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

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

时间:2022-08-17 10:20:5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

  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 以《行道树》、《羚羊木雕》为例
  
  ◎吴先杰
  
  翻开初中语文书,看到许多课文下方的注释,有这样的注释:本文选自哪里,有改动或有删改。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语文书上看到的许多文章都是经过编者改动的,我们看到的都不是原文。对于课本中的这些文章,我们称之为文本,或者是教学文本,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既然课文是一种教学文本,那么就有它的具体的要求和约束。而原文它可能是一个文学文本,对它的解读决定于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读者的当下理解。当作者写作的时候,文章是作者文本;进入到普通读者阅读过程中,则形成了属于每个人的读者文本。那文本和文本原文之间是不是完全泾渭分明呢?我们能不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呢?是不是每篇课文我们都一定要把它还原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文本还原”的几个原则。
  
  一、“文本还原”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
  
  《行道树》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本文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之前说过,课文作为一个教学文本,有它的具体的要求和约束。先将有关文字摘录如下。
  
  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单元导语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人生体验?这两篇短文将给你深刻的启示。
  
  ——《行道树》课前导语。
  
  《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奉献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因为如此,编者在把本文选入课文的时候做了一些改动。针对初中学生刚刚入学,人生观正处于初建时期,将课文的理解要点定位于“奉献”与“牺牲”,这应该是正确合理的。
  
  课文中的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他们为了城市恶劣的环境以及人们对此的漠视而忧愁,又为能够为人们做出一系列的贡献而快乐。
  
  从课文角度来看,行道树是无私奉献者,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只能让我们仰望。而原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这两句话也是行道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行道树并非没有我们一般人的情感,在它们的内心深处,也有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前根据课文所介绍的,行道树忧愁的是城市里污浊的环境以及人们对现状的漠视。根据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行道树的忧愁其实也饱含淡淡的乡愁。那加上原文的这两句话,会不会影响行道树默默奉献者的形象呢?其实不会,正因为行道树心中也有淡淡的乡愁,但是为了自己的使命,他还是默默坚守,默默奉献,这样就更能衬托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并且行道树也有我们一般人的情感,例如乡愁,他们不再是”高大全”的英雄,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其实就是我们身边默默的奉献者,这样可以拉近我们与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者的距离,也可以让我们更感到行道树的可亲可敬。当我们在举到诸如邓稼先等一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时,学生也不至于感到他们是遥不可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牺牲”精神。所以对本文进行“文本还原”,它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
  
  二、“文本还原”要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
  
  课文《行道树》和原文相比,其实原文之前有三段,最后还有一个总结段。串联这些内容的是“我”。“我”是一个倾听的对象,课文中的内容只是行道树向我述说的内容。原文最后一段写到:“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它们,深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它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原文主要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倾听“行道树”在述说,这种形式让读者很容易站在文中“我”的角度来倾听行道树的述说,更能产生共鸣,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行道树有叹息,“我”有叹息,然后读者又会听到另一身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们的。
  
  行道树叹息什么?它们的心中也有一丝不如意。“我”叹息什么?“我”的叹息就是读者的叹息……那是我们对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者的崇敬与关注。
  
  通过原文与课文的对比,学生可以明白,窥一斑不一定能知全豹,有时节选和全文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高度。
  
  我们也可以发现,通过“文本还原”,可以让我们知道,像行道树这样的默默奉献者,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它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原来这些人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触手可及的。行道树的“奉献”、“牺牲”精神这一主题不但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反而得到一些升华。
  
  如果不符合以上原则,那么就不适合对其进行“文本还原”。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上第二十二课。本文的原文题目为《反悔》,在选入教科书中,编者也做了一些改动。其中编者删去了原文的开头几段,在结尾处做了修改,并且文中的“万方”变成了“万芳”。
  
  作为一篇课文,一个教学文本,编者对《羚羊木雕》一文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先将有关文字摘录如下。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单元导语
  
  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羚羊木雕》课前导语。
  
  《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羚羊木雕》一文,亲情、以及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与家人之间矛盾这几点是其主题,也是我们的单元目标。
  
  《羚羊木雕》原文题目为《反悔》,对于这一点,文中注释也做了说明。而课文的结尾与原文结尾相比,编者也做了很大的改动。
  
  课文结尾: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原文结尾:
  
  我慢慢地从楼梯上走下来。外面的雪已经下得很大了,雪花落在羚羊的身上,又滑了下去。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以至于我不得不用双手托着它。我在雪地里慢慢地走着,忽然,我听见后面传来万方的声音。我惊奇地回过头。万方气喘吁吁地跑到我的眼前,他既没有戴帽子,也没有穿棉衣。他把手里拿的玻璃罩子盖在我的羚羊上,又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拿着,没有礼物,咱俩也是好朋友!”
  
  “你妈妈会说你的!”我看着他的眼睛。
  
  “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他十分爽朗地微笑着,露出那像白雪一样的牙齿。
  
  “明天打雪仗,来早点!”万方跑了,还不时地扬起手臂向我打招呼。渐渐的,他消失在雪花飞舞的世界里面了。
  
  我哭了,我真的嚎啕大哭起来。雪花和泪水一起落在玻璃罩上。我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过。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意识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题目。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明确:“羚羊木雕”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可以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而“反悔”太直白了,并且感情倾向明确。而“反悔”这一主题与我们的单元目标、本课的要求是相左的。
  
  与原文比起来,课文的结尾少了很多细节,也少了很多感情。但是,课文中的“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体现了“我”对于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与家人之间矛盾的困惑。而如果对本文进行“文本还原”,结尾处给我们呈现的是对朋友反悔而心生愧疚的主题。而这一点,同样是不符合单元目标的,所以这里的“文本还原”也不能够很好地为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文本还原”是我们教学时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是每一篇经过编者删改的文章都适合还原,它是有原则的,它必须要为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吴先杰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324000)

【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相关文章: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考08-18

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的有效开展意义08-23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08-20

也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作用08-19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08-24

农村房屋原拆原建申请书11-03

原耽的句子12-29

原耽的经典句子02-27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04-2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