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三个关注点

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三个关注点

时间:2023-02-27 02:32:3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三个关注点

  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三个关注点
  
  潘森云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11100)
  
  摘要:“导学案”旨在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指明路线和方向,但在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也出现了练习化、共性化、“和盘化”等问题。语文教学不单纯是谈认知,更多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独到体验,语文“导学案”的编制应特别关注“课堂导入”、“内容感知”、“合作探究”等环节。通过在课题上做文章,让理解不断深入,关注语言品味的现场生成,使“导学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关键词:导学案 编制 课堂导入 内容感知 合作探究
  
  近年来,“导学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了解、接受并运用,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导学案”旨在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指明路线和方向,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等内容。有研究者称,“导学案”是新时期“草根式”的学习活动方案。但在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练习化。由于受“导学案”编写模板的限制,有的教师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的内容简单地变成了一个个练习题,导致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参考资料,死记硬背教学内容,课堂成了师生互对答案的过程,难见动态生成,甚至因为练习题太多而手忙脚乱、匆忙应付,缺少深度和趣味。(2)共性化。“导学案”大多是由一个年级组集体研究编制而成的,有的教师没有经过个体的二次复备和三次再备,把年级组的“共案”全盘搬进课堂,导致课堂千篇一律,教学效率难以保证。(3)“和盘化”。“导学案”编制时,为了方便教师安排小组分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往往把上课要提出的问题都一一呈现在“合作探究”环节。对这些问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简单化、草率化地应付了事,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到了课堂上,因为问题已经提前暴露,学生思考的兴趣不大、兴奋度不高,思维的火花难以闪现,即使有小组合作、大组展示等环节的激励,但学生表达出来的内容似乎总也脱离不了教参和学习资料。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指出,对艺术的欣赏靠直觉的感受,太司空见惯、太熟悉、毫无新鲜感的事物就会“越过感受”直接进入认知。和盘托出式的“导学案”会使学生对教材失去神秘感、敬畏感,文本价值难以实现最大化。
  
  事实上,语文教学不单纯是谈认知,更多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独到体验,语文“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导入”不可忽视:在课题上做文章
  
  因为事先对“导学案”有了预习,学生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更知道了课文标题。于是,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大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天天这样、课课如此,学生定会觉得无趣乏味,导入环节似乎也显得可有可无,失去了其意义和价值。怎么办?可有新的招数?当然有。每篇课文的标题可以大有作为。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雁归来》一课,依然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接着,是惯常的板书课题——大雁。眼尖的学生即刻大喊:“老师,课题错了,应该是‘大雁归来’。”我故意问:“有区别吗?能省掉‘归来’二字吗?”学生随即陷入思考。(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两分钟后,学生精彩的回答让我惊喜。“有区别。课题若叫‘大雁’,仅是一个单个的名词,一看就能猜出课文应该是单纯地介绍有关它的知识;而‘大雁归来’,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大雁’,谓语是‘归来’,不仅介绍有关大雁的知识,还包含着作者对大雁盼望、喜爱的情感。尤其是‘归来’一词带有拟人色彩,把大雁当作我们人类的同伴、亲人、朋友来写,能唤起读者与动物亲近、和谐相处的情愫。”听!还没进入课文学习,即能抓住内容、体会主旨!
  
  又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喂——出来》一课,我仍然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但接下来,让学生全体起立,双手做成圆形,头朝地下,大声喊出课题。学生兴奋不已,音量达到最高,表情姿态各异。课题读完后,我问学生:“为何要叫喊?课题上的‘——’怎么读?应带着怎样的感情读?”有学生抢答:“课题上的破折号‘——’要读出延长音,表明叫喊的时间长,符合生活情境。之所以要叫喊,是因为洞太深了,喊高了是希望能听到洞里的回声。我是带着好玩的感情来读的,因为我想看看洞里到底有什么会飞出来。”接着,带着“害怕的感情”、“痛苦的感情”、“悔恨的感情”、“自责的感情”、“难过的感情”等纷纷出炉,至于原因,都能围绕“人类包括自己曾经对生存环境的漠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来思考。瞧,学生的思维在刚开始就出彩于课文标题。
  
  “导学案”上只写“导入”,但如何导入,全在教师的课前预设或精心的设计。让不断“舞蹈”的思维,掀起课堂学习的“波涛”,这就是课堂导入时的一点心思。
  
  二、“内容感知”变换形式:让理解不断深入
  
  学习任何一种文体,预习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要求。比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指导用书》就对学生的整体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而其中的差别,则体现在:因为文体不同,完成上述要求时的语言表述不同——对于记叙文,会问: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什么内容(故事);对于说明文,会问:这篇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说明了什么(哪些方面)内容;对于议论文,则会问: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请按“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对课文进行梳理。因此,“内容感知”环节,如出现在记叙文文体的教学时,“导学案”上一般会出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这样的回答提示。这对学生来说较好操作,平常练得也多。在学生按照要求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后,再提高难度:“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或“请用不超过 个字来概括文章内容”,或“请摘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内容(描述画面、梳理情感)”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将朝着教师引领的方向,步步踏入领地,探出“珍宝”。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内容感知”环节的问题是:“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在学生回答出“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等答案后,我紧接着追问:“‘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或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呢?”这个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
  
  又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岳阳楼记》一课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翻译课文、弄懂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篇散文的内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能否先摘录文中(2——4节)写景的四字短语,然后用其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本节内容?”学生很快摘录出第2小节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第3小节的“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第4小节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短语。至于用哪个短语最合适,在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后,教师提醒:“这样的短语一定要能概括出所描述的画面内容。”最终,经过揣摩比较,得出“气象万千”、“春和景明”、“淫雨霏霏”三个短语分别概括第2、3、4小节最合适。此时,再请学生运用每一节所摘录的短语进行画面描述,学生的思维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语言表达中散文的意味非常浓郁。从“内容感知”这一原点出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读、厚读、美读的重点把握和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三、“合作探究”立足问题:关注语言品味的现场生成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懂得将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预设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更关注教学过程中语言品味的现场生成。因此,语文“导学案”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会设计一些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要求的语言训练题。在集体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大多会从词语运用(词性、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刻画人物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方式、句子韵味等角度,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语言。而且,“导学案”中一般也会先给出方法,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做到何种程度,明确语言表达时的格式规范。课堂的“爆炸点”大多也集中在这一环节。因为对语言的品味往往会因学生、文本及师生互动的差异而呈现出偶然性、差异性和意外性,而这些恰恰又是学生思维最容易“爆发”的地方,教师若能相机点拨、牵引、转换,学生的思维会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秋天》一课,“导学案”上呈现的训练题是:“诗歌第1节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中的‘栖息’一词如何理解?这一句拟人修辞有何作用?”学生会回答:“栖息就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的行为)。拟人修辞概括出秋天时农人家中的状况,将秋天形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这种理解是准确的,但为了进一步凸显诗意,传达出诗人对秋天、对农人的特有情感,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题:“请想象‘秋天(秋伯伯、秋奶奶、秋姑娘)’来农家做客的情景,可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课堂上,学生先独立思考,接着小组合作,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他们的展示和点评都十分精彩。
  
  在语言品味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是对标点符号的品味和揣摩。而这样的内容不好把握,一般也不会出现在“导学案”上。其实,只要教师心中有了方向,就能找准训练点,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一课的第二课时,课堂行将结束之时,我问学生:“诗句‘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能展开畅想吗?”学生思绪飞扬,答案也精彩纷呈:“我看到了矫健的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是多么想飞呀。”“我看到了轮船在海面上行驶,风帆已高高鼓起,我想让它载着我去更遥远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啊,海水无边无际绽放蔚蓝,天空的云朵轻盈飘逸,‘海天相接’、‘海天相吻’这两个词描绘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啊……”
  
  又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乡下老汉》一课,我设计了文字和标点的品味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老汉的形象。
  
  (出示文中句子:老汉说:“我是父亲啊。”
  
  老汉还是说:“我是父亲啊。”)师老师当记者,同学们当老汉。第一次读的时候有“啊”,第二次无“啊”。(师生演绎。)
  
  师“啊”的有无有没有区别?
  
  生有“啊”,更符合老汉的身份。
  
  生有“啊”,更能体现出老汉的仁慈、善良、朴素。
  
  师是的,语气词虽然无实在的意义,但是对情感的抒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时,在“啊”的后面都跟感叹号,这里怎么是句号呢?是不是印刷错误?
  
  生不是。句号说明老汉说出“我是父亲啊”是很自然的,一点都不做作。
  
  生 因为当时老汉在病床上,很虚弱。
  
  生用句号更形象地表现了老汉作为一个庄稼人朴实、质朴、不张扬的性格。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着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何让“导学案”从静态走向动态,克服其编制和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值得我们不断研究与探讨。

【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三个关注点】相关文章:

语文导学案的“三个追问”08-24

使用导学案心得08-16

《导学案》编制与教法培训学习心得08-22

浅谈“导学案”设计编写与使用08-12

《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07-28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11-09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08-23

浅谈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08-20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