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让习作成为—种对话

让习作成为—种对话

时间:2023-02-26 06:39:1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习作成为—种对话

  让习作成为—种对话
  
  作者/ 张丽敏
  
  回眸自己的教育生活,每天面对着学生,我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或苦口婆心,晓之以理;或推心置腹,动之以情;有严肃批评,导之以行;也有声色俱厉。但是,我走近了学生吗?我真的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吗?真的明白学生的心思吗?有时面对学生,就如同徘徊于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百花园门前,手中没有开启这扇门的钥匙,也无缘洞悉园内的风景,更无从享受游园的无穷乐趣。怎样才能使教育自然、平静、和谐,如和风细雨默默浸润学生的心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使这种循循善诱与潜移默化的心灵交流过程富有深远的意义,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和学生沟通,一直在试图走进学生的心里。
  
  偶然的一次,和一个学生通了一次信,她把这封信像宝贝似的珍藏着。这个“偶然”让我豁然开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率性而写,贵在真诚。”渐渐地,在纸上谈心沟通、交流对话成了我和学生的习惯和期待。于是,“小组循环日记”应运而生!它是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它,建立起一种师生间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师生在一种宽松的、支持性的教育氛围中同步成长。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氛围中触发了习作的愿望,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由自在的,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在做文章”,“我要运用一下‘前后呼应”’,只知道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顺手写来,毫无拘束。
  
  一、操作方法
  
  1.分组讲灵活。实施初期,为了使学生在循环日记中想说、敢说,我采用的是自愿结合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就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男女性别、个体差异、能力强弱等状况进行合理地搭配分组。每个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从每周一到每周四,每天由一个同学完成一篇日记,每周五全班进行组间交流,循环往复,周周不间断。每四个循环,全班进行一次评比。
  
  2.选材可以自主。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我提出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记近期最好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人记事力求有条理,有层次;写景状物尽可能准确生动;不说假话空话,不记流水账,把内容写具体,哪怕是一个一片段,三言两语,也要写“真实”,讲“真话”。
  
  3.评改要逐步提升。(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日记评改以小组评改为主,教师批改为辅。小组评改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期进行组内交流,大家谈感想;第二阶段,着重从文字上进行评改,由后一个同学从错别字、语句的通顺或完整等角度对前一篇日记进行批改,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自由发表感想;第三阶段,不仅从词句上进行评批,更从内容上、从心理上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表达即练笔
  
  常常,学生们满怀喜悦地读信,极其认真地写信,乐此不疲地陶醉在纸上文字中。很动人,文字在脉脉纸页间流泻着淡淡的香;很感人,能用心灵的笔触在学生们生命的历程中书写着美丽的诗篇。在和谐温馨的“对话”中,在分享彼此的思考中,在交流彼此的情感中,学生们在变化,班级在进步,我和我的学生们达到了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小组循环日记”成为我了解学生的一扇窗,也成为学生习作练笔的大舞台。
  
  1.链接生活,文思如泉涌。我引导学生以触发自己情感的素材为着眼点,“以小见大”。学生发现: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了,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餐桌上的闲聊、一次科学实验、一张旅游照片、一个电视节目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习作素材如源头活水汩汩而来。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生活,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体验诉诸语言文字。我笔写我心,写日记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的活动。为了写好日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们便开始留心周围的事物,主动寻找书籍进行阅读,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两个大课堂,主动阅读这两本无字的大书。学生的“情”与大自然的“景”互相交融,学生开始关注起人们议论的“热点”、大家关心的“焦点”来。这给课外阅读的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了沟通。“生活如泉源,文章为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2.表达情感,倾诉又表现。“你们遇到问题时,老师帮你们解决;你们高兴时,愿意和老师分享吗?如果这样做了,你们会更快乐的!不信试试!”让老师为学生解疑答难,排忧解愁。学生为了解除心中的困惑,当然乐意提笔倾诉。而老师,此时的身份是多重的,似朋友,似兄长,似父母,给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耐心的开导与教育,师生心灵相通,学生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日记中记载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的足迹、探索知识的历程,也记载着他们对学校、班级或社会上真假、美丑、善恶现象的评价。一页页翻过去,一本本看过去,我的心随着跌宕起伏的文字起起落落。我用心感受着他们的忧愁和悲伤,分享着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我深刻地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完整世界,都需要我充分地去挖掘,去了解,去欣赏。每次读完他们的日记,我都会及时地把我的感受用真诚恳切的文字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感受着我的感受,或劝诫,或鼓励,或安慰,或赞赏……他们的内心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他们乐此不疲。因为学生们知道从早到晚,老师无时不生活在他们中间,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
  
  3.提供平台,交流多元化。小学生对同龄人有一种认同感,渴望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很希望看看同学的日记是怎样写的。由于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学生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看的过程中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对前一个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这就突破了以往教师批改日记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学生既能欣赏同学日记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日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不仅让学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更加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组的组员们在小组评改中,思维与思维撞出了火花,“循环日记”善意的、带有鼓励性的评改,使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有了交流的平台。
  
  4.展现个性,创造无极限。教师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学生也有自己天马行空的灵感。“童言无忌”,只要学生表达了真情实感,都值得肯定。倡导个性化的表达,对那些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大加赞赏,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这样写出的日记就更真实。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当思想情感产生偏差反映在习作中时,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来进行引导,这样既不会落人说教的窠臼,又用巧妙的语言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由此产生新的写作思路。对于学生在习作中记录的趣事,我们可以与学生聊聊天,促使学生发现表达独特情感的乐趣。学生小悦平时作文一般,有一次她在日记里写了她新养的两条小金鱼,她写得很是特别,把小鱼当作孩子来写,喜爱之情跃然纸上。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和学生们聊起了各自喂养小动物的趣事及习作,讲述了我自己养金鱼的经历,表扬了她善于观察与联想。后来,她更是留意观察小金鱼,记录下了不少金鱼的活动细节。她对作文的兴趣由此被激发了出来,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们还饶有兴致又自豪地给日记本起名,如“聪明豆”“机灵小能手”“蜜蜜集”等。小组群体发挥创造才能,开展着富有个性化的活动,如发布“鸡毛信”、学习“歇后语”、开展“成语拍卖”等活动,在各类开放式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组循环日记”是学生们心灵的栖息地,驰骋其间,会看到学生的内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容纳着许多的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眼泪与忧伤。一篇篇日记,犹如学生生命历程中的朵朵浪花在跳跃,片片绿叶在闪光,朴素又美丽。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让习作成为—种对话】相关文章:

让习作成为孩子另一种“说话”方式08-16

《习作五 人物对话》08-15

让观察成为学生习作情感之源07-24

对话,让语文课堂成为乐园08-15

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08-17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05-22

在“对话”中展现习作训练的多维性08-15

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08-17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