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

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

时间:2023-02-11 22:57:32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

  关于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  
  张敏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使职业教育人最为困惑的就是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然而,我国现行的各类体制已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障碍,必须要“以破为先,以立为主”,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三三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三制”;师资模式;构想
  作者简介:张敏(1977-)女,四川人,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2-0089-03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办好高职教育的核心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遵循市场规律、经济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这不仅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瓶颈.而且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可否生存的问题。在职业院校.专业的优胜劣汰和技术更新必然导致相应师资的变化。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必然导致相应的师资变化,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开放式要求.实现师资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经过长期探索,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实行“三三制”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是一个新途径.它不仅是一种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而且是一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师资体制。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师资数量不足、质量较低、结构不合理
  1.师资数量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生师比18:1为合格,16:l为优秀。而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高职生师比一般为20:1。
  2.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的师资比例较大,约占52%,尤其是新设置的高职学院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实践表明,较为合理的职称分布应该是教授3%、副教授27%、讲师70%,老中青相结合。
  3.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有数据表明,某省66所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85%(其中包括各类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本科),硕士占8.5%.博士仅占0.4%。然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学院、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的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占80%以上。
  4.专业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专业技术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严重缺乏。这显然不符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严重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师资来源单一
  1.师资先天不足。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补”转型而成.这些转型类学校师资先天不足,教师学历水平与高职教育师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高职院校师资问题的历史原因所在。
  2.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师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因而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能力等都处于弱势。
  3.人才流通机制不完善。受我国传统人才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人才管理呈封闭状态,没有形成职业院校师资共享的机制与平台,以致职业院校和企业以及职业院校之间人才流动受到制约。
  4.从企业引入教师困难。职业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然要求从社会、企业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从事教学工作。但目前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与职业院校不能实现双赢,致使引入渠道不畅通,人才引入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职业院校教学工作需求。
  (三)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方式传统
  1.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职业院校师资培养体制。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还没有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的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通过普通高校培养.因此不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同时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基本功。因此,不仅来源单一,质量也难以保证。
  2.现有的职业院校自主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师资建设的质量和数量需求。送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解决教师动手能力欠缺的主途径.但从长远来看.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师资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现状
  现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对高职院校选聘教师有一定的束缚.无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一方面表现在高职院校师资的入口上.现有的人事制度阻碍了高职院校急需人才的引入.院校急需的专业人才因没有编制而进不来:另一方面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人才的流出,富裕师资因占着编制出不去,致使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出现死水一潭。
  二、构建“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必然性
  “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是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构成中,将师资队伍分为稳定的主体师资、长期聘用的相对稳定的骨干师资、临时兼职兼课的补充师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在师资队伍中各占约三分之一的比例。主体师资包括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是依据职业院校长远发展和长线专业建设需要建设的稳定的师资队伍:骨干师资是指长期聘用的专兼职教师.是依据职业院校部分专业课程和短线专业教学需要建设的师资队伍;补充师资是指临时聘用的兼职、兼课教师,是依据动态性较强、社会教师资源储备充足的专业的教学、培训需要建设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好与坏.是影响我国高职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师资队伍几乎可以说是高职的生命线,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重新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破为先——传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一.“半计划半市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现有的人事制度阻碍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变革;第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师资也需要有一个优剩劣汰的过程;第四,高职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终身性四个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必须要破除:第五,现行师资队伍模式无法充分实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第六,现有师资队伍模式建设完全脱离了工学结合模式所要求的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在真实情境下学习职业技能的现实,这种师资建设必须要破除。
  (二)以立为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三三制”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由此,要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不仅仅是职业院校在编教师所能解决的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终身性、开放性、市场性这五大本质属性,要建设一支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五性”的师资队伍.必须通过“三三制”来实现:第二,职业教育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达到企业专家与教师角色的互换.而这种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通过“三三制”来实现;第三,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要面向社会、企业引入一部分兼职教师,来弥补我们现有教师的不足与缺陷.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平衡.而实现这一平衡必须通过“三三制”来实现:第四,职业院校的师资需求也应顺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而要遵循这一规律,必须通过“三三制”来实现。
  (三)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就是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人才强校”是一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核心,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就是师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应从二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实现人个体的充分发展.二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应惠及到个体人。
  第一,“三三制”能够实现人个体的充分发展,个体人能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实现个人充分且自由的发展,使整个团队更具有创造力;第二,“三三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共享;第三,“三三制”能够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在自由的基础上使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三、构建“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思路
  (一)“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框架
  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主要原则就是要依据市场需求建设既稳定又动态灵活的师资队伍.主要目的是建立开放性的师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企业、职业院校三方及职业院校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
  第一,要建设职业院校教师资源中心,使中心成为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共享的平台:第二,国家通过政策对提供教师资源的社会各方(包括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人员,兄弟院校,企业)的人力资源进入师资中心提供行政支持;第三,改革职业院校办学、教学和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开放式的师资管理体制,师资整体状况具体体现为“三三制”模式。
  “三三制”模式的核心是建立教师资源中心.这一中心既为职业院校师资引入提供平台,也为职业院校师资向外流动提供平台。中心建立在市场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基础上,同时也接受市场调节。师资中心的管理主要体现为政策管理、经济管理、利益管理和道德约束,调节市场内各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采取以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的聘用制,建设主体师资、骨干师资和补充师资三支队伍。
  (二)“三三制”师资队伍建设的平台
  “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难以实现,必须对现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加以改革,为“三三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搭建平台才能实现。
  1.人才管理体制平台。通过人才资源管理改革,建立开放式的人才管理机制,为各类人才在社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流通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建立畅通的人才流通机制,一方面提供教师资源储备。
  2.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平台。要构建“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还必须从办学体制上搭建开放式、编制体制以及财政体制平台。
  3.高职院校教学体制平台。为了缩短企业人员到职业院校兼职、兼课的时间,减少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教学体制。“三三制”模式对教学体制的根本要求是在学制上采取弹性学制,课程设置与技能紧密结合,教学活动开展相对集中。
  4.高职院校人员分类及岗位分析平台。职业院校进行人员分类和岗位划分以后,就可以明确各岗位的人才标准、管理机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依据实际情况将不同岗位列入三个模块,以此为依据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三三制”师资队伍建设的构想提供平台。
  (三)“三三制”师资队伍的建设内容
  1.主体师资队伍建设。主体师资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基础,是职业院校稳定发展和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维持职业院校正常运转的各类管理人员和文化课教师,二是依据地域经济结构特点设置的长线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三是从事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学生管理等工作必备的教辅管理人员。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沿用职业院校教师编制体制,通过在编岗位的形式建设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2.骨干师资队伍建设。骨干师资队伍通过长期聘用建设。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部分短线专业教学需要的师资,二是长线专业中部分受人才需求市场变化影响较大的专业技能课教学所需的师资,三是部分教辅人员。
  3.补充师资队伍建设。补充师资队伍建设有两个前提.一是这部分师资需求处于较强的动态水平.需要随时给予调整,二是这类人才具有充分的社会储备基础.有充足的人才供应。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都可以通过临时聘用建设师资队伍。因此,补充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两个内容,一是要依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建设现有的师资队伍,二是要建设教师资源库.为聘用师资提供依据。
  (四)“三三制”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1.建设过程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必须紧密结合人才需求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通过寻求两个市场的结合点来构建这一模式。
  2.整体队伍结构完整。“三三制”是一个整体比例.在具体的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不受这一比例的限制,要依据教学规律,保证团队结构完整。具体岗位选择哪个模块师资,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定。
  3.人才流动动态灵活。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同时,要从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学体制等各个方面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从根本上破除人才流动的各种制约因素.使人才处于动态灵活的流动过程中。
  4.运行过程稳定有序。要建立与这一模式相适应的各项保障机制.保证人才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尤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国家的人才管理体系和职业院校自身的各项人才和教学管理体制,都要在促进人才流动的同时保证人才流动秩序,从而保证人才使用上的稳定有序。
  (五)“三三制”师资队伍的管理
  “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且主要目的是为了建设职业院校符合市场需求的动态灵活的师资队伍,因此在管理层次上应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管理,在管理主体上应实现政府、职业院校教师资源中心、职业院校及企业等多方参与、有机协调的多元管理模式。
  (六)“三三制”师资队伍的教师质量标准
  在“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中,对师资个体的质量要求在不同的模块各有侧重。
  主体师资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教师资格,具有相关职业教育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在专业教学中承担任何岗位工作的能力。
  骨干师资和补充师资的质量标准主要依据岗位工作需求来确定,通过明确具体的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对师资提出质量标准要求,对教师资格可以不加限制。只要具有符合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都可以视为符合质量标准。
  师资质量标准的核心是岗位工作能力,质量标准建设也是岗位工作能力标准建设过程。主体师资队伍要全面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有的师资质量标准在进一步明确岗位工作能力后就能适用。对于骨干教师则要由职业院校依据具体的岗位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标准,作为聘用和考核的依据。
  综上所述,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与经济建设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快速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尽快用“三三制”模式建设一支符合市场规律、符合职业院校自身需求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必须要改革.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师资队伍模式,因此“三三制”的师资队伍模式的建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疆巴音职技院“三三制”构建合格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6-2-21(2).
  [2]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EB/OL].2009-9-25,
  [3]李国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价值工程.2010(14):22-24.
  [4]夏秀丽,李乃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95-101.
  [5]王树庭.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1):102-103.
  [6]王杰法.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战略[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5(22):31-35.

【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探究08-26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探析08-05

“隔离式”审判模式构想08-05

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07-23

探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8

关于高职院校升格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08-17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08-09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08-17

中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构想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