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3-02-27 07:45:39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陆晨晨1,王 良2(1.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中共黄山市休宁县委党校,安徽 黄山 245400)
  
  摘 要: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指导性、它是一个过程范畴,具有过程性和标准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问题,归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即市场需求和在校学生的矛盾、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培养模式定位不清和教育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给予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94-0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围绕人才培养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查阅不同的文献,各个学者都给予不同的理解。
  
  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1]
  
  刘英、高广君在总结了其他学者的理解后,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但综合这些学者的看法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通点。首先,人才培养模式都基于一定的理念指导,具有指导性。我们知道一定的行动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行事的,它制约着其培养目标的设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等等。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过程范畴,具有过程性。这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最后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中的重要问题。结合各个高校的现状,各个学者都阐述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1.市场需求和在校学生的矛盾
  
  有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多仍需在单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贾月明和张雁还认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忽视了创新、通专结合型人才的培养,其缺乏从一个行业转入另一个行业的能力[3]。
  
  2.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太合理。贾月明和张雁认为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必修课过大,选修课比例偏小且质量不好[3]。罗省贤认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将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不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4]。这些都能反映出我国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不合理需要改革的问题。
  
  3.各高校培养模式定位不清
  
  我国高校分为三层次五个类型,即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应用型大学;职业技能型大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可是现在各高校都想办成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盲目地求大求好,导致一些院校分层不明、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5]。
  
  4.教学实践环节中的问题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某些高校课堂上教师、学生、课题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重理论记忆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能力难以得到锻炼。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1.解决市场需求和在校学生的矛盾
  
  关于我国高校培养目标过窄,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一矛盾,吴伟等学者探析了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慕尼黑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有效整合了国内外、校内外各方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使对学生的培养延伸到学校外部世界,使其可以和学生未来职业相融合。他们认为我国应借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经验,整合国内外、校内外的多重资源,形成多管齐下的“多元制”人才培养格局[6]。
  
  2.解决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大学的课程设置是要基于具体的培养目标,还要体现出学生的发展需求。刘英和高广君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过窄,应加强通识教育,增加专业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2]。袁永红、李彬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还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7]。(教育论文 www.fwsir.com)张岂之则从“文化育人”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其内在价值观支配的,要求大学将价值和道德文化教育放在首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与社会相会通[8]。以上都能反映出各个学者对学生的重视,都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决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朱练平认为我国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分身乏术,他借鉴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认为如果能让教师教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研究成果,就可以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9]。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各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刘小燕把每位学生比作一只水桶,认为学校需要综合分析各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10]。遵义师范学院的院长周帆也认为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律行为,使学生可以自主管理、主动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4.解决各高校定位不清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的培养,下面大致从研究型大学、地方院校、高职高专这三个方面阐述学者们对此的看法。
  
  研究型大学科学综合化优势突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重要任务和特征之一。马廷奇、史加翠认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交叉复合、创新实践教育、科学评价和开放办学[12]。颜李等学者还指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应建立以顺应时代发展与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13]。
  
  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发挥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杨玉海认为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同质性太强,应针对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14]。佘远富等学者从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方式:一是“2+2”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二年级末时,由学生自主根据其个性特长和社会需求在院系内或专业二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二是“1+3”人才培养方式,即一年级末经过考试优秀生可在全校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即学校通过开办副修专业,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15]。杨玉海还提出一种联合培养的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还有一种是与国外大学一起联合培养。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2+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但杨永明认为泛“2+1”的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传统模式的深化[16]。李曲生在对比了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后,认为对于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文科专业的特点来设置专业;还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校内建立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实行多样化和探析的实习模式[17]。
  
  四、结语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加以验证和总结,不断深化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经过深入、持久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探索,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人才,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贾月明,张雁。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
  
  [4]罗省贤。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4)。
  
  [6]吴伟,邹晓东,陈汉聪。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1,(1)。
  
  [7]袁永红,李彬。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
  
  [8]张岂之。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9]朱练平。柏林大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
  
  [10]刘小燕。木桶理论与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学习月刊,2010,(2)。
  
  [11]周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12]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9)。
  
  [13]颜李,蔡婕萍,李小龙。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14]杨玉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5]佘远富,刘超,贡福海。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16]杨永明。高职院校泛“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17]李曲生。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综述08-18

云南水运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08-15

郑观应研究综述08-07

郑观应研究综述08-11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08-24

道教音乐研究综述08-05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07-23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08-17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