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地理论文>浅谈地理教育在学校中的功能与作用

浅谈地理教育在学校中的功能与作用

时间:2022-08-26 16:09:00 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地理教育在学校中的功能与作用

浅谈地理教育在学校中的功能与作用
万玉琴
摘要:学校地理教育具有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国际观念、深化全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有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地理教育
学校 功能 作用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通过思维、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纽带,对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因此,地理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地理科学的形成而诞生和发展。到了现代,已经逐步形成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复杂的系统。它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理的教育功能
1.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地理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学校地理教育具有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强国情、省情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分科制的教育体系中,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也使学生既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劣势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乡土地理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从与周围环境、与身边的人相处中获得爱国情感的亲身体验。
2.加强国际观念、深化全球意识。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都注意把本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本国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形成“地球村”的观念。与此同时,也认识到诸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来解决。因而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目前中国与1廿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基础教育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地理教育是开阔青年学生眼界的有效工具。虽然,青年学生也可通过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社会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然而他们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基础地理教育能够教给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3.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那么我国的环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大部分人,尤其是领导者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被眼前的利益所冲淡,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避免的。
在基础教育中增强环境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人地关系看,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这不仅使人地关系协调论成为了地理教育的主导思想,而且为地理教育的改革注入了生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要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目前在我们国家,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主要采取各科渗透的方式,而地理学科教育是进行环境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使人类文明进入选择性发展的新阶段。而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教育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状况和它对人类的影响,更关注人——地系统中,人们在利用、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所采取的办法,以及这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的强化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诱发忧患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构建节约型社会。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分析家庭购买无氟冰箱;旅途中不把快餐盒等垃圾随手丢出车窗外:选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节约利用纸张等每个人自身行为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4.地理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出有素质的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发生在生活中的智力、体力、和社会道德各方面。横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地理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培养,还有助于促进三者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上向来把“知天文,晓地理”作为博学多才的象征,直到今天,地理教育的内容仍然包括天文学和整个地球科学体系。学生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学习,可以获得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多方面的知识。地理教育也是现代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可缺少的教育途径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现代职业几乎都需要程度不等的地理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教育在培养人们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方面有特殊的功能。作为社会的一员,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可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可以有机地确立生产内容;知道绿色消费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环境、应该对公共环境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对策;在商品市场的竟争中,通晓商业行情、需求、文化信息、区域的交往与联系以及对市场的预测;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并作出决策;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可以使个人、社区环境都受益等方面,地理知识都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当遇到上述问题并作出决定时,所根据的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其中一些是通过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获得的。这些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世界观被称为“个人地理”。学校地理教育就是要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地理”,使他们在担任各种生活角色时更有能力。二、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一方面可以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地理教育通过特定的思维、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使一部分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以下目标可通过地理学习来完成:
1.思维能力。
(1)理解能力,即领会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
(2)分析能力,即把材料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
(3)应用能力,即在新情况下使用所学东西的能力;
(4)综合能力,即把部分结合成整体的能力;
(5)评价和决策的能力,即判断有关问题的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
2.知识。
(1)理解地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思维构架下审视国内和国际事件,理解空间关系;
(2)了解地表的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及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人口),以便对一个地方有清晰的认识。其中牵涉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观点、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4)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
(5)对乡土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遇;
3.技能(实践技能)。
(1)观察:是收集事物的有关外貌、位置、分布、联系、运动和变化等信息的手段,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记录数据:包括绘制地图、素描图、曲线图和其它图表,记录访谈内容,记录仪器测量结果,收集样本和标本等;
(3)报告:包括组织材料,通过各种媒介(曲线图、模型、胶片、照片、录像带和幻灯片等)展示材料,并用书面和口述形式作出清晰准确的解释;
(4)解决问题:包括综述、判断和决策。
4.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智能。在开发学生智能中,地理教育的功能主要有:①每一个地理综合体的形式,都是由各种地理事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层层剖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进行综合的能力。②地理教学重视对区域整体的分析研究,重视对各地区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差异性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对比分析等能力的培养。③地理教学重视野外观察、考察、气象观测、参观工业生产流程等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以及地理测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地理技能的重要途径。④地理教学重视地图的运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填绘各种地图,对发展学生的多种认识能力,绘图、读图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5.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作用。
地理教育能使学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地理事象的认识、了解,发掘地理景观的美,从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起美感,进而构建美的心灵,达到美育的功能。学校地理教材中那些山体的雄伟美,峡谷的幽深、山川的秀丽、山石的奇特美等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会使学生感受到极为丰富的色彩美。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阳,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绚丽斑驳的鸟兽鱼虫,光泽艳丽的矿物结晶,红黑褐黄的土壤岩石,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海市蜃楼,以及色彩缤纷的宫殿、服饰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地理景观中一些相对运动的景象也呈现出动态美的特征。例如,奔腾的江河,潮汐的涨落,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火山的喷发,云雾的变化等,运动着的地理事物,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6.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爱自己的国家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
(2)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
(3)欣赏自然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
(4)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一生物圈;
(5)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
(6)意识到态度和价值观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愿意表明和发展个人对环境问题的价值观。三、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学校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由于它处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能够成为各个学科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对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地理智能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美育观念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学校地理教育应该不断加强。
放眼世界,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们都是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正如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认可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的:“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这段深刻的话语对全世界地理教师和地理科学工作者都是一种非凡的鼓舞。那么,当今社会媒体越来越多,学生获得的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学校地理教育获得的,已很难区分清楚。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填进各种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而且面对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对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地理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高等院校地理教育应拓宽专业设置,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中学地理教育要转变观念,变升学目标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教育,变重教为教与学并重,变单一目标为多层次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预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