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时间:2022-08-16 14:24:4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作者/黄卉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这样写道:“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然而,现在一篇篇的习作却事与愿违,老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写作,学生也为了讨好老师,揣测老师的心理习作,这样的文章,并没有写出学生想说的话,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
  
  但,这一现象并不是学生的错,教师应摒弃成人的套路,从儿童的视野来教习作。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自己首先要明白习作是写什么、为什么写。只有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才能使学生思如泉涌、行文流畅、欲罢不能。反之,如果指导简单化、模式化、成人化,使得学生对于习作只是“雾里看花”,那对习作的立意、选材、表情达意只能是模糊不清。由此可见,用儿童的视野去教习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儿童的思维思考
  
  习作前要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意”。“立意”就是解决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它是文章的“魂”,是统领全文的目标,是一篇文章被认可的标准。
  
  在目前的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一种现状,文章总爱挂上一些大道理。于是出现了。写人,多为赞扬其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写事,多去寻找大事件。如:一次大活动、一次比赛……这样的文章不会出错,可能也常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总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达不到表现自己独特感受的效果。
  
  小学生习作姓“小”,作为教师在作前指导时,应从儿童的角度思考,指导学生立意要从小处入手,从平凡处人手,力争小而不少,小而不俗,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体验。
  
  1.“剥”去假大空
  
  在帮助学生立意时,可以将那些无用的大而空的思想意向层层“剥去”,去伪存真,使其明白自己要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实际操作时,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立意,教师通过追问及时指导,让学生在习作立意时做到着眼点小。如:让学生写一次郊游。有些学生总爱东拉西扯,绕了一大圈,才写到郊游的情景,那么,老师在指导时,便要帮助他,明白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是郊游时的所见所感,还是郊游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将不必要的内容省去,直奔主题。
  
  2.“追”出好文章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问,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总爱把“为什么”挂在嘴边,习作立意时,教师也不妨提醒学生,多问问自己,这个立意能反映我的思想吗?有没有新意?是不是最好的立意?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如一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我是____(爸爸或者妈妈)的____。一位学生的题目是《我是妈妈的好朋友))。乍一听,这个题目没有什么问题,可总觉着没什么新意。我便问他:你想通过这篇习作表达什么呢?他说:妈妈平时做什么事情,我都喜欢跟着,我觉得我们是好朋友。我又追问:你跟着的时候,妈妈的态度怎么样?他回答:妈妈有时高兴,有时嫌我烦。我说:哟,那你多像妈妈的“小尾巴”呀!这位学生“扑哧”一声笑了。我说:如果把题目换成《我是妈妈的“小尾巴”》你觉得怎么样?他笑着说:很有趣,而且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二、用儿童的眼睛观察
  
  儿童的眼睛里会看到什么?看到的应该是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所以,指导学生学会将这些事情写进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将经典习作中的事例搬过来,选材是十分重要的,选材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篇习作的质量。
  
  同样一个习作题目,选材不同,文章的水准也会不同。如一次习作的要求为“写一位最关心自己的人”,很多学生都写到了自己的妈妈,而绝大多数学生举的例子又都差不多,不是生病了妈妈如何照顾自己,就是过生日了妈妈买了好多东西给自己。有一个孩子则不同,他选了这样一件事情:无论春夏秋冬,妈妈总是陪着他学习。夏天,妈妈坐在一旁替他扇扇、赶蚊。冬天,妈妈则坐在一旁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他温习功课。(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这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事,却恰恰与众不同地反映出妈妈对他的关心。选材要儿童化、生活化,我们不妨试试以下两种做法:
  
  1.学会“拍电影”
  
  “拍电影”是指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学生更多的体验是在平时,因此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应指导学生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不放过身边每一个精彩的画面、镜头,并及时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每到换季的时候,我总爱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逛,让他们观察季节赋予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种感受。尤其是那些细小的、不引人注目的画面,越要记得清楚、记得详尽。等到需要完成一篇写景的习作时,平时记录下来的点滴就像放电影一样,陆续地“放映”出来,孩子们这时才不会黔驴技穷。
  
  2.学会“选片”
  
  习作是一项重在思考过程的事情。学生习作时往往思考的过程要比最后动笔写的时间少,导致考虑不成熟。所以审题之后不能想到一件事情就立即动手写,这时应多比较。就好像电影拍了,拍下来的镜头并不都是好的、合适的,所以学生还要学会“选片”。如:有一次习作,题目是《我的好朋友》,要求通过一件事情,体现出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一位学生列出了三个例子:一件是他们一起去游乐场玩,说说笑笑的很开心;一件是一次考试,他考砸了,他的好朋友一直陪在他身边安慰他,并帮助他订正试卷,还有一件是他过生日,朋友送了一份他特别喜欢的礼物,他十分高兴。这三个事例中,第一件和第三件是比较常见的,而第二件事情,则更能反映出朋友之间雪中送炭的真情来,所以我建议他选择第二件事情来具体描写。我们在指导时,就应让学生把能反映主题的几个事例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选出那些表面小而简单,却与众不同,最能反映文章中心的事例,让人看完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习作完成时就能做到独特、新颖、不落入俗套。
  
  三、用儿童的心灵构思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活泼的,一篇文章如果如一潭死水般陈述,自然不能引入注意。在习作批改中常发现,两个学生所选的事例虽然相同,可效果却一点也不同。一个只打了普通分,而另一个却打了高分。这是因为在文章的构思上,他会“一波三折”“淡妆浓抹”地进行叙述。
  
  1.一波三折
  
  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我们总是被那些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相反,也常为那些看了上句就知道下句,读了开头就猜出结尾的文章感到不屑一顾。指导写作时就要注重达点,事情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是有阶段性的,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疑难,这些都是写文章的火花点,应指导学生抓住这些点,营造氛围、多埋伏笔、巧设悬念,就能达到“一波三折”,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引入入胜。
  
  2.淡妆浓抹
  
  很多事情看起来不精彩,可我们稍作处理,就会变得不一样,这就是习作中的“淡妆浓抹”。这种手法要求我们要善于处理习作中的详略关系,与中心无关的部分就应“淡妆”,一笔带过。而与中心有关的部分,则必须“浓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如:反衬、对比、列数字、举例子、静态、动态等手法大张旗鼓地描绘,让人看了觉得这部分描写很细腻、透彻,从而将思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把中心推向高潮。
  
  四、用儿童的情感表达
  
  感情如同“血”一般,流淌在文章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文章中处处有真情实感,方能有“血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没有情是不能体现个人的独特感受的。
  
  儿童的情感是最为单纯、真实的,没有丝毫掺假和做作,指导学生习作时,要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挚、自然的情感。
  
  1.情贵真挚
  
  “真挚”指文章的感情要做到真实诚挚,不矫情、不造情。学生习作常常会为了情而强加情。如在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时,他父母本来就在南京,并不在外地工作,可他非要表达分隔两地的思念之情;有的同学对班级并不关心,可为了需要,他虚构出一段“心中只有班级”的感情。又如让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文章看上去惊心动魄,便虚构了一些“大事件”,这些感情让人一看就感到虚假。老师在作前指导时,应让学生明白:习作,首先是要说真话,从一些细微的情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发学生运用看、听、体验多种感知途径产生情感的共鸣,用真实的情去写,就能以情动人。事情不一定大,但要真实,小事件也可写出大感受。
  
  2.情贵自然
  
  感情的表露是伴随着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的,它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以“套帽子”“贴标签”的方式来表达感情,总使人感到不自然。有些学生,为了得高分,甚至模仿成人的角度、笔法去写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指导时,不妨让学生通过推敲语言文字去体会感情,用儿童的视野去看世界,用儿童的文字去写出儿童的感受,使感情隐于全文,藏于字词,这样就能自然流露。还以前面那篇《我的好朋友》为例,一开始,这个学生为了凸显出两人的深厚友谊,用了多处排比句,最后还感叹道:啊!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这样的感情明显是不符合一个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的。其实只要把当时朋友的语言、自己的心情如实地写出来,这珍贵的友情便早已自然地流淌在文章中了。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从儿童的视野教习作,学生的习作定会洋溢着儿童的烂漫,流淌着儿童的真情,飞扬着儿童的智慧!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相关文章:

多元识读视野下小学习作教学的行动研究08-26

儿童早教标语12-30

苏教第五册“习作一”08-16

“五读递进”习作法促儿童习作语言的发展08-24

如何教儿童学习英语08-17

苏教三下习作4作文指导08-24

三用拟人手法教08-16

教学风格的培养:用心去教,用爱去教08-23

用变式训练教《小山羊》08-15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