真是一种悲哀。在生活、卫生、医疗条件如此先进的今天,40岁,正好是人生大致走到刚刚一半。在其他行业,40岁的人,有干劲、有经验、有魄力、有思路、有人脉……可以说,是人生最鼎盛的时期。盲目、消极,表面看是性格上的弱点,实际上是思维的缺陷。只要我们拥有思考的勇气,拥有创新的决心,即使40岁的人,也完全可以拥有18岁的心;岁月只能使我们的容颜变老,可激情却让我们的是生命永远年轻。

       许多名师成长的经验证明,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评价自己教育的有效性,进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建构,是班主任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这种思考,可以以时间为序,来思索每天、每周乃至每月、每学期的工作;可以以空间为序,来思索安排班级管理工作,比如教室、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等;可以以项目为序,来思索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队伍建设、学风、班风、卫生等等常规工作;也可以以案例为序,来思考借鉴其他优秀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成果;还可以以人格魅力和自身素质为线索来思考、反思工作得失,提高工作水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学习过程,我们班主任必须学会思考,必须勤于思考,否则就无法真正走入工作,也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我是带着梦踏上讲台的,庆幸的是“思考的乐趣”让那梦想在近20年的平凡生活中依然燃烧。或许别人很难理解我对班主任的这种傻傻的"自得其乐",但我正是在不断地接近它,喜欢它,琢磨它,欣赏它的过程中品尝着我的欢乐,感受着我的成长。如果说我是一个追梦者,那么“思考”就是我终身的伴侣,它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既有星空,又脚踏大地。

       ——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超越日常繁杂的事务,让工作洋溢着创新的活力。班主任工作确实很累,可如果我们细心分析,就会发现纷繁杂乱的工作其实不外乎这么三类:

        第一类是事务性工作,就是班级的日常事务,主要指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和突发性事件处理,如卫生、跟操、纪律、各种评比、考试安排以及学生突然生病或受伤等等。这类工作虽然都是一项项、一件件看得着、摸得着的工作,但基本围绕班级管理的内部因素,目的无非是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使班级这个封闭的系统按照我们的指挥而运转,所以它们的性质也是封闭的、单向性的。

        第二类是协调性工作,是指为拓展班级教育空间的诸如家校沟通、师生合作、同事配合等工作。这类工作很明显是一些是打开班级这个系统与外界信息沟通的开放性措施、方法和具体活动,它发挥着利用多种途径、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以促进班集体内部建设的重要作用,可以使班主任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因素,推动办集体建设、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从而使班级处于一种“运动”、“生成”的状态,充满生机与活动,其工作的性质是开放的、多向的。

        第三类是决策性工作,它是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班集体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的设计与实施。这类工作是基于班级长远发展的前瞻因素,具有规划性、预见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它直接决定着一个真正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基,决定着我们的教育管理是否还停留在硬性要求、约束的表面,而没有提高到“管理是为了育人”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这类工作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

       在这三类工作中,哪一类占用我们时间最多,耗费我们的精力最大?很明显,都是第一类工作。我们再来想一想,哪类工作相对来说次要一些呢?当然也是第一类。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即次要的工作却占用了我们最多的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条理,没有秩序,也说明我们没有抓住工作的重点和规律。每类工作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该学生做的我们却不放手,该用心的我们却不在意,该慢慢渗透的我们却急功近利,所以,我们必然会深陷在班级杂七闹八的事务中不能自拔。而规律意识、发展意识、效益意识的缺乏,正是班主任群体职业倦怠感最强的根源。

        我们接手一个班必须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设计合理的发展规划,也帮助每个孩子制定一个适合自我的成长规划。这样就可以保证班级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们要思考自己工作的规律,把最多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用在最有效的问题上。大家要对自己的工作正确地分类,看自己应该做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自己最重要的是抓好什么;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盲目地完成,就不可能逃出那个“忙”的魔咒。

        事务性工作虽然琐碎,但是班集体存在的基础,是班集体成长的常态,不仅要做,而且非做好不可。我们班主任也往往被事务性工作所累,纠缠其中、不能自拔。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班级事务转化成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把形式性的工作转化成经典的仪式,丰富其内涵,提升其价值,寻找其乐趣。其主要方法有:1、将事务性问题转化为有意义的教育性问题;2、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一种民主参与的班级运行机制;3、将上级安排的任务转化为各种创造性活动;4、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促进自我教育的契机;5、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有利资源。例如,出黑板报就是一项班级常规事务,如果班主任自己干,学生就得不到锻炼机会,如果只让几个有特长的学生做,又比较累。怎么办比较好?由此引起我的思考,开始尝试“班级事务竞标制”。凡班级的各种常规性大型事务,都实行团队承包制,即由班级的七个基本团队竞标承包;同时为防止出现某团队机会过多地现象,我们还规定同一性质的任务不能重复竞标。在班会或课间时间,班级全体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公开宣讲、说明、演示等程序展开竞标,谁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设计的流程科学高效,就由谁承包。竞标成功的团队,由组长统一安排,专项负责,首先培训指导本团队所有成员,然后组织实施。这样的竞争性操作过程,既激发了班级活力,让凝聚力强的团队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学生负责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锻炼,同时又使大多数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主动发展。

       再如,开学不久,几乎每个学校都要组织军训,而这时每个班级都存在凝聚力不够的问题。我把这两个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军训会操转化为班级第一次激发学生自尊心和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的教育活动。从每一次站队到休息时的安排,从呼喊口号的制定到合唱歌曲的选择,从精神面貌的表现到动作规范的要求,从小组对抗到个别学生的训练,从学校统一要求的项目到我们班自行创设的特色小活动,师生共同协商、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大都是每一次亮相,都会给评委和观众一个惊喜,一下子就把大家征服。就像年终的学生评优颁奖活动,有的班主任以为无非就是发张奖状,怎么发不行?可以开会发也可以课下发,可以由教师发也可以随便找学生发,但是怎么让发奖状的过程变成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却需要我们精心考虑。每年期终的家长会,那是我们班最热闹、最荣重的日子,我郑重地把所有家长请到班级就座,在精彩回顾、总结汇报等环节过后,就是学生和家长最兴奋也最紧张的时刻——颁奖仪式。班长洪亮地宣读优秀学生名单,老师庄重地朗诵精彩的颁奖词,获奖学生牵手家长伴随着激情的音乐声走上领奖台。学生灿烂的笑容、家长激动的表情、老师真心的祝福……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画面,常常让学生和家长热泪盈眶,万语千言……这些意想不到地效果,都源于我们管理模式的改变

          要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工作的“忙”与“闲”,善于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营造班级特色活动,如早饭后的“三分钟演讲”、中午上课前的“每日放歌一曲”、课间操后的“自信宣誓”等等,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好朋友。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因此也没太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不用喝水吗?”朋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儿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但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拳了。”由此看来,很多时候,不是工作忙得我们没了时间,而是我们没有把工作时间充分利用,我们没有在时间的流逝中始终坚持。

       也许,有些老班主任说,不就是管个班吗,有什么了不起,光凭经验我就做得很条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产生了新的要求、新的问题,我们的经验,很可能已经僵化落后、失去价值。殊不知,有些人的所谓经验只是抱着一年的东西,重复了十年、二十年。如果离开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觉的学科意识,班主任工作只能是一种低层次、重复性的事务性劳动,很容易使班主任滑落到班级保姆或班级警察的角色误区中。

       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科学梳理自己的工作事务,先做那些重要的事情,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满头虱子没处拿;只做那些自己必须去做的事情,不要或者少去插手那些学生能做,而且可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全力做那些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事情,不要只机械地应付领导布置的事情,而要坚持经营班级的特色。这时,你也就能从纷繁的事务中脱身而出,实现自我提升,让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最大的工作效益。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追求事业的成功,不断提升人生的价值。做裤子需要打样,盖楼房需要图纸。现在,小到一个工厂、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有五年计划、三年计划、年度计划等等。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作为生活主人的我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教师?我是否在不断地设计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是否在不懈地追求着一种自我的完善? 我一生的教育生涯应如何度过?……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教师是要从事一辈子的工作,是与整个生活乃至生命休戚相关的事业。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教师职业生涯做个像样的规划。设计良好的职业生涯,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们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地位与人生价值,在具体实在的成功中体味教育者独有的幸福。

        我们的祖师爷孔子就是最早的人生规划师,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把人生划分为学习、自立、完善等六个持续上升的阶段,给我们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长到老”的典范。我们能从这句话中我们读出什么?那是一种长远规划自己生命的态度,一种勇于追求人生价值的智慧!

        作为一名老师,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业,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作为一名班主任,身上的担子或许更重了些,既要备好自己所任的课,又要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处理好班级中的繁杂事务,免不了烦恼与疲惫,但尽管如此却并不应也不能阻挡我们心中的渴望,我们渴望轻松、快乐和幸福。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我们应该清晰地懂得:幸福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主动追求。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儿去,那么我们通常哪儿也去不了。我始终认为,做教师的人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大,也不是跟学生、家长闹得不愉快。最可拍的是,重复,在重复中麻木,看不到希望。生涯设计实际上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考虑,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永远使自己活在希望里,知道自己今年要做什么、明年要做什么、两年以后要做什么,从而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自己。缺乏一个明确的梦想,即对人生没有一种设计,或许正是导致我们许多教师不能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不能发展提升的根源。

       下面,是我的教育人生的“八五计划”(因涉及到个人隐私等问题,我没有展示每个五年规划里每年的具体目标和计划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模仿与创新阶段):定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创新与徘徊阶段):立足;

       第三个五年计划(徘徊与突破阶段):出色;

       第四个五年计划(突破与成熟阶段):成功;

       第五个五年计划(成熟与升华阶段):拓展;

       第六个五年计划(升华与衰退阶段):充实;

        第七个五年计划(充实与超越阶段):新生;

        第八个五年计划(超越与沉醉阶段):完美。

       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要早越好,越主动越有成效。很多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与其明确的成长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如山东临沂的王立华老师,只是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参教伊始,他便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做出了长远规划。为了实现德育研究专家之梦,他每年购买图书近万元,每年写作20余万字,梳理日常工作、拟定读书计划、确立研究方向……坚持不懈的经典阅读使他积淀起深厚的理论素养,轻松突破了发展瓶颈;每一天都有计划和任务、每一年都有目标和期许,坚定的目标意识、清晰的发展思路,使他的成长扎实而快速。如今,已经在班主任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成为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就要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定要立足当下,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层递的阶段,把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思考清楚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我是为学校、为校长而工作,还是为自我、为兴趣而工作?我是着眼于当下谋划自我,还是着眼于未来规划人生?在人生旅途上,我想做一个纯粹的生命消费者,还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生命增值的人?我是事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总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遇到困难,我是以抱怨和牢骚来应对,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

        当然,肯定有不少老师会说,我都40多岁了,还做什么规划?我认为,中年教师更需要做好成长规划。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已经在茫然中荒废了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如果再不看看自己的目标,整个教育生涯就会苍白而可怜地结束了。其实,40岁左右正是创业的最佳年龄,拥有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做事扎实、家庭支持等等许多优越的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支玉恒老师,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1977年,近40岁时他才改教语文。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可是苦练三年后,工作就大有气色。后来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其实,年龄不是拒绝成长的借口,惰性才是造成我们平庸的祸首。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享受教育的快乐幸福,就必须认真细致规划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作为一个承担着教育重任的班主任老师,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地跨越自己。现实与梦想之间,必须有一把梯子,这把梯子叫做行动。我认为,一个不能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教师,实际上很难教育、培养和发展别人。回想自己的成长,从21岁大学毕业初涉教坛,到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再到现在成为国家级骨干班主任、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组成员,并尝试着著书立说、各地讲学,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在一路辛苦一路欢歌中昂首走来。

       ——保持阳光的心态,欣赏自己和职业,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在多次班主任培训中,我都曾做过一个同样的现场调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感觉自己的教师生活比较幸福的,请举手。”其结果也惊人地相似:稀稀落落,寥寥无几。难道这就是承担着要给学生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未来生活幸福这个伟大使命的教师?而且还是对学生一生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班主任老师?是什么使他们的生命之火如此地暗淡?是什么给他们的心灵投上了悲哀的阴影?很明显,我们的多数班主任过得不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可是,一个连自己都不幸福的人,一个自己无奈生活的人,很难也不可能带给别人快乐幸福。所以,能否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找到乐趣,就成了影响班主任工作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许大家听说过希腊神话故事《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床,他守在路口,见到行人就把他们抓来放在床上量一量,太长就用斧子砍去脚,短了就拉长,以便符合床的标准。结果被他丈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幽默的故事让我们沉思,它在育人模式和人才标准上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却在用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衡量学生,也在衡量自己。他们喜欢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机关办公室工作比,羡慕别人工作的清闲,懊恼自己工作的辛苦;喜欢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体经商比,眼红别人挣钱容易,慨叹自己工资的低廉……这样比来比去,比高了别人,却卑劣了自己!他们羡慕别人职位的显赫,却看不到官场的挣扎;羡慕阔老出手的潇洒,却忽略其创业的艰辛、商场的尔虞我诈……

       当然,我们的工作确实很累,但快乐投入与痛苦忍受是两个天壤之别的境界。许多工作既可以显得无趣、无意义,也可以显得有趣、有意义,到底有没有乐趣、有没有意义,关键在于做事人的心态。在我们看来好像无意义的事,却总有人乐此不疲。你戴着墨镜,满眼灰暗;你面对太阳,一片灿烂。正是莎士比亚所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比作一个园圃,那么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丁。在这个园圃里种上什么样的花草,抑或什么样的树木,还是任其荒芜,决定权完全在我们自己。即不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福地。爱迪生一生扎身于枯燥的实验室,为了找到合适的导电材料就实验了5000多次;陈景润把自己关进阴冷的小书屋,为了证明“1+1”的猜想就演算了几麻袋纸;魏书生老师当时校长、局长时,每天有那么多的事务,却依然地兼任班主任……在许多人看来,他们简直有些傻,可他们却乐此不疲、沉浸在特有的幸福。实际上,外人很难理解一个真正投入者的内心感受,正如我们高兴地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即使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但心里却特别痛快、特别舒服。可见,工作累和我们内心感受应是两码事。实践证明,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营造一份平和的心空,活出自己的精彩!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心情应该没有差异。如果一个教师的内心没有充盈着幸福,那么他的工作肯定不会有较好的成绩;如果一个班主任的脸上没有洋溢着笑容,那么这个班级肯定没有朝气;如果一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一种自豪感,那么他自己也肯定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我们要“笑着做教师、蹲着看学生、乐着做同事”。

       其实,我们和教育,和班主任,就是一种恋爱婚姻式的关系。我们多数人开始并不一定喜欢,出于各种原因才走上教育,当了班主任,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先结婚后要恋爱”;极少数人是因为喜欢教育,喜欢班主任,所以就从事了教育、愿意当班主任,可以称之为“先恋爱后结婚”。但不管怎样,我们既然已经和教育、和班主任结了婚,怎么办?只有好好地爱!只要用心,就一定会越来越觉得这场“婚姻”同样甜蜜、同样幸福!一个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班主任必定是成功的班主任,反过来,一个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也一定是幸福的人!

       我为什么喜欢当班主任?有个朋友听到我极不愿接受一份学校行政工作时,又问我这个我曾经询问自己百遍的问题。他感到大惑不解?是的,这个平凡的职业可能会使我无钱财无权势。可是他没有注意到我有的是钱财权势得不到也买不来的东西。我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可以尽享读书、写作的乐趣,也可以享受休闲、旅游的轻松。这对许多人来讲,简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上课时,我可以煽动智慧之火,激情飞扬、慷慨陈词,也可以提出诸如“财富有什么用?”等幼稚而深刻的问题,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人生的许多道理;办公之余,我们可以读书、思考、交流,甚至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到田野里玩个疯天昏地;我可以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孩子如花骨朵般一天一天地生长、绽放、飘香,就象创世之初亲眼看到泥土露出生机一样欣喜与满足。当班主任,我有那么多机会可以思考、创新、尝试;思考,特别是想自己的事,在班级这块自留地中种植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更不是一般人所能享受的一种自由与创造的幸福。更为重要的,我还可以获得一样对生命最重要的东西——爱!不单是对学习和书本的爱,不单是对各种知识和思想的爱,还有对学生的爱。这种爱,可以让我一生萦绕着充实与幸福!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还在于我拥有四大幸福法宝:拥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朝气蓬勃的最佳拍挡、不断完善的无价“作品”、收获最好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我做班主任特有的财富,也是我“当了19年教师做了19年班主任”的特有自豪与骄傲,别人很难相信和理解这份发自我内心的富足和涌动的幸福。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人性中最深的原理,是受欣赏的渴望”。欣赏精彩的课堂,欣赏同事的成功,欣赏学生的进步……人世间可欣赏的太多了,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懂得了享受;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拥有了快乐;学会欣赏自己,你便走近了幸福。

        要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就必须常怀一颗宁静的心,恪守着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心高贵,坚守教育者那份特有的真心与虔诚。班级,就是班主任最美的舞台,是我们展现自己的最佳位置。快乐是自己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愿每一个班主任都拥有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激情着迎接每一天,学习着充实每一天,思考着过滤每一天,品味着享受每一天,快乐着成长每一天。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只要你用心耕耘,在班主任这片平凡的土地上到处都能收获一种神奇的果实,它的名字叫“快乐幸福”。

【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相关文章:

在幸福中成长作文08-10

在幸福中成长作文02-25

成长中的幸福作文02-26

在幸福与美丽中成长02-20

成长中的幸福作文03-05

享受幸福08-19

成长中的幸福优秀作文09-11

我在幸福中成长作文07-03

(必备)在幸福中成长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