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

时间:2023-01-07 09:32:1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

  学习难,语文学习尤其难。有教师能把语文学习变成容易的事、享受的事,恐怕是天方夜谭吧。然而,在2012年8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课堂”的竞赛活动中,沈文涛老师(一等奖获得者)执教《雨霖铃》一课,在这方面作了一次可喜的尝试。

  一、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

  一般教师执教诗歌总喜欢先让学生“知人论世”,讲一番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而沈老师执教《雨霖铃》时,却一反常态避开这种似乎必需的教学环节。上课开始,他踏着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静静地聆听一代歌后美妙的歌声。歌声一停,他连上什么课文也不交代,而是伴着刚才的乐曲(已删除唱词)朗诵柳永的《雨霖铃》。接着,再伴随音乐纵情朗读他改写的小散文。此时此刻,除了教师的朗读声,全场一片寂静,有几个女生眼睛里都噙满了泪花,之后,教者才让学生打开课文齐声涌读《雨霖铃》。这一歌三诵,整整花了十分钟时间。没有剖题,没有板题,没有讲作者,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为什么?一是给足学生整体感知的时间,二是使足引导学生进入词作情境的招数,三是去除影响学生进入忘我境界的“杂音”。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入“高峰体验”(马斯洛语)的境界,使他们充分体验词人缠绵悱恻的伤痛之感,以完成从审美痛感到审美快感的顺利转化。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有着强大的情感张力,具有伤痛色彩的诗歌更易于撼动人与感染人;作为少男少女的高中生有着强烈的情感接受力,更易于产生共鸣,陶醉其中。在此种情景下,所有抽象的讲解、说教、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让学生直接接触与真切感受作品,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在诗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教者深谙诗歌教学之道,让学生通过听歌、听朗诵、参与朗诵,倾心体验多情才子柳永创造的《雨霖铃》。此刻,沈老师连课题都没有板书。他要使其他动作“轻些”、“轻些”、“再轻些”,让干扰的“杂音”少些、少些、再少些。他是怕干扰学生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步履,担心影响学生形成痛感的“高峰体验”,以致无法将痛感转换为快感。

  学生听歌曲、听词作朗读、听小散文朗诵与集体朗诵词作这四步学习,虽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也近乎“歌之咏之”。如果像一般教师那样只实施一步两步,学生未必能沉浸其中,陶醉其里。

  当然,这四步之后尽管有人动情盈泪,却只是走进词人情感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整体感知阶段,而要真正进入作者的情感深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理性解读。学生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说不清,道不明”是“痛”还是“快”之际,自然会产生“知其所以然”的欲望。沈老师趁着这样的态势转入理性分析阶段,通过“写得怎么样”的发问,引出“心灵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快感”的学理介绍,过渡到…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的主题,消解学生心中诸多问题之核心块垒。诸如为什么会“无绪”、“无语凝”、“更与何人说”,词人为什么要写“寒蝉”、“长亭”、“暮霭”、“杨柳岸……”,全都可以从“不堪于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之中找到解答。

  二、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

  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解读,是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阅读理论界早就有了结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应当交替进行,不可偏于一种方式。然而,解读的内容繁多而复杂,一般教师只会从头到尾依次展开,把“芝麻绿豆”的知识与内容全都杂乱无章地搬出来,还声色俱厉地强调“考试会考到”。不仅大煞文学欣赏之风景,而且让学生记忆苦不堪言。沈老师先拎出“‘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这个中心,且以之为词眼,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词。教者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本课是从整体欣赏词作开始的。如果从整体欣赏一下子跳到局部解读,不仅突兀不自然,而且逆其学理。学如析薪,贵能顺理;逆理横断,学之大难,教之大忌。

  教者这样做不仅上承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以“惜别之伤”为线索串起一系列内容,可谓“彩线串珠”。更为精彩的是,在“师生、生生讨论”中建构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认知图式(或曰“认知结构”、“认知框架”)。

  沈老师帮学生建构的这种宝塔式认知图式(加粗的文字为课后作业的答案),把这一课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相关内容作了网络式加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赋予了严谨的逻辑系统,具有一种逻辑美。这种逻辑美不仅美在它的形式,从塔尖到塔底,从一级到五级;而且美在它的内容,塔尖统领塔身与塔底,塔底支撑塔身与塔尖。

  建构这种认知图式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还在于让学生产生理性的认知快感,学时易理解,学后易巩固,用时易提取,学习者何乐而不为?诚如布鲁纳所言,学习者最大的乐趣则是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不仅要源于文本,而且要超越文本。只有这样,文本才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所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应是这个道理吧。据此,沈老师和学生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作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尝试。

  他问:“这‘首词把男女离别的伤感,写得这么凄楚与销魂,是不是伤感就是古代惜别诗歌的最高境界呢?”一石激起干层浪。学生认为未必,与伤感相对的还有豪迈。然后,教者顺势举出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例子予以汪明。接着发问:“我们鉴赏惜别诗歌,喜欢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答出“都有欣赏价值”后进一步升华:“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选择豪迈之后,教者作了肯定,并解释其原因:“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这不仅照应了前面“一般情况下就是这样”的肯定,而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没有思维发展的阅读快感往往是短暂的、肤浅的:超越文本的阅读快感才是恒常的、深刻的,才是从生命底处中焕发出来的美感。文本是一堵墙,也是一扇窗。把它作为一扇窗,由此观赏到的世界,远比眼前作者建构的文学世界美妙得多、丰富得多。沈老师这种让学生生成超越文本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策略,无疑也给我们广大师生打开了一扇视及千里的窗户。

  《雨霖铃》教学实录

  (伴着邓丽君演唱《雨霖铃》优美的歌声,教者走上讲台。)

  师(歌声停后,伴音乐表情朗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更与何人说。(再伴随音乐纵情朗读)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正是傍晚时分,急雨刚停之际。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彼此都无心饮酒。正在依依不舍之时,船夫却催着上路了,双方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竟无一语相诉,只是一片哽咽。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哪。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良辰美景,也没心思去享受、即使有无限的情意。我又再同谁去倾诉衷肠呢?

  师(发现有同学眼中已噙泪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充满深情地把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齐诵一遍吧

  (生齐诵)

  师:这首词(板题)写得怎么样?

  生:说不清。总之是很凄凉,很悲苦。

  师:对。触及我们心灵的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的快感。与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下面我们却要在“说得清”、“道得明”上作一番研究。先看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人的凄凉和悲苦?

  生:恋人之间惜别时的凄凉和悲苦。

  师:怎么看出来是恋人之间的?

  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都应该是男女之间的表现。

  师:真不简单,有理有据啊。柳永(板书)有没有点出这种惜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对。其凄凉和痛苦这两句也能概括。即…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板书)。请把这个重组的句子齐诵三遍。

  (生齐诵)

  师:下面我们来看整篇是如何表现这个凄凉和痛苦的,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的?

  (师生、生生讨论)

  生:这首词是分上下阕来写的。上阕的前三句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景物描写很细腻,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的基调,渲染了人物离别时悲伤的心情。然后是分别时的场景,用了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写得十分真切感人。下阕是作者想象到离别之后的情景,把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情绪物化得非常具体。杨柳、晓风、残月本是自然之景,现在是作者内心悲凉的写照。柳叶无依。晓风凄凉,明月残缺,有情人不能相聚。何其凄惨。何等悲凉!再写“此去经年”,良辰好景也没有心情玩赏,不值一看。最后写有再多的“风情”也没有人可以诉说的痛苦。

  师:说得太好了。一层层分析过来,特别到位。赏析诗词就要这样,细心阅读,用心揣摩。

  师:还有补充赏析的吗?

  生:我想再说一下前三句。开头的“寒蝉”是秋天的蝉鸣,点明时间;“长亭”是交代离别的地点,又是傍晚时分。整个情景非常凄凉。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三句不仅交代背景,而且渲染离别气氛,奠定全词基调。

  生:我觉得这三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听觉,也有视觉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三句都是四字句,比较整齐,和下面的长句子相互映衬。

  生:前面同学说得特别完整,我来说下阕吧。作者宕开想象,写自己对情人长久的不舍,就是在特别好的时辰,特别好的地方,没有知己,无人可诉说心中的情意,特别伤心。

  师:这种伤心已经超越了“清秋节”。在时间上延伸开来。悲伤情绪充塞了未来!

  生:我最喜欢的还是上阕的最后一句。这首词通篇被离别的愁绪充塞着,但是这一句展现了一幅非常广阔、渺远的场景,他的愁绪扩展到一个更加遥远的空间,上升到一个更加沉重的层次。

  师:特别好。同学们注意到了虚实相济的妙处。上片主要实写,但这一句是实中有虚,是由实而虚的关键句。作者前面实写清秋节的别离,到这里,自然的“清秋节”渐渐演化为作者心中的“清秋节”。至此。作者的心境已经与自然的情境融为一体。

  师:这是写景,更是写情。这里的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同学们可以试着用比喻的句式把这种情景关系直接表现出来。

  生:离别之伤啊就像千里烟波那么绵长幽深,就像沉沉暮霭那么沉重压抑,就像辽阔楚天那么无边无际。充塞天地。

  师:这里也有前面提到的点染手法。何为“点”?何为“染”?

  生:以“去去”重叠,表明行程之远,此为“点”;以“烟波”、“暮霭”具体描绘远之形态,此为“染”。

  师:此“染”之中虚实结合。此“烟波”、“暮霭”既为眼前所见,是实写,亦为联想所致,是虚写、不虚写“千里”、“楚天”不能形象表现弥天之“伤”作者满心全是载不动的“离别之伤”。凝神静想。叫人不禁大哭,甚至有人说“楚天阔”的“阔”与“哭”同音、

  生:我还想再说说“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句前面同学分析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其实这些意象还是传统意象,比如“柳”与“留”谐音。有离别不舍的含义,“月”也常常代表思念、

  师:你说到了点子上。这一句是最具柳词特色的句子,被誉为“千古俊句”词人选取典型之景。写出千古离愁、其“典型”之处不仅在于情景的妥帖,还在于文化内涵与自然之景的完美结合传统意象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在这方面,这首词做得非常出色这样的意象还有好多,你们还能找到吗?

  生:寒蝉,长亭,酒、兰舟……

  师:好的我们回看全词,简要概括一下

  师:学习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已经读懂读透了这首词呢?那我提一个问题。柳永为什么这么悲伤?既然舍不得心上人,又何以要离开?又何以如此无奈和痛苦?

  生:我觉得可以联系柳永的背景资料、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屡次科举失利、他就去为歌女写词,让她们传唱在那里他得到了知已,当要离开她的时候,当然是不舍的,而且前途渺茫。内心是压抑的,所以特别悲伤。

  师:说得真好、这在文学批评上有个术语。叫“知人论世”(板书)。要真正读懂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要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投影柳永生平)

  师:柳永仕途坎坷,他在最狂妄的年纪被折断了理想的翅膀,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不得不离开心上人。真诚爱护过他、给过他慰藉、关心过他的心上人也将和他天各一方。至情至痛才有了这千古佳作!

  师:这种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加感人。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点评,再读展示)

  师:这首词把男女离别的伤感写得这么凄楚与销魂,是不是这就是古代惜别诗歌的最高境界呢?

  生:恐怕不是

  师:同样是惜别诗,除了伤感型,还有豪迈型、谁知道豪迈型的惜别诗词,

  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对,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还有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不落儿女情长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英气逼人、气壮山河的慷慨壮志;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那么,我们阅读鉴赏惜别诗歌,喜欢伤感型的还是豪迈型的呢?

  生:好像都喜欢。

  生:伤感缠绵悱恻,体现柔美;豪迈豪爽潇洒,体现刚美。

  生:都有欣赏价值。

  师:说得好!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

  生:选择豪迈吧

  师:一般下情况是这样因为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自然应该选择后者。下课。

  课后作业:根据《雨霖铃》词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完成“认知图式”表格中的填空。

  主持人语

  为什么要做课例评析?我们可以有很多答案,但基本的出发点,就是点出课例的外显特征和背后学理,让读者和听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张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评析沈老师的课:“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每一个方面,前半句是点出课例的特征,后半句揭示教学的效果或者目的,而学理的分析则贯穿其中。课例评析,其道也大,其式也丰,其术也多,但观点鲜明,持论有据,令人受益,是不管何种评析都要首先做到的,张老师这篇评课稿庶几近之。

  从沈老师的课来看,确实很好。这好,不仅仅是沈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在予学生的表现,学生已经熟稔于诗词鉴赏之道了。课的精彩主要是学生精彩,学生精彩跟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控是分不开的。

  当然,好的课例及其评析更在于提出问题,让人思考。譬如要达到营造气氛,让学生身历其境的目标,连“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吗?任何场景和细节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了解故事和人,更能让场景和细节丰富起来。譬如学生还处在“愤”、“悱”状态,教师就“转入理性分析”,一般效果都不会太好。如何突破文学体验教学中的这个难题?还需要更多的教学探索。譬如张老师肯定沈老师的情感价值导向,也值得进一步斟酌:“因为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自然应该选择后者。”果真如此?人类的情感悲欣交集,如果能够导向,则“暮霭沉沉”的“楚天”也要变成“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了。

【高中语文课《雨霖铃》课例评析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 -《雨霖铃》08-16

《雨霖铃》高中语文教案08-18

《雨霖铃》 |08-16

《雨霖铃》 ..08-16

雨霖铃语文教案01-14

雨霖铃作文08-22

雨霖铃说课稿08-14

《雨霖铃》 408-16

《雨霖铃》 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