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德育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时间:2023-02-26 21:24:54 德育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
  
  陈吉鄂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广东 广州 510507)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和主要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阵地,必须把健全人格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促进当今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社会;高职院校;和谐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3-0037-02
  
  作者简介:陈吉鄂(1984-)男,河南南阳人,助教,辅导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来达到最终的目的。和谐人格教育的立足点就是让高职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一个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人格教育就必须按照新时期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逐渐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发展水平,用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武装高职院校学生头脑,让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和谐人格教育之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体社会适应的能力与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让高职院校学生把成为一个具有完善和谐人格的人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进而使在校学生的人格素质都得到培养与提升,最终可以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
  
  一充分发挥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起指导作用的,从更高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可以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和基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与文化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努力构建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来影响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才能在包容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明确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方向。
  
  1.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负面效应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很大冲击。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缺失,功利意识非常强;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歪曲,看重物质利益轻视无私奉献,看重等价交换轻视爱心付出;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说和做两码事,对社会主义要求的道德基本内容了解一点,但真正做事时却是另外一种表现;甚至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忽略社会发展需要,根本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与塑造时期,这更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很多迷茫、困惑与疑问,迫切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有力地影响。
  
  2.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人们对党的领导,社会发展的信心;其次,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促和谐的风尚,形成与人为伴,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反对自私自利的做法,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和谐的内容;再次,要全面而系统地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源头上防止高职院校学生价值体系出现片面发展;最后,要指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多种价值体系和其深层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自身原有形成的价值观念,合理地正确地选择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并相应形成普遍化适用化的社会核心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切实加强对和谐人格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1.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
  
  要想让学生塑造和谐健全人格,必须要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从而形成蓬勃向上的人生态度。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在校学生工作以后在岗位上的表现,如果学生在校的时候把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职业道德感,从而更加方便的调节整个社会在职业活动中的矛盾,使社会关系更加融洽,也可以进一步保障人民利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要自觉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德服人,把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现实中的职业道德情感、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灵动的职业道德行为气质等集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可以学到职业道德的精髓。所以,日常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要包含认真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不仅包括了“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更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奋进的强大内驱力与自制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2.实践教育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必须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教育。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务必要利用实践教育来强化学生立志成才、和谐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实现自身价值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实践教育及实践活动开展,进一步引导和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与社会,学会关心自己与家庭,学会学习与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有效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感。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假期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实现情感升华,完成责任感从他律向自律飞跃。
  
  3.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要始终贯穿在专业教育之中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是在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的一个互动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感方面的共鸣来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而完善人格品质。换句话说,从人格学角度来讲,人不但需要有一般的生理的满足,当然还要有理解、爱等的需要的满足。教师的情感参与可以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慰藉。因此可以引发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三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不但是先入为主的,而且是非常深刻的全面的,这种作用相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而言,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和谐人格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教育专家觉得,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结果。家庭对学生的教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家庭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教化,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家庭中出现的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对家庭成员的社会化则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而且大量的研究材料已经表明,教师、家长、亲友与领导人物的人格水平肯定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成长。
  
  四强化自我修养,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形成和谐人格
  
  自我修养不同于人格,但是一定程度上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它对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定向、控制和调节作用。高等教育机构要善于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意识,让他们懂得完善和谐人格的形成,要以充分的自我认识为基础,以先进的自我设计为前提,以努力的自我奋斗为途径,以严格的自我控制为条件,以完善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切实做到自我认识客观准确,自我设计方向明确,自我奋斗坚持不懈,自我控制切实有效,最终人格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实现。要不断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要想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必须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让他们能够从思想上、政治品德上自我分析、自我评分,从而自我控制。高职院校学生已具有一定水平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与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
  
  和谐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经历很多阶段的过程,又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完整过程。和谐健康的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共同培养出来的。所以,各阶段、各方面的教育应互相对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如果多个方面要求不是很统一,或教育要求前后不是很一致,那么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就会互相抵消,严重的还会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当然个人的自我本身也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职院校青年的自我逐渐形成之后,自我教育对个人人格的结构和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所以,在和谐社会下进行高职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同时,必须把个人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坚持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刘春元。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81(5)。
  
  [3] 王希汉。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新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相关文章:

人格教育塑造和谐发展的人08-13

人格教育塑造和谐发展的人08-17

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08-17

*高职院校人才工作总结08-12

高职院校人才工作总结08-06

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的管理维护08-19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管理与探索08-05

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08-26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的研究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