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时间:2023-02-26 02:18:5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魏光锦
  
  【摘 要】农村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入手。具体做法就是,从自学、精讲多读、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采用以读、背促写,多种命题形式,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轨道,开创了我国教育的新纪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也曾作出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要从开发创造力入手,来缩短差距,消除差距。”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单位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工具性特点,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城市中学条件优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农村中学条件简陋,只能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就从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两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经验
  
  一、阅读训练
  
  目前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老师用统一的教案,那些教案确实知识面广、但难度大,有些问题对城市中学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可对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却很难。所以,老师只有自问自答,学生记下来。老师演独角戏,一节课讲到底,实际上就成了填鸭式教学。往往教案上规定一课时完成的,实际要两节课才能完成。如果说不按教案讲,那讲什么呢,老师又感到茫然,总觉得没完成教学任务。2.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占课堂乃至课外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差,不善怀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我认为,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从自学抓起培养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比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更有利。笔者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这个依靠以后,不得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阅读课文,老师只作方法上的指导,不讲具体内容,给他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时间自己学习。如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课时,要求他们自学,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想尽一切办法,学会辨认课文中提到的几种云。其实我担心这课的云种类较多,容易混淆,学生搞不清楚。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为了分清楚云的种类,有的采用列表的方法学习;有的根据课文内容给每种云画一幅画;有的拿着书本,仰望着天空,仔细地辨认。课余,少数同学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笔者教学这一课,没讲什么,很轻松;学生也觉得有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以精讲多读培养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偏重于用讲解的方法教读课文,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做到精讲多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会。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回忆他小时的语文老师时说,课堂上老师只说这句话妙!妙!确实妙!但究竟妙在哪里,他不说,只叫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欣赏,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人说,有些问题太难了,老师不看教案,就不能说清楚的,我认为这种问题就没必要讲给学生听,因为你讲了他也不懂。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教法千种,以读为本。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读的遍数多了,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少讲就为读节约出了时间,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体会。读的方式也很多,如朗读、默读、诵读;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等。
  
  (三)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
  
  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学可以把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讨论过程中,一个个新奇的想法说出来了,闪耀着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这样做:学生初读一篇课文,教师组织学生2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等,每组选一个组长,进行分组讨论,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由每组组长负责把不能解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进行集体讨论。老师作为一个教学组织者,多肯定多鼓励,少下定论,让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激烈的讨论,答案自然就越来越明白。笔者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分组讨论之后,有个学生说,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接着他说了理由:这个词在辞典上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而桓公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我率先鼓起掌来,后顺势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好呢?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用“盲目自信”,有人说用“固执己见”。我见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让学生讨论评价桓公、扁鹊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人认为桓公是活该,谁叫他不听劝告;有人认为他可恶,因为自己要死了,还要找个人垫背,所以扁鹊只好逃走;有人认为桓公摆架子,目中无人。有人认为扁鹊医术高明,只一看,就看准了病;有人认为扁鹊热情主动,曾三次要求给桓公治病;有人认为扁鹊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毫无医德,见桓公病情严重,就溜了;有人认为扁鹊聪明,想到桓公要来抓他,事先作好了准备。
  
  二、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没落到实处。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苦差事,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学生写作文很少考虑篇章结构,表情达意,修辞用语方面的问题。作文写好后,没有修改的习惯,针对目前现状笔者认为,采用下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以读、背促写
  
  张志公说:“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自己的语言。一旦写作,提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④农村中学语文方面的资料本来就很有限,就一定要用好教材上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是名家名篇,要求学生熟读,以致于背诵,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二)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由厌烦变成了头疼的事,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改变这种困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
  
  1.情景式
  
  所谓情景式,就是指教师设置一个切合实际的材料,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提示里,尽情去想象发挥,构思作文。例如:陈影先生设计的这样一则情景材料:“已经上课五分钟了,可从来不迟到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还没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发挥想象,设计出合理的情节,写成一篇记叙文。”⑦有这个情景,学生觉得好写多了,他可以驰骋想象,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2.续写式
  
  所谓续写式,就是只写开头一段,由学生通过想象继续写作,完成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笔者曾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个作文题:“吃过早饭,就下起了雨,按照学校规定,下雨天学前班可以不上学。可是聪儿今天起床很早,一直嚷着要去上学。对于刚上学前班的聪儿来说,读书是一种高兴、光荣、自豪的事情。他爸爸妈妈为难了,亲切的告诉他:‘今天下雨,学校不读书!’聪儿就是不依,嘟囔着嘴,坚持要上学,他爸爸妈妈都很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接着写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真实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学校里,所以学生对这次作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
  
  3.结尾式
  
  所谓结尾式,拿一篇没有结尾的文章,让学生给写个结尾,学生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文章结尾的方式。
  
  (三)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不重视作文的修改,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比较差,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做起。如何培养呢?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
  
  教师可以从所有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写在黑板上进行修改示范。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加以指导,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在具体的讲评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并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譬如,先看卷面与错别字,再找误用的标点和病句,接着审查中心及材料,最后看其主旨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巧妙,材料是否新颖,语言是否有文采。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作文批改的全过程有一个了解,知道究竟该从何处下手,又如何才能把文章改得好。这样做,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
  
  2.学生交叉修改
  
  教师把收上来的文章初步看过后,再分发给每一个学生(最好两个班交叉),同时把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印发给他们。先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交叉修改,务必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从他人的文章中找出值得自己学习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写上旁批,最后写上自己的评语。教师巡回指导,还可以请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修改的。教师对学生的建议应予以充分肯定,多鼓励,保护其积极性。
  
  3.分小组修改
  
  把学生分为每3人一组,并且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在编组时要考虑到男女生的搭配和差生的协调问题。在每次作文之后由小组长把文章收上来再分发下去,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3人中轮流批改。如此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了2人的修改了。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或许某个人的某句评语就会让他联想,触动他的灵感。当学生再一次拿到自己的作文时,就要求他们仔细看看批改情况和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再重新写一次。
  
  采用以上的批改方法,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创造力开发读本》第P11页
  
  [2]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选自张志公的《怎样过语文关》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13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04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17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08

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17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8-17

如何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2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05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