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化学论文>“低效率”的事

“低效率”的事

时间:2022-08-17 20:33:58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低效率”的事

  “低效率”的事
  
  作者/ 保志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接手高一新生时,他们的课堂表现让我吃惊。
  
  高一化学第一章中,要介绍“萃取”、“蒸馏”,这对学生来说都是新概念,是原先没有接触过的分离方法。为此,我特别设计了教学环节,想让学生顺利掌握,可课堂实践表明,一切完全多余——学生对那些教学环节十分漠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他们就将概念讲得头头是道。我简直像个蹩脚的魔术师,刚拿出道具来,秘密就被观众揭穿了。事后才知道,他们在暑假里都上过所谓的“衔接班”。学生善意地劝我说,老师,别慢慢讲概念了,多没效率啊,还是讲点题目吧。学生还向我透露,“衔接班”效率高,10天的课就把高中化学必修1这本书上完了。我问,那实验做不做?他们说,当然不做了;不要说校外的“衔接班”,我们初三时都没做过什么实验,不过做了很多“实验题”,老师说这样效率高。
  
  我吃惊于他们的“高效率”,心里直犯嘀咕,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不做实验怎么学?会做“实验题”的学生到底会不会做实验?于是,我安排了一次“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这是初中化学重点考查的实验之一。结果,这些以高分考进重点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动手实验的情况简直惨不忍睹——
  
  有学生手里捏着圆形滤纸,翻来覆去观摩半天,不知如何折叠;
  
  有学生已将滤纸折叠,再折叠成四分之一扇形,然后就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打开;
  
  有学生将滤纸折叠、打开呈漏斗状后,先在水龙头下冲湿,然后试图贴到漏斗内壁,结果软塌塌的纸破了;
  
  有学生过滤结束后,感觉玻棒无处可放,顺手向过滤器中一插,滤纸通了;
  
  还有学生举手喊“老师,快来”,然后指着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问:“老师,这里面为什么一跳一跳的?”
  
  看到这样的场景,简直要绝望:这些学生会将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答得毫厘不爽,他们的化学试卷能考得接近满分,然而,除此之外,他们学会了什么呢?他们做过大量的中考实验题,但他们见过真正的化学实验吗?他们见过滤纸吗?甚至,他们在家烧过水吗?见过水烧开吗?这些学生以后能干些什么呢?
  
  这些学生并非懒惰,更非天资愚钝,是学校和家长忙着把他们引上“高效之路”——为了学习的“做实验”,要用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为了应试的“背实验”,可能只需5分钟。今天,“原子”的概念写在任何一本中学化学教科书上,一分钟便可背出,可人类认识“原子”却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不顾这百年的认识历程,“高效”地背诵书上现成的概念,那我们这一代,还能有什么发现可以留在未来的教科书上呢?
  
  看着这些迷失在“高效率”学习中的学生,我努力为他们留出自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带他们做些“低效率”的事。
  
  一次,在化学课上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现象比较奇特,钠与水一接触就十分剧烈地反应,固体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不停地无规则游动,并且“嘶嘶”作响,同时,原先滴有指示剂酚酞的水变红。许多的教辅书都喜欢将实验现象小结为“浮、熔、游、红、响”这五个字,其实,这五字诀中的“熔”字可不是通过感官直接观察来的,那是要经过理性思维的。果然,学生对“熔”字讲不清。因为这是反常识的,平时哪里见过金属放在水里就熔化成液体的?因此,如果他们发现钠熔化了,会惊叹物质世界的丰富——居然有熔点这么低的金属!这才是化学的趣味。所以,我打定主意,要让学生自己把“熔”字讲出来。
  
  我问他们,钠为什么会变成小球?因为它与水反应,钠慢慢地被消耗了。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大多数学生都这么说。我继续问,钠被消耗只会变小啊,怎么会成球型呢?学生对这个问题相当不屑,都说均匀地被消耗呗。还有学生补充说,钠在水面上不停滚动,就像滚雪球那样,只不过它是越滚越小。
  
  看来,要说出“熔”字来不容易啊,但科学课堂必须而且只能靠事实说话。我分别切了一小块立方体状的钠、一小块三角锥状的钠、一小块金字塔状的钠投入水中,结果殊途而同归,都迅速变成小圆球在水面游动。
  
  学生十分惊奇,但努力自圆其说:因为尖角处消耗得多,所以最后被“削”成小球了。这时,不同意见出现了:好像不是被“削”出来的吧,似乎特别圆、特别光滑。我进一步问,不是被“削”出来的话,会不会是自己“撑”出来的?荷叶上的露珠为什么是个小球?有学生站出来说,是表面张力……立即又有学生站出来说,液体才有表面张力!说罢,他愣了愣,难道,难道钠变成液体了?
  
  话音刚落,即刻有学生兴奋地拍着桌子站起来:“是熔化成液体啦!我用手指捏它了,又热又粘!”
  
  钠熔化了?学生兴奋了,一边纷纷戴着乳胶手套去触摸那个逐渐变小的小钠球,一边惊叹着金属钠的熔点是如此地低。
  
  我看了一下表,让学生真正认识这个“熔”字,花了10分钟;如果“告诉”,大概只要10秒钟。花了10分钟就是“低效”吗?在这10分钟里,我让事实说话,让学生去探索,他们在观察、思考、分析、推理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得出了结论,这是“10秒钟的高效”所无法比拟的。
  
  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有种莫名的紧迫感,总是担心来不及。于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实验,不舍得花时间作探究,不舍得花时间讨论问题。科学课上,很多教师特别重视那些掷地有声的科学结论,心急火燎地把这些真理塞给学生。可是,比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要通过体验,思维的形成要长期培养,这些都不是短期见效的事。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直奔着结论而去,甚至以题代教、以考代教,那将与科学教育背道而驰。

【“低效率”的事】相关文章:

有趣的事08-20

难忘的事03-06

有趣的事03-08

后悔的事03-07

难忘的事08-19

一件有趣的事写事作文03-10

开心的事作文08-24

难忘的事作文08-24

那些事作文05-05

描写事的作文05-06